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慈禧和武则天及吕雉三位女政治家各有何特点?

红色知音


三人最大特点是:格局各不相同。

武则天格局最大,慈禧次之,吕雉格局最小。

一,先说说武则天。

铁腕治理,深谋远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三人中,武则天在位虽然不是最长,但是她的眼界胸怀,文治武功却是最好,史称“第一女政治家”,一点不为过。

她原是唐太宗的一个才人,号称媚娘。太宗晚年,自知不久于人世,深信“武氏代唐”传言,想让她殉葬,为大唐江山,以绝后患。

媚娘自知不妙,主动到感业寺出家,打消李世民对自己的怀疑。

趁太子李治到感业寺之机,委身与李治。太宗死,李治继位为高宗,入朝。清除所有情敌,最终位居皇后。

李治死后,武则天把国号改大周,采取高压铁腕政策 ,处死、流放不少反她的李氏皇族子弟,但并没有赶尽杀绝。晚年让位自己儿子中宗李显。

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太上皇。

武则天在位三十多年,基本延续了唐朝的基本国策,政治清明 ,重用贤能,如狄仁杰,张柬之等。

加强巩固边境防备,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

周边诸国一直与大周延续经贸往来,互通有无,人员交流频繁,互派使者。

日本之前叫“倭国”,居东方。据说武则天改其国名。“日之出,为根本”,简称日本。并赠送了大熊猫。

晚年 重用酷吏,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民怨颇深。

侍男宠,坏纲常。

死后留有无字碑,所有功过是非让后人评说,也许对她是最公正的评价。

再说说慈禧

工于心计,争夺权利,排除异己,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有战略眼光。

慈禧史称西太后,二十六岁守寡。与东太后一起垂帘听政。

联合奕炘,铲除以肃顺为首的 顾命八大臣,奠定巩固了政治地位。

后来东宫太后暴毙。自己独掌大权,统治清朝五十余年。

慈禧初期,大力提拔汉族官僚,采取一系列,减负税,恢复民生等措施,消除天平天国影响。

允许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开工厂,修铁路 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

尤其是支持左宗棠新疆平叛,维护了边疆稳定,国家完整统一。这点还是值得肯定。

统治后期,生活极度奢侈,甲午战争以后,在国库进一步空虚情况下,为庆生诞,挪用军款,大兴土木。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弃京西逃,百姓更是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晚年,迫于国内改革声势压力,虽进行一些变革,但思想守旧,故步自封依旧没变,有改革之名,无改革之实 。

最后说说吕雉

性格乖张 ,多疑善变,心狠手辣

刘邦常年在外征战,吕雉与他聚少离多,她一人照顾刘家老小,但心中少有怨言。

可刘邦生性风流,在外面有不少女人 ,甚至和寡妇生下私生子刘肥。

这让吕雉万分难过 ,怨恨之心,与日俱增,但她隐忍不发。直到执掌后宫。

刘邦死后,为巩固自己后位,笼络人心,继续重用开国文臣武将,加强边境武备,延续大汉一些开明政策。

后期开始,排除异己,杀戮有功之臣,残害刘邦的儿子和刘氏子弟,重用,世袭吕氏子弟。

最令人发指的是,为了自己儿子能当太子,继承大统,把刘邦宠妃戚夫人儿子如意毒死,把她做成“人彘”,供人展览 ,这件事,惊吓了太子,满朝大臣也是心惊胆战,一直为后世所诟病。

受封建儒家思想影响,男权社会女人干政,实属不多,三人格局不同,对后世影响亦不同。至于是非功过今人早有定论。


原话历史


🌹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评论一番吕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这三位女性政治人物。

📒吕雉:一直是有争议、擅权干政的历史女性;武则天:有作为的、名正言顺的、唯一的正宗皇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48年、葬送大清王朝的罪恶“老佛爷”。

📔吕雉:

秦朝末年嫁予时任亭长的刘邦,是刘邦的结发妻子。相夫教子,实为贤惠家妇,家务小日子料理得满好。后随丈夫刘邦出征,千辛万苦,经历了战火颠沛流离的岁月。

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称帝后,吕雉被称为皇后,因刘邦为汉高祖,她也被称为汉高后。刘邦驾崩后,又称为皇太后。又因长期擅权干政,在历史上被称为——“吕后”。

高祖死后,吕雉临朝称制8年(公元前187—前180年)。据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所载:吕雉继承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在位其间,大肆培植外戚势力,扶植重用吕氏娘家之人,削弱刘氏家族权威。导致刘邦遗言:“安刘氏之天下,非勃也”。

吕雉死后,周勃遵照高祖遗言,联合陈平,用智谋铲除吕氏势力,平定大汉,拥立刘恒继位,史称——汉文帝。

📒武则天:

武媚娘,武曌。唐高宗皇后。高宗体弱多病,生性懦弱,委托武则天携助料理朝政,绝非擅自弄权干政。连续料理政务20多年,积累沉淀了治国理政的要务之术。

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于684年正式名正言顺、大大方方的称帝,年号“光宅”,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连续执政21年,于晚年(705年)把皇权交予李氏家族后人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继承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政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做了奠基。史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因武则天在政绩上挑不出什么大的瑕疵,野史中就在生活上肆意糟蹋她找了多少个男人。其实,男性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之外,还去摘花寻柳,一个寡妇女皇有几个“面首”(男妃)何足挂齿!

