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访谈录」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为“山西经验”赋予新内涵

“恢复正常诊疗工作,并不意味着防控就有所松懈,而是采用更加科学、严谨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释放医疗服务能力。”

当前,山西省各级医疗机构已全面恢复正常诊疗服务。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波近日在接受健康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基础上,抗疫“山西经验”已逐步延伸至保障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各个方面,被赋予新的内涵。

「战疫访谈录」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为“山西经验”赋予新内涵

3月13日下午,山西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张波前往晋中市传染病医院看望医护人员,并向他们表示祝贺。

“双零”来之不易

疫情发生以来,山西省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133名,治愈出院133名,实现了确诊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在张波看来,这个结果来之不易。

“现在看来,相较其他省市而言,山西的疫情不算严重。但在疫情暴发初期,省委省政府就锁定了‘双零’目标,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地救治患者。”张波表示,“生命和健康是第一位的。”

“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救治摆在最重要位置,绝不放弃任何一例危重患者”是山西在新冠肺炎救治方面立下的“军令状”。该省组建了130名老中青相结合,呼吸、重症、护理、检验、心理等专业相协同的专家团队,梯队式进驻省级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定点救治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对每位确诊患者采取一日多评估、一日多讨论、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小组,进行精准救治。

“继湖北、深圳之后,我省是全国第3个开展恢复期血浆治疗的省份,主要用于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和核酸长期不转阴患者进行治疗。经评估,取得了明显效果。”张波介绍。山西还率先针对重症患者采用“脱肺水”方法治疗,有效抑制可能发生的“炎症风暴”。此外,中医药始终全过程参与对所有患者的救治。其中,山西特色方剂“补肺健脾颗粒”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科学规范的救治,山西在不断总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本省特色的《新冠肺炎诊疗山西专家共识》,提出抗病毒治疗原则上不少于7天,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慎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等,保证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组建病例分析专家团队,每日对所有患者病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老年、有基础性疾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提前预判,确保能及时转运至省级定点医院治疗。

“对患者的救治可以用‘不遗余力’和‘千方百计’来形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山西经验’的核心。”张波说。

「战疫访谈录」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为“山西经验”赋予新内涵

4月7日下午,张波在全省高校疫情防控指导员培训视频会议上安排部署全省高校疫情防控配合工作。

“硬核手段”保障日常诊疗

随着全国疫情的逐步向好,山西各市、各级医疗机构已有序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张波认为,“既要保证院感防控到位和医疗安全,又要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这个时候才最要劲。”

此前的疫情暴发期间,为了保障除新冠肺炎外普通患者和重点人群的诊疗,山西组建了由儿科、肿瘤、心血管病、内分泌、中医等10个专业组成的10支医疗分队,分赴除太原外的10个市开展巡回医疗工作,指导各市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健康山西”平台增设了“义诊专区”,全省有7600余名医生义务为群众提供线上问诊服务,获得了患者的好评。

在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的督导下,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均在独立区域设置发热门诊,严格分设“三区两通道”,对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以及患者、工作人员通道设计完善,并对全部医疗机构设置预检分诊点,加强就诊患者分流管理。此外,大力推行非急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引导患者错时错峰就诊。

患者全程佩戴口罩,进门接受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候诊保持1米以上间隔,严格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管理,住院部实行“逢进必测”,确需陪护的患者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当前,这些“硬核举措”已在山西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常态。

“院感防控是抵御疫情、保障医患安全的‘防火墙’。”张波表示,此次疫情让各级医疗机构的院感工作面临更艰巨的挑战。为此,山西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将标准预防理念贯穿日常各项工作,做好消毒、隔离、预防职业暴露、医疗废物管理等,并建立健康状况“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保洁、护工等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患者和陪护人员每天或定期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发热及有呼吸道症状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战疫访谈录」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波:为“山西经验”赋予新内涵

2月4日,张波向国家第四指导组介绍山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守好海外入境“第一道关”

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太原被确定为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第一入境点。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守好“第一道关”成为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张波介绍,为此,山西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各部门织密织牢境外返晋人员管控网,做到了“四个强化”,即强化海关检疫、入境人员14天隔离观察、医疗救治三道防线,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强化管控,对所有境外入晋人员全部集中隔离14天,全部开展核酸检测;强化京晋、省内、部门间联防联控机制,实施24小时值守制度,实行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专车接送、社区防控全流程管理;强化督导指导,派出指导组赴全省11个市,重点对集中隔离点防控措施落实、场所消杀和人员防护、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情况开展工作指导。

此外,山西还加强资源配备,统筹安排工作人员参与入境人员流调、核酸检测、病例转运、抽血检验、院感指导等工作,并调集一大批防护、消杀、检验用品用于太原机场。在确定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太原市中心医院汾东院区为经停太原入境人员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之外,太原周边地区的一些医院也被确定为备用定点医院。

“现在已经实现了‘床等人’,随时可以应对隔离和救治高峰的出现。”张波表示,“我们有信心,形成现阶段疫情防控的‘山西经验’。”

文:健康报记者 刘立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