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微博上的內容喜歡拿到QQ空間或微信再說一遍?

卓人習習


1.微信網友不能全部覆蓋qq網友,存在不重合人員 2.希望更多人關注到信息3.有點兒閒4.問這個問題的更閒5.回答這個問題的更更閒


眉語笑言1


思慮再三,才決定回答這個問題。

無他,領域性太強,概念化太強。

  • 首先要先明白各自的功能
  • 微信是社會性關係網絡,互動性比較強,用戶比較多,大有取代電話,QQ,的溝通方式,可以視頻,更加直接化,方便化。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密切聯繫,理論上縮短了時間與空間,讓信息和距離顯得沒有那麼遠。
  • QQ空間是一個,個性化比較強的空間,具有博客功能。可以聽音樂,寫說說,上傳個人圖片,有來訪與訪問權限,可根據自己的愛好打造空間。也可以玩遊戲等等,這是一個功能比較全面的個性化空間,用戶已達六億多。
  • 微博是基於用戶關係的分享與傳播的載體。
    可以供大量端口接入輸出,大大豐富了內容。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微博上的內容喜歡拿到QQ空間和微信上再說一遍呢?

  • 原因很簡單,就是基於微博的優缺點決定的。
  • 微博的優勢是公開化,曝光量大。更容易圈粉,只有有點知名度,熱度的新聞會迅速的被跟進,爆發。
  • 缺點就是殭屍粉太,熱的快,涼的也快,沒有知名度很快就被粉絲遺忘了。
  • 就是爆發性傳播性比較強,持久度比較差。更實用於明星性人物和追星的黑白粉。
  • 而作為一些有想法的人就需要把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搬運到QQ空間和微信上,這裡的持久性與廣泛性更有優勢。也更利於發展。



意未央


現在社交平臺很多,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有不同的社交賬號去交友。

這種情況從心理方面分析來看,是由於自身渴望得到更多的人去關心,從而在不同的社交平臺發表同樣的言論,希望得到多數人的認可,以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

這種需求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在得到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生理穩定需求之後,就會尋求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是一個人正常的心理需求,當我們對某件事情,通過自己一個人努力不能夠順利完成的時候,就需要團隊協作。

當我們在某個問題上面,或者是某個個人成就方面,需要別人的認可,來滿足自己內心的社交需求的同時,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所以在不同的社交平臺發相同的內容,就是希望有人能夠互動,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同時,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滿足自己的自我實現需求。

這是我們社會進步之後,所有人都會有的一種需求層次,這種情況不足為奇,很常見的,只不過每個人對不同事物的看法不同,他所追尋的需求,可能在別人眼中,就變成了矯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帶來一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