📔慈禧太后:

叶赫那拉氏,八旗女子,满族。咸丰帝皇后,同治帝(载淳)生母。

咸丰驾崩后,慈禧太后发动了“北京政变”,处死辅佐八大臣,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垂帘听政。直接控制了两朝皇帝(同治帝、光绪帝),史称——“老佛爷”。

慈禧太后当政期间,丧权辱国,与外来列强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卖国求荣。使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和工具,使原本领先世界的中国,逐渐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境地。

慈禧太后,中国的罪人。伐尽南山之竹,倾尽东海之水,难以书写完她的罪恶!罄竹难书,罪昭千古!

※※※※图片说明:吕雉图片①④;武则天图片②⑤;慈禧太后图片③⑥。4月14日于长春※※※※








笑看东篱


吕雉、武则天、慈禧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三位女性,都在男权社会中的政治舞台上掌握着一定阶段的国家最高权力。从这三位女性所处的年代上看,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吕雉所处的时代正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而武则天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而慈禧所处的时代正好是封建社会结束的时代,三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时代三位杰出的女性,自然决定了她们个人所取得的政治成就,以及她们个人的施政方略。

【1】吕雉。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杰出女性,在秦始皇建立大秦王朝后,刘邦带领一班人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西汉王朝,由于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期,自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一些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们的执政方式。

吕雉的特点就是有能力、有手腕,但立足长远的眼光不足,最终导致吕氏集团的迅速溃败和灭亡。

吕雉在刘邦没有称帝之前不显山不露水,是一位贤妻良母,谁也看不出她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但是当刘邦去世后,吕雉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凸显出来,对于巩固西汉政权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比如继续重要贤臣良将,延续刘邦的发展经济的政策,政治上继续保持清明的一个状态,这都对于促进西汉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她也很有手腕,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将刘如意处死。为了自己的私心,她不断打压刘氏子弟,不是杀就是贬,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他为了保持吕氏的地位,违背刘邦白马之盟的曰誓,大肆封吕姓为王,将兵权交给自己的兄弟子侄,而且采取了“刘吕配”的方式,将吕家女子嫁给刘家子弟,以便监督刘家子弟的动向,保证自己大权的稳定。正是因为吕雉用了这么多的手腕,而且没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最终直接导致自己死后,吕氏集团迅速被灭的后果。

【2】武则天。处于中期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为一个正统女皇帝。从李世民的才人,再到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可谓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武则天的特点是:有能力,有胆识,有魄力,成就一代女皇。

武则天在重新回到宫中成为李治的妃子后,通过打压王皇后和萧贵妃,最终夺得皇后之位,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一直受到李治的宠幸,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是武则天政治才能积累和培养的阶段,李治身体不好,而正好给武则天参与政事的机会,帮助李治处理一些国家政事,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为她日后成为女皇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李治去世后,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大权,并最终当上了女皇,在这个过程中,她虽然对李家子弟采取的态度和吕雉对刘家子弟的态度一样,疯狂打压,也非常重视自己武氏家族人员的重要和提拔,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她和吕雉不同的是,她在重用武氏的同时,并没有全部依赖武氏,而是重用大批的贤臣良将,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实打实的成绩让这些人为自己死心塌地的服务,所以,武则天最终建立起了双保险,那就是武氏集团和一帮忠心于他的大臣。

武则天确实有才能,否则她的皇帝之位也不保,在她统治时期,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确实实现了很大的跨越,传承了自李世民以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百姓的爱戴。

虽然最终被逼退位还政,但实际上在武则天的晚期,她的主观意愿也是要将权力交还李家子弟。

【3】慈禧。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慈禧在这三位女性中,我认为实力应该是最差的一位,也许有人说因为她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清朝晚期,再有能力也挽回不了大清王朝灭亡的命运,但是慈禧的现实表现也确实不如吕雉和武则天,她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一般的大。

慈禧的特点是:有一定能力,贪图享乐,一切以个人为主不顾国家利益,大清王朝灭亡的加速器

之所以说慈禧有一定的能力,她在当时大清所面临的形势时,确实为大清王朝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纵观慈禧在国家危亡之际的种种做法,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极度奢靡之人,在面对外敌入侵之时,仍然贪图享乐,为了自己享乐,不惜动用军饷修建园林,为自己的生日庆生。在面对内忧外患之际,不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味采取镇压的态度,在面对改革,害怕失去大权,大肆镇压改革派,不愿做一点点的改变。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只能是割地赔款苟活。虽然很多事情是慈禧自己解决不了的,但是她没有一个大局的观念和态度来对待,最终加速了大清灭亡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