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西方教不来插科打诨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天香云外飘


这个恰恰是作者高明的地方,高明的写作是要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的空间的,这样作品的生命力更长,一代代人都能从书中读到不一样的内容!

首先,为什么封神演义中要安排西方教的存在呢?既然安排西方教,那西方教和佛教到底有什么关联,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交代呢?

带着问题再看书,这才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读者喜欢看什么?绝不是淡如水的流水账,而是设计巧妙的矛盾冲突,如果只是道家三教内战,彼此因果纠缠,不够精彩,这个时候就要安排一个外因,这个外因就是西方教,西方教两位圣人,三界五大圣人,道家三人西方教两人,不至于差别太大没有竞争力!为什么不直接叫佛教呢?因为商朝时候佛教还不存在,但是作者巧妙的安排了西行化佛,燃灯道人做了佛教过去佛燃灯古佛,多宝道人也成了多宝佛,阐教十二金仙中的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更成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三!

这样的安排既巧妙,又合理,让后人读起来又和明朝道教佛教共存联系起来!虽然是文学创作,但是更让很多读者大呼过瘾,原来是这样啊,佛教只是道家的分支化佛的结果,满足了道教是咱们本土宗教的自豪感!高,实在是高!

所以,不存在西方教不来插科打诨,相反,西方教一定要来,还是时时刷存在感!从咱们道教拐走一大批人才,为以后佛教打下基础,完美!


雪流星落


《封神演义》中,西方教不来插科打诨也改变不了通天教主失败的结局。



一、通天教主间接助商,违背了天道,难以改变失败结局

殷商气数黯然,当失天下,西周伐纣势在必行,封神之争也将开始,这也是三教教主无可争辩的共识,也是昊天上帝希望的事,鸿钧老祖也是支持的。

在广成子三偈碧游宫时,通天教主曰:

“姜尚乃是奉吾三教法旨,辅佐应运帝王。这三教中都有在封神榜上的。广成子也是犯教之仙。他就打死火灵圣母,非是他来寻事做;这是你去寻他。总是天意。尔等何苦与他做对?连我的训谕不依,成何体面!”

从通天教主训斥门人助纣为虐和不遵守师命可以看出,通天教主是支持武王伐纣的。

在后来通天教主摆“诛仙阵”和“”万仙阵”,其本意并非是助商对抗西周,而是受其门人挑唆要和元始天尊、天上老君一较高下。

正是如此,通天教主无意中违背了天道。即便没有西方教参与破“诛仙阵”和“万仙阵”,通天教主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这就是天意不可违。



二、没有西方教的参与,也能破“诛仙阵”和“万仙阵”

在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四圣人共破“诛仙阵”和“万仙阵”时,其中准提道人是得到了孔宣(孔雀明王)的辅助的。这也就是说,除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只需要再介入两个人力量使其力量大于或等于接引道人加准提道人和孔宣即可。

女娲娘娘、燃灯道人带法宝加大鹏雕介入破阵。

通天教主布阵间接助纣为虐,违背了天道,阻止了西周伐纣,又是殷纣亵渎女娲娘娘在先,女娲娘娘完全有理由参与破阵,报亵渎之仇(女娲娘娘圣人级别实力不多叙述)。燃灯道人带大鹏雕持戊己杏黄旗破阵,戊己杏黄旗:金莲万朵、无物可破、诸邪避退、万法不侵。是仅次于太上老君的天地玄黄玲珑塔防御法宝。燃灯道人加戊己杏黄旗加大鹏雕,完全可以和诛仙四剑中的一剑抗衡,并和通天教主对抗个一招半式的。

其次,破阵一方又有天道气运加持,纵然通天教主阵法厉害也必败无疑。

所以,西方教不来插科打诨,也改变不了通天教主失败的结果。



延伸补充:

西方教的插科打诨的参与主要是文化多样性融合的体现。在《封神演义》中,西方教先是收走了孔宣、马元、马遂等仙人,随后又在万仙阵中收走了三千红尘客;后来又有慈航道人、普贤真人、文殊天尊、惧留孙等入释门;再后来又有太上老君过函谷关化胡为佛等一系列的故事。使道和佛文化交织糅合,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丰富了中华文化内容。


读书小院


姜子牙(阐教)遇到的最强对手(难关)都是哪几个?赵公明,三霄娘娘,孔宣,袁洪,诛仙阵,万仙阵! 西方二圣做了哪些事? 收孔宣,破诛仙阵,破万仙阵! 抢人!

好了,答案出来了,如果没有西方二圣,老子,原始根本破不了诛仙阵,封神大业无法进行!

其实,通天教主挺委屈,太极图,盘古幡,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庆云,五方旗,顶级法宝都不给通天,最厉害的诛仙阵,还留个“四圣可破”的软肋,一直没明白,通天教主是不是不知道诛仙阵的缺陷,如果知道,应该提早拉拢西方二圣,不至于功败垂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