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明朝最終放棄安南的主導因素是什麼?

谷原明


安南為越南古名,其名來自於唐代,從秦朝時期便納入中原版圖,但在五代十國割據自立,成為藩屬國。直至明朝又被明成祖朱棣併入領土。


自明朝建立以來,安南的陳氏政權逐漸衰弱,一直內亂不斷,陳氏朝臣胡季犛謀朝篡位,後來陳氏子孫陳天平越南史籍寫作“陳添平”)請求明朝派軍平亂,復立陳氏子孫為安南國王。陳天平在回安南途中,被胡氏截殺,朱棣非常憤怒,便派軍南下。因胡氏政權多行苛政、民心不附,明軍很順利的平定安南。但明朝在平定之後稱陳氏已無後代繼承,便派入軍隊及官吏直接管轄,並改安南為交阯,設交阯布政使司。


由於安南獨立成國很久了,一旦直屬中國管理,必然遭到安南各階層人民的反抗,安南可謂從此進入多事之秋地方叛軍不斷。朱棣先後派張輔帥軍多次南下鎮壓平亂。且在此期間又派大軍北征蒙古軍。1416年,朱棣遷都北京,明朝的經營重點逐漸北移,安南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1418年,安南黎利發動起義,由於地方政府鎮壓不力,明軍處於總潰敗狀態。


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考慮到多年討伐鎮壓,勞民傷財,且安南地方叛軍不斷,國家已處於衰退狀態,便決定撤軍。黎利見機便建立了後黎朝,因不願與明朝為敵,特嚮明朝進貢討封,明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從此安南獨立,脫離了明朝統治。


古早的事


安南本來是明朝的附屬國,到了明成祖永樂皇帝時期出現了一件事情。當時的安南國國王陳氏被胡氏追殺,皇子跑到南京來告狀,當時的皇帝覺得這個事情很簡單,派人護送國君前去即可。當時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固守北方,防止北元殘餘勢力的侵擾。可沒想到當時的胡氏竟然把陳氏殺死不說,朝廷護送的衛隊一網打盡。朱棣十分惱怒,於是派大將張玉之子張輔前去評判。朝廷天兵一到,他們也只能束手就擒。胡氏凌遲處死,然後本來陳氏沒有後代,無奈之下只好成立交趾布政使司。把安南劃分到大明疆土,朱棣雖然英明一世,在這件事情做的並不高明。本來每年安南定時嚮明朝進貢,現在朝廷每年還要花錢養他不說。時不時總是由於各種不和發動叛亂,讓當時的皇帝很頭疼。二十多年後朱瞻基繼位,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宣佈安南再次獨立,不過每年要定時進貢。


小殷說歷史


近期在寫一部小說,剛好有關於南疆的。手頭上也有些資料。就當是小說的部分綱要來敘述一下吧,碼的字有些長,需要些耐心。

古代中原王朝對南疆的影響:

秦徵百越之君,佔據嶺南,設三郡,分別為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根據《史記》的記載,漢武帝遣伏波將軍(今欽州還有伏波廟),發樓船十萬攻南越趙氏,元鼎六年平南越,將嶺南分設九郡,分別為: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儋耳郡、珠崖郡,隸屬交趾刺史部。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設置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即:北越區域的紅河河谷平原區域。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嶺南蒼梧世家大族士燮,率領本族全面控制合浦、九真和南海三郡,而曹操為了能制約孫吳、劉表等地方政權,也在法理給予了士氏很大的權利,任命士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事。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年),孫吳命大將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奪取交州,雖然步騭突襲殺了吳巨,一直逼迫嶺南世家大族投附東吳政權,但事實上,東吳用了20年的時間才清除掉士氏在嶺南的影響力。

根據《三國志 吳書》、以及現代考古、現代古絲綢之路考究等等,三國吳時,嶺南成為了東吳的財賦、兵員的供應地,特別是嶺南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發,東吳和印度等地的海上貿易一直都未曾中斷。

但是為了能更為有效控制嶺南,東吳將州治從廣信東(今蒼梧)遷移到番禺(今廣州):

"交州治贏婁縣,元封五年移治蒼梧廣信縣,建安十五年移治番禺縣,詔書以州邊遠,使持節並七郡皆授鼓吹,以重威鎮。”——西晉王範《交廣春秋》

唐初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後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將五府升由嶺南節度使。

