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天府新区直管区兴隆街道一宗70.42亩的土地,以9684元/㎡的楼面价(无偿移交住房比例16%)由龙光地产竞得,溢价率达50%。自此,开年以来,城南已有16宗土地成交(全城“仅”25宗),无一流拍,且全都产生了溢价。


年内,城南还将有多场重量级土地拍卖举行。加之地铁6号线和8号线年底贯通、多家重量级企业入驻、一众地标级项目面世,2020年,已被公认为成都的“南拓年”。


新川板块,城南“核心中的核心”,无异于大蛋糕上的那颗红樱桃。从3月底到4月底,这片热土更是以“新增600亩住宅用地”“敲定建设5G智慧城”两个大动作,高调体现了今年成都“南拓”的主题——新川板块大爆发。


实际上,成都的第二个市中心,也随着新川板块的日益成熟,露出了端倪。年底6号线开通,即是新川板块发展中的一大里程碑。


城市重心南移,新川坐实“宇宙中心”

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地球人都知道,这些年成都的重心一直在向南移动。从产业到人居,高新区、天府新区将形成城市的又一个核心区域,并且必将产生“太古里+IFS”之外的第二个市中心。


而新川板块是成都第二个市中心的头号选项,甚至开始被人戏称为“宇宙中心”。


如果说,成都传统的市中心是以商业密集型为基本特征的话,那按照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下一个市中心,就将以高科技密集型为首要特色。作为定位“产城融合”的新兴板块,新川不啻为成都高科技产业的“珠穆朗玛峰”: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引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新经济产业为核心,配建了两个大型专业孵化园——AI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园,而截止目前,园区内已引入34个产业项目。


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成都产和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林森表示,“新川板块,是金融城三期和天府新区的交点,是成都的下一个机会点。金融城三期水有多涨,新川这条船就有多高,一旦金融城三期开闸面市,再加上城南天府新区的科学城、总部商务区等产业功能区的纵深发展,金融、会展、软件产业经济区的升级,新川的发展定位就会变得十分清晰,它应该是城南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上周,成都刚刚敲定了“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核心,加快建设成都5G智慧城”。这相当于敲定了新川在“智慧成都”里的一哥地位。


此外,3月底,成都市规划局对新川板块内的土地进行了调规,新增约25块共600亩的住宅用地。产业与人居的双重利好,也管中窥豹新川“可怕”的发展潜力。


成都看城南,城南看新川。现在的新川,暂且没有形成市中心的气象,但在几年后,这里的基建和配套全面兑现新区规划,就将是成都主流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的胜地。“第二市中心”的江湖地位,绝非高估。


TOD×像素城市,杀死汽车生活方式

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除了担纲城市高科技产业的火车头,新川板块还将以“成都第一个TOD”,与像素城市的布局模式形成一场城市级的乘法效应。


从2018年开始,成都进入TOD时代。而高新区的张家寺站+锦水花乡站、陆肖站以及新川科技园站纷纷跻身成都TOD建设的首批次项目中,其中新川板块内的陆肖站,更在2019年3月率先开工。


事实上,很多发达地区都在积极发展TOD轨道经济。轨道交通孕育土地第二次生命,而TOD则让土地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它是城市的一条金色纽带,连接起轨道交通、人流量、商业配套、轨道物业等,最终形成一个极具辐射力的TOD商圈。据不完全统计,纽约、伦敦、香港、东京等城市成熟TOD轨道物业价格平均高于同片区30%以上,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TOD商铺出租率接近100%。尽管我们难以预估TOD为物业带来的溢价,但地产界达成共识的是,这个溢价至少将是千元的量级。


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TOD更现实的意义,是对生活方式带来革命。


TOD开发模式,要求以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的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约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这个城市中心最大的特点是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


这样的发展模式与新川“像素城市”的布局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传统以产城融合为发展模式的板块,其内部布局通常将“产”和“城”分开,呈现板块化的分化,产业、商业、办公和居住项目高度集中,呈块状分布,功能相对割裂,比如“高大上”的金融城。


而新川给出了另一种选择——像素城市。从新川创新科技园的规划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像素城市的理念。园区内城市功能高度融合,形成尺度宜人的混合使用小街区,红、蓝、绿、紫等不同颜色的小色块,分别代表不同的业态“形散神不散”地分布其中,形成万花筒般的缤纷城市生活。其中可出让的土地,按照产业、住宅、商业形成5:3:2的用地比例分配,将各种用地混合,实现研发楼、购物中心、住宅、学校等配套设施能够在步行范围内通达,使得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有机融为一体。


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TOD与像素城市,这是以同样的结果为导向而产生的两种城市发展模式。当TOD遇见像素城市,就势必会引发一场化学反应。两个生活圈将形成1+1>2的效果,最终“消灭”汽车。


对于陆肖站TOD,林森给出这样的评价:“陆肖站作为整个成都TOD战略的首个项目,对城市TOD带动城市发展有示范意义。同时,作为第一个项目,陆肖站也会面临TOD新场景之下的产业、商业运营的挑战,它是公共交通导向之下城市开发的试验场与示范场。所以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讲,新川板块是“发展模式的城市升级”,是由传统的产城开发,升级为公共交通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智慧楼宇大本营,房价3万+

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在新川产城融合的高起点下,未来“城”的部分也必将迎来新的标准。从房地产的角度来看,智慧楼宇将成为板块内的主流,而新川也极可能成为整个成都楼市的首席科技高地。


在新川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下,高净值的城市精英人群将成为板块内的购房主力军。相较于普通购房者,这类产业人群实则对科技、智能有着更强烈的消费欲望,而在高科技产业的支撑下,他们也具有更强的购买力。


品牌房企对这样的高科技产业人群,早已摩拳擦掌。


截至目前,新川已吸引中德、融创、万科等在内的大量品牌房企入驻。而新川创新科技园出售的第一宗住宅用地,如今的龙湖九里晴川,也用数据证明了新川的实力和后劲不容小觑。2016年底,龙湖九里晴川迎来第一次开盘,均价为11000元 /㎡(同时期大源新房均价15536元 /㎡),随着区域配套完善,两年后(即2019年)龙湖九里晴川二手房成交均价便升至23596元 /㎡,实现价值翻番。


成都第二市中心,开张倒计时

不过,这些数据在金隅面前都是小case。2017年9月,金隅以12800元/㎡的成交楼面价,加上无偿移交比例41%拿下中和街道观东社区的91.54亩住宅用地,加上各项成本后项目实际成本高达25000+元/㎡,乃是真正的“地王项目”。时至今日,该“地王项目”金隅金成府(初步案名)还没有开盘迹象。如此精雕细琢之下,显然,金成府开盘之日,便是新川3万+时代到来之时。


而考虑到途经新川板块的地铁6号线即将开通,年底或是3万+项目亮相的最佳时机。在未来,3万+也将成为新川板块的主流价位。

作者:orange

转自:成都37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