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会成为世界疫例“震中”吗?

手机用户62430871977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仍处在胶着状态。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总人口超13亿,单从目前的病例数字上来看,情况似乎还比较乐观。

印度卫生部4月6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6日18时,印度累计确诊病例4281例,死亡111例。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德里和喀拉拉邦。目前仅有锡金邦、那加兰邦和梅加拉亚邦尚未发现确诊病例,其他的地方邦都已经出现新冠肺炎确诊者,这意味着疫情基本上扩散到印度全国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目前的确诊数似乎正处在加速“爆炸”的时刻。

1月30日,印度在喀拉拉邦发现了首例患者。随着2月中旬3例患者的治愈,印度着实平静了相当长的时间。

3月4日是印度疫情加剧的重要转折点,当天确诊数由7人迅速增加到26人,主要是来自欧洲的输入病例。之后就一直保持着缓慢增加趋势。3月20日之后,印度每日新增的确诊数基本处在50人以上(除了3月24日和30日为37人)。4月1日之后,印度每日的确诊数爆增,都在500多例以上。

这种趋势,是否意味着印度可能真的要掉进新冠肺炎疫情的坑里了?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此前也表示过担忧。3月下旬,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情况计划主任迈克·瑞安(Mike Ryan)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对抗新冠疫情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未来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印度控制该病毒的能力。

莫迪政府采取严厉举措

不过,就印度莫迪政府的政策而言,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显然比美西欧国家要坚决果断得多。在中国对武汉采取封城的举措后,印度立即就停止了对中国公民的入境签证。日本、韩国和伊朗暴发疫情后,印度也立即停止了来自这些国家的签证。3月24日晚,莫迪电视演讲中宣布自3月25日零时起全国封禁21天,措施之严厉和果断,至少部分显示出印度政府的管控决心。

近日,随着新增确诊数的快速增加,印度大致也吸收了中国的经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宣布对约2万个火车车厢进行改造,用于安置轻症患者,印度军队也加入到了新冠疫情的斗争中。

不过,全国封禁的举措给城市贫民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困难,衣食无源导致大量贫民不得不选择步行返回农村。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大量聚集,反而可能会间接导致疫情扩散。

3月29日,莫迪公开表示道歉,呼吁民众配合政府。经历数天的困难后,印度志愿者组织、宗教团体和地方政府也逐步采取措施予以安置。印度内政部官员4月1日称,印度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21486个救济点,安置了675133人。

全国封禁的措施,提高了印度整个社会对疫情控制的认识。在野的国大党也表示要同政府一起努力。迄今为止,印度还尚未出现抢购物资和医疗用品严重短缺等现象。

就人类目前对疫情发展的掌握程度以及以往的经验来说,有理由相信印度的确诊数还将大幅上升。但是,疫情状况发展到像美欧那样的“惨烈”程度,可能性也许不高。

未来疫情发展的更关键的决定因素是——21天的封禁结束之后,印度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继续管控疫情。

对于“好凑热闹”的印度人来说,减少大规模的聚集仍是管控疫情扩散的关键。3月13—15日,4000名达瓦宣教团的穆斯林教徒在在德里的尼扎穆丁(Nizamuddin Markaz)的宗教集会,导致新冠疫情被带到17个地方邦,近日新增的确诊数中有30%是来自这次集会的教徒。3月30日,印度政府立刻封锁了尼扎穆丁整个社区,隔离了密切接触者。

不过,这个事件可能会导致印度的宗教矛盾由之前《公民身份修正法案》埋下的冲突进一步放大。对印度教徒来说,媒体的报道,正好印证了官方对穆斯林的偏见,而对于印度的穆斯林而言,似乎也可能加剧对政府的不信任。

另一个对印度政府来说更具挑战性的难题是,疫情已经蔓延到了贫民窟。这就要求印度的地方政府采取更加坚决果断的措施。至于印度是否能够如此,似乎并不为国际社会所看好。不过,乐观的一点是,莫迪政府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

简言之,当前印度的疫情仍处在“可控”状态,其是否可能会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未来“震中”,仍然不好过早地明确下判断。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基于印度历史上多次对抗传染病疫情的国家,莫迪政府的果断态度和政策执行力,还是比很多国家更好。

事实上,全球疫情何时得到控制,并不取决于哪个国家控制得最好、最早。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没有控制好,这个病毒就会继续向全世界蔓延。印度和其他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一样,都面临一场持久战。


山外山FJH


先看几张图片,大体上了解下印度的危机:

印度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既有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也有成片的贫民窟,而且两者之间没有什么缓冲区,往往只有一街之隔。