唐末大亂,嶺南節度使劉巖發動兵變,建立南漢,轄60州、214縣。公元937年,南漢的交州兵變,地方吳姓大族叛亂自立,劉巖(已改名為劉龑)遣子劉洪操平叛,結果劉洪操戰死,劉巖迷信,認為交州安南諸郡不詳,亦撤軍放棄安南。

兩宋時期,雖亦發動征討之戰,但規模都很小,且嶺南地區的地理、政治格局複雜,均無法收復安南,反倒是北越李朝連連攻伐北宋境內,公元1174年,李朝國王李天祚遣使入貢,南宋孝宗始“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據此安南就脫離了中原王朝,直至明。

元朝建立,三徵安南皆敗。但也為明朝永樂復徵安南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元世祖忽必烈遣軍佔據呂宋各地島嶼的措施。(根據現代對古海上絲綢之路的探究,發現元朝至覆滅,其均有軍隊駐紮在南海某些島嶼)。

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遣軍護送陳朝“前國王孫”陳天平回越南,並於次年攻破興龍府,郡縣安南,改名為交趾郡,設置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越南稱之為“第四次北屬時期”(1407年—1427年)。

永樂“郡縣安南”的戰略格局

在很多史書上,大都是指責永樂大帝草率、不顧軍士生死、民生、祖訓等等。

但是在現代的歷史領域中,亦有不同的聲音,就連越南的學者都認為:永樂大帝,郡縣安南的措施,是和設舊港宣慰司(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巨港)形成全面控制南海的措施,是配合了鄭和下西洋的行為,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即:交趾郡、與舊港宣慰司的陸地基地,輔於鄭和艦隊的海上力量,完全佔據南洋。

越南學者認為:“郡縣安南”後,明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島,近可制占城、暹羅、真臘諸國,遠可控滿刺加及半島附近的蘇門答刺、舊港、瓜哇、濘泥等國。鄭和船隊的存在是暫時的,明朝交趾省的存在是長期的。另外,安南作為南洋地區強盛勢力,又肆無忌憚挑戰中原王朝。郡縣安南,可以震懾整個南洋、西洋各國、各地區,起到警示作用。

一、嶺南的地理環境

清代的《讀史方輿紀要》中有一段文字來描述“欽廉四府”(現北部灣)和嶺南區域,總結下來即為:

1、嶺南為瘴疫之地,唯有欽廉四府地處海邊,海風作用之下,瘴疫相對較少,可為中原人遷徙聚居之地。

2、明代以前,欽廉四府雖設郡縣,但夷獠眾多,郡、縣以外之地,均無王法。

3、運輸困難!秦設三郡以來,“欽廉四府”的優越水路運輸,就成為了中原王朝進入交趾的必經之道。“欽廉四府”中的三條水道,並非是向東入海,而是南向入海,只要保證秦修靈渠不斷航,就能源源不斷輸送軍糧、兵員,趕往欽廉四府。

但欽廉四府與交趾之間,崇山峻嶺(十萬大山和崑崙山山脈),唯有海路能通。

因此南宋時期,安南獨立後,南宋降合浦郡為太平軍(南宋時期欽廉四府的名稱,不是清末時期的那個),直接軍管,監視安南,以保南疆安防。

二、嶺南及安南區域,亂如麻的政治格局

很多史書一講到嶺南區域,大都會述說:“漢夷雜亂”,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有句話很是經典:“郡縣之外,無王法”。

每每中原大亂,嶺南、安南區域就是避難之所。因此這裡有苗、僮、侗等少數民族,亦有歷代遷徙至此的新舊客家人。

在《舊唐書》記載了一件事:武德元年,蕭銑叛亂稱帝,欽廉刺史寧長真附銑;漢陽太守馮盎附林士弘。唐朝覆滅了蕭銑叛亂後,將世家大族寧氏、馮氏連根拔起,遷徙山東等地。

但是,很快這些區域的權利空隙,就被來自西南十萬大山和安南北部山區的蠻獠,所替代了,如西原蠻,就快速填補了欽廉至蒼梧區域;安南北部的崑崙山脈中的黎氏、阮氏、都氏等氏族部落,快速崛起,並將其勢力擴張到欽廉區域。

另外,最為典型的是:嶺南和安南區域的地理環境,促進了安南的獨立意識!

