為什麼那麼多的中國人把小孩送到美英等國留學?他們是怎麼想的?

憨墨情園


首先明確一下,小孩的定義。準確來說,應該是未成年(低於18週歲)的學生留學。

所以成年人(大學生,研究生等)留學,不在下面的討論範圍。

留學的動機和目的很發覆雜,可以說家家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在未成年人留學這件事上,幾乎是100%家長主導的。由於未成年的孩子受制於自身的認知能力,很難對留學這件事有全面的認識。

現在主流送小孩去英美留學的家長,平均年段應該是70-80後。這些家庭有能力送孩子出國的,基本具備優秀的屬性。

· 大部分經歷過中國80-90年代高考,有很強自己我學習能力。相信知識改變命運。

· 家長們的事業處於上升期。

· 絕大家長有出國的經歷,甚至於海外學習工作的經歷。

· 出於家長自身成長經歷的認識,對西方世界不卑不抗,沒有盲目崇洋媚外

· 選擇非常理性,既不盲從,也不跟風,適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送孩子去美英等國留學,主要有以下出發點。

1, 讓孩子有個輕鬆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

由於家長自身從應試教育的體制,千軍萬馬搏殺出來。最不願意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

英美國家的教育,基本上以人為本,綜合發展,注重自我個性成長。特別是在私立中小學教育

的領域。在澳大利亞小學教育,體育,戶外活動,藝術,幾乎佔到50%的比例。學術上的壓力極小,反而更多是來時體育競技,藝術表演,文化創意等。

2 ,家庭自身原因

現代中國家庭,已經不是原先固有的核心家庭模式。例如,家長長期忙於工作,小孩由爺爺奶奶等長輩帶大,由於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齡,長輩們已經無法勝任教育的工作。 父母離異,再婚,重組新的家庭,原生小孩則變成變成了一個難題。 甚於於單親家庭,無法兼顧事業和孩子教育。孩子出國留學也就演變成了一個解決方案。

當然這種背景下的出國,對孩子的心裡成長,一定會造成影響。而且也是一個日趨普遍的現象。例如,一些澳大利亞的私立中學,專門聘請了心裡輔導老師,針對這類留學生的心裡特點。

3,海外移民的長遠計劃

不可否認的現象,中國人已經是美英等移民國家,海外移民的主力人群。一大部分家長送孩子送過留學,也屬於自己移民規劃的重要步驟。

先把孩子送出去留學,甚至安排一個家長陪孩子在海外讀書。首先算做是過渡期,提前適應海外的生活方式。此外,不會耽誤孩子的學業,孩子從小在海外接受相對完成的教育。將來進入高等教育階段更容易適應。通過孩子留學,也在海外積累的社會關係和人脈。例如,澳大利亞的中小學校,就是建立在社群關係上的。公立學校以區域劃分,大多數私立學校都有教會,私人機構的背景。總結起來,子女教育也是移民的一個非常重要屬性。


晟銘


一、獲得英美國籍

按照英國方面的法律規定,外國的學生在英國完成十年的教育,就能夠向政府申請英國國籍。這是一種最廉價的移民方法,也是非常的受到國內家長的歡迎。

因為許多的家長都是在國內擁有比較好的工作,而無法申請英國的國籍。因此,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國留學,就能夠間接地獲得外國的國籍,也能夠享受英國的良好的福利待遇。

二、考中國名校有優勢

這些獲得英國的國籍之後,無論是考英國的大學,還是考中國的名校,都是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比如說清華北大對外國的學生要求就很低,只要通過簡單的考試,就能夠被錄取。

三、以為國外教育制度好,教育模式好,不喜歡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

他們也希望孩子在國外收到良好的教育,英語水平提升,思路開闊,有創新能力!但也有些孩子英語好了,中國文化丟了,有些學生在國外回來中國話都說不好,古詩也不會讀,很多字不認識。我認為,你英語再好,也是華人,和人家土生土長的本國人比起來沒有優勢,隨著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只有同時學好中國文化,尤其國學課程,中西文化結合,你在國外才有能力發展,工作中也有優勢獲得重用!因此,家長不要太盲目的讓孩子在國外讀書。


溫主持


英美等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在全球範圍內是數一數二的。全球排名前兩百的大學,我國的清華北大是不在其列的,而美國大學則佔了一半多。差距不只一點吧。那些把孩子送到英美國家留學的家長是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國外學校裡,就算只有一個孩子選某門課,學校也會為其配備該課程的老師及物資。這類家長們是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前程,畢業後能夠留下工作,取得發達國家的永久居住權,享受發達國家的福利。

我認識一個在加拿大留學的孩子,他高中畢業後去讀大學,剛讀大學的時候,因為有國內教育下的底子,他在班裡成績特別好,尤其是數學,拉開那些白人學生一大截,他很有優越感的,但是從大一下學期開始,他就發現那些白人學生進步很快,慢慢的超過自己了,他說有一次考試是動手做一個什麼我忘記了,類似電子產品吧,他和他的夥伴做了一個類似計算器,稱量器之類的吧,總之比商店裡買的還要精準,他對自己的作品很滿意,他覺得他會得高分,結果呢他剛剛及格而已,而得高分的白人學生是做了一個機器手,這個手幹什麼用呢?比如可以在有炸彈的時候幫人類去摘除炸彈。原來這個白人學生的作品是一種創新,而我們亞洲人只會模仿,就算做的在精準也沒法拿高分。我這位在加拿大留學的朋友後來經過國外的學習的確思維比以前更加創新了,但是他說創新這一塊還是不及那些白人,那些白人的創新精神彷彿是從骨子裡的。是那種創新教育,精英教育作用下一代又一代教育的傳承。

可憐天下父母心,那些送孩子出國留學的父母看好的是他們的創新教育,精英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