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技术|草莓叶斑病和轮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草莓叶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草莓叶斑病又称草莓蛇眼病、白斑病,在我国草莓栽培区广泛发生。

1、、草莓叶斑病危害症状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老叶,也侵害叶柄、匍匐茎、花萼、果实和果梗。病叶开始产生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为直径3~6毫米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央呈棕色,后变为灰白色,酷似蛇眼。病斑过多会引起叶片褐枯。病斑大量发生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植株抗性降低。

草莓种植技术|草莓叶斑病和轮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2、草莓叶斑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清除病源。冬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病叶,生长初期发生少量病叶及时摘除,发病重的地块在果实采收后全园割叶。

(3)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排水,防止土壤过湿,使用氮肥勿过量。

(4)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严重时每10~15天喷1次,直到采收,也可用克菌丹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

草莓种植技术|草莓叶斑病和轮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二、草莓轮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草莓轮斑病危害广泛,我国各草莓产地普遍发生,个别地区发病严重,以草莓育苗地和露地栽培危害较重。

1、草莓轮斑病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紫红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为该病明显特征。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围黄褐色,边缘红色、黄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枯死。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亦称草莓“V”形褐斑病。

草莓种植技术|草莓叶斑病和轮斑病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2、草莓轮斑病防治方法

(1)加强培育管理,通风透光,减少氮肥使用量,促使植株健壮,提高自身抗逆能力。

(2)草莓移栽时摘除病叶后,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多抗灵(不吸水链霉菌)水剂200倍液浸苗15分钟左右,待药液晾干后种植。

(3)发病初期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保护地也可选用一熏灵烟剂熏蒸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