正如前面所述的:“瘴疫之地,唯有欽廉四府地處海邊,海風作用之下,瘴疫相對較少”。同樣,漢唐時期,中原政權在安南區域內的郡、府、州、縣,多是圍繞海邊、或是紅河河谷而建。

因此當唐朝無法控制彩雲之南時(南詔國),紅河、湄公河這些可以從雲南到安南的河流,就必然成為阻隔當地政權與中原政權的交流。

所以唐以前,每每安南叛亂,都能平息。宋朝無法佔據大理的情況之下,就只能將合浦郡改為軍管——太平軍,以太平軍(欽廉四府)來防備安南。

1407年—1427年。再次棄守安南

前面提及了地理和政治,此處講明朝的措施

一、郡縣之外,無王法

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洪武大帝朱元璋,在攻取大理後的毀文滅史的措施,摧毀了南詔、大理的僰文文化,遷徙山東富戶到雲南,遷徙雲南大族到山東等等。使得雲南至此成為南隅最為堅挺的邊陲重鎮。

可從明成祖“郡縣安南”的動作來看,湄公河、紅河等河流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高度懷疑,主要是瘴疫之地的原因。從“黎利——阮薦抗明”的戰線來看,也確實如此。明朝的軍隊根本無法佔據山區、或者根本無法深入到現奠邊府或老撾一帶。明軍被地理環境限制在了紅河河谷。即城外無王法。

這也就意味著,叛亂者只要扎進深山之中,就可保存實力。而且確實也是,當黎利發動“藍山起義”後,就不斷整合各地的世家大族、土著蠻族。

開始時,明朝大將張輔是秉承了“猛追猛打”,杜絕叛亂者有機會坐大。可當張輔被調回國後,並陷入謀反案中,明朝的軍將就出現了怠慢行為,只保證城池的安全即可,這給予了“黎利—阮薦”機會,也讓之前觀望的世家大族、土著蠻族紛紛轉向叛亂者。

也就是現代游擊戰的精髓——“農村包圍城市”。

二、明朝的官員“推波助瀾”

在網絡上有一種言論,“嶺南瘴疫之地,古代到此為官,不是被貶,就是不起眼”。

從張輔、黃福之後,明朝派遣到安南的官,都可謂是“鼠目寸光”、“安身立命”、“貪婪無度”。另外從越南方面的考究來看,明朝派遣的文官達到安南後,都需要與當地的豪強合作,才能治理地方。

所以當永樂二十一年時,已經把黎利打的只剩400餘人逃遁藍山了。主帥張智、中官馬琪、監軍山壽等人,竟然選擇招撫黎利。

同樣,像阮薦這些已經漢化的當地讀書人、豪強大族,本來就在明朝的軟禁之中,卻能通過賄賂等手段逃了出來,紛紛加入黎利的隊伍之中,併為黎利制定了政策,使得叛亂者不斷壯大。

三、明朝皇帝不想再打了……

張智等人的招撫行為,給了黎利喘息的時間,但最為重要的是,給了黎利獲得當地豪強參與的機遇;以及明成祖朱棣的死。

明仁宗在位時,張智見到招撫時間拖延太長,想繼續進軍殲滅黎利,但是山壽卻給明仁宗寫信說必能招撫。明仁宗的指示使得前線軍事將領更加猶豫不決,錯失戰機。

黎利突襲多矜堡合圍茶籠,守將琴彭戰死,隨後黎利就如同後來的李自成,一邊談判拖延,一邊快速進攻茶籠。一時間竟然破了局,使得交趾郡局勢瞬時糜爛了起來。

但最為關鍵的是,明仁宗在位八個月就死了,明宣宗即位。

明宣宗所要面對的局面,使得他不得不將精力轉向他的二叔漢王。成山侯王通率大軍征討安南,前腳剛走出京城,第二天明宣宗就召開廷議,如何放棄安南。

因此,邊打邊談就成為了後面的主要局面。故而,當皇帝都不想再打下去的時候,換誰上都是背鍋俠。


另:成化時期,越南動盪,西廠廠公汪直,欲乘間取之;言於帝,索永樂間討安南故牘。大夏匿弗予,密告尚書餘子俊曰:‘兵釁一開,西南立糜爛矣。’子俊悟,事得寢。


圖片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