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額度翻了四倍,俄羅斯才是油價戰的最大輸家?

三年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原油價格上漲,這讓俄羅斯逐漸在全球能源政治中佔據主導地位。但5周前,俄羅斯拒絕沙特提出的減產要求,最終卻不得不因“元氣大傷”而妥協,削弱自身影響力的同時還衝擊了經濟。

在俄羅斯拒絕與歐佩克達成減產協議之後,沙特隨即提高產量並宣佈降價,開始石油價格戰。在疫情重擊石油需求的情況下,這場價格戰導致石油價格崩潰,最終俄羅斯同意在1100萬桶/日的基礎上減產250萬桶/日,該減產規模是3月初它曾拒絕的配額的4倍多,也超過了沙特上個月被迫減產的數額。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安德烈·科圖諾夫(Andrey Kortunov)表示:

“3月初選擇與沙特對著幹是一個戰略性錯誤,現在我們正在付出代價,遠遠高於原來需要付出的代價。這看起來像是美國的勝利,俄羅斯最終輸得比沙特還慘。”

彭博根據俄羅斯能源部和英國石油公司(BP Plc)統計的數據進行了計算,發現如果減產到位,俄羅斯未來兩個月的產出將降至2003年的平均水平。俄羅斯同意在2022年5月之前持續小規模減產,不過俄羅斯也確實設法保留了一個特許權,即把凝析油排除在減產配額之外。

一名俄羅斯高級官員指出,俄羅斯在拒絕上一份歐佩克+協議時,完全低估了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歐佩克+聯盟若保持團結,就可以避免之後讓油價跌至近20年低點。他說,現在,克里姆林宮不得不在非常不利的條件下談判一項新協議。

另一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人士表示,妥協達成減產協議對普京的政治形象而言是不利的,但對於克服危機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上週五也為新協議進行辯護。他在電話會議上對記者說:“沒有輸家,只有贏家。”

除了影響力受損、減產額度擴大之外,此次油價戰也給俄羅斯經濟造成了較大的衝擊。近幾周來,隨著油價暴跌,盧布大幅貶值,俄羅斯央行被迫拋售美元來穩定市場,俄羅斯政府對潛在的經濟損失感到擔憂。

惠譽評級高級主管德米特里·馬林琴科(Dmitry Marinchenko)在談及俄羅斯出口的原油時表示:

“俄羅斯對烏拉爾原油價格的下跌感到嚴重擔憂,4月初,烏拉爾原油價格跌至每桶近10美元。很難想象石油行業產生不了利潤的情況下,俄羅斯的預算要如何應對。”

盧克石油公司(Lukoil PJSC)的億萬富翁股東萊昂尼德·費敦(Leonid Fedun)指出,如果低油價迫使油井“大規模”關閉,產量將暴跌50%。

莫斯科維貢諮詢公司(Vygon Consulting)的石油和天然氣主管達里亞·科茲洛娃表示,為了滿足新減產協議的要求,俄羅斯生產商可能會被迫關停高成本、全額徵稅的油田,並審查新項目的計劃,這可能會對未來幾年產生影響。

為了跟沙特競爭,俄羅斯可能還必須向歐洲的老買家提供更便宜的石油,以吸引他們購買。獨立石油交易商,前行業高管德米特里·佩雷瓦洛夫(Dmitry Perevalov)表示:

“這是俄羅斯21世紀初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我們失去了市場,要贏回來並非易事。”

本文源自金十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