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倒閉了要補償是否不厚道?

彩虹總在風雨後小故事


企業倒閉不能歸因於員工,不能影響員工的合法權益,員工要求補償合情合理。

第一,企業倒閉,在進行破產程序的,員工的工資、醫療傷殘補助、撫卹費用、公司欠繳的劃入員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費用等應納入破產分配優先給付。除此之外,員工還可以要求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要看員工在本單位實際工作的年限來計算,每工作滿一年可以獲得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6個月至12個月的,按一年工齡來計算,工齡小於6個月的,按0.5個月的工資計算。月工資標準為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二,《企業破產法》48條:債權人要在法院規定的申報期內依法向管理人上報和登記。至於債務人所欠職工的工資,醫療,傷殘補助,撫卹費用,應當納入員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費用,經濟補償金等,這些不需要申報,由管理人調查後寫好清單進行公示。員工對清單有意見的,可以請求管理人改正,管理人不改正的,員工可向法院起訴。

第三,打字不易,如對您有幫助,請點個贊。


置信法務老杜


這是兩碼事,因為破產不是員工造成的,任何人創業享受預期可能帶來的股權收益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個人認為:如果公司原先對員工不錯,建議適當協商下,適當放棄一些補償的金額,就算為公司做最後一份力量,畢竟曾經一起共事,以後老闆東山再起也好相見。如果老闆故意拖欠,以企業有限責任為由,繼續當老賴,那就按法律來就好。

企業倒閉破產,一般是企業經營不善或者外部環境影響。公司破產是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無力繼續經營,由法院宣告停止營業,進行債權債務清理的狀態。中國法規定,依法宣告破產的公司,由法院依照有關法律,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員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下面催天下小編為大傢俱體闡述。

公司解散清算有哪些債務

(一)清算費用;包括清算組人員工資、辦公費、公告費、差旅費、訴訟費、審計費、公證費、財產估價費和變賣費等。

(二)應支付的職工工資、勞動保險費。(所以,員工工資基本是第一順位拿到的,但凡有現金流就必須首先支付工資。)公司解散清算中重要組成部分,是職工在公司宣佈解散前,參加公司生產經營活動而應獲得的報酬。包括標準工資、獎勵工資、津貼和其他工資收入。社會保險則是法律、法規規定的,公司應為職工繳納的各種保險費,包括職工養老、疾病、死亡、傷殘、生育、失業等特殊情況下的社會保險費用。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都與職工切身利益有關,因此公司法規定,撥付清算費用後,首先支付兩費。

(三)應繳納的稅款。企業清算時,應當以整個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依法計算清算所得及其應納所得稅。

(四)公司一般債務。


野風財經


用人單位倒閉,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應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 規定支付賠償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