在印度孟买的贫民窟中,住着大约100万贫民他们将家安在这里,这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但公共卫生设施极差——大约1400人才能分到一个厕所。所以贫民窟中随地大小便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贫民窟的生活已经惨不忍睹,但要注意的是印度贫民窟中的其实是印度的“中产阶级”。

还有大约一半的印度人甚至连贫民窟的家都没有,是处于露宿街头的状态——头顶无片瓦,脚下无立锥之地。


所以说印度即便是采取封城措施,也无法真正的隔离各种病毒的传播。


但是咱们还得再说一个事实——印度本身的传染病流行概率其实并不高。

在印度经常大面积流行的传染病包括:

登革热、痢疾、霍乱、肝炎、流感、日本脑炎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伤寒热、艾滋病、禽流感等等,但是所谓的大面积流行也处在印度人所能接受的一个范畴之内。

这里就有三方面的要点得看了:

首先:一些存在历史较长的疾病,例如痢疾、霍乱、疟疾这样的疾病,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长,长期世代繁衍在印度环境下的印度人其实对这些疾病已经有着不错的“群体免疫”能力了,例如疟疾,全世界80%的疟疾病患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最多的发生国家是尼日利亚(这个国家卫生状况更差,但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占了全世界发病量的64%;而印度也有疟疾,仅仅占世界发病率的4%,原因并不是印度多干净,而是——容易被疟疾致死的人,早死光了。


其次,对于新兴疾病例如艾滋病,印度大约有500万艾滋病患者是世界上除了南非患者最多的国家。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有大量不洁性行为的发生,另外一方面则在于印度整体的医疗卫生状态堪忧。

之前爆出印度的一个牙医,注射麻药的针管根本不消毒在一周内导致33人感染艾滋病。这就是新兴病毒的问题了——印度人还没有“群体免疫”。


最后则是印度政府的态度了,对于常见传染病,印度的疫苗是免费的,甚至会发一些食品鼓励印度人接种。这也有效的降低了印度的传染病流行度。

但问题是“新冠肺炎”可是一种新兴病毒,目前还没有疫苗。



就印度政府来说,现在虽然下达封城令,但是印度本身的贫民窟居民以及前面所说到的流民其实都完全不可能被封城令所限制。

而缺乏必要防护手段的民众还得在各种情况下聚集。

印度警察打人恐吓等做法其实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例如猪流感的时期,印度其实也采取过一些防疫措施,但是依旧全国有3.1万人感染1700多人死亡。


按照现在的专家分析模型来说,印度在未来一年内估计会有5亿人感染。这种预测如果成真,印度也就一定会成为“震中”了。现在对印度来说,唯一可期待的不是印度政府、不是封城隔离,而是印度人是不是在长期的和其他疾病的“生存斗争”中已经具备了降低新冠肺炎传播和伤害的基因。如果没有——定为“震中”


军武数据库


我一点都不担心印度成为“震中”,我怕整个发展中国家全变成“震中”。

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的相当恐怖,当欧洲沦陷,美国也成为50万感染者“北美病夫”之时,人们已经对印度这样的国家没有一丝一毫的防疫信任了,真以为不干不净从不生病?真以为喝恒河水免疫?真以为新冠肺炎推开印度人身体大门,看到霍乱、登革热、天花、麻风、肝炎开大会就被会被吓跑?

不,相信无论是谁在心底都已经存在答案了,只是印度政府始终不愿意去揭开那层令人心寒的彩条布。

在看待印度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看世界上还有多少印度这样的国家,还有多少不如印度的国家,比如非洲、尼泊尔、也门等等,如果说印度要成为“震中”,那他们会成为什么呢?印度起码还有个制药业和强盛的国力打底,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能怎样办?今后会怎样办?

实际上,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日本官方宣布提供巨额优惠措施,全面召回在华产业的相关信息,这代表什么?代表世界将进入大变局,发达国家终于有办法在逻辑上扭转“剪刀差”所带来的副作用,让“本土制造”有机会重新回归,让本土企业昂贵的产品能有市场。

想想即知,因为生产成本、原料成本、人工成本问题,发达国家长期将工厂放在发展中国家,从而制造出大量廉价产品。而这次肺炎改变了人们的群体联系,发达国家在煎熬中恢复,穷国却在煎熬中沉沦,最终形成两个大隔离区,如此穷国们还能成为“廉价的世界工厂”吗?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能重启吗?有防疫风险的产品还有人要吗?发达国家的人员敢去投资吗?

所以,如果不是杞人忧天,那么印度之震也不过是半个地球巨震中的一个小区域罢了,会被震动的是整个人类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