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燒的秸稈能夠產生多少真正的肥效作用?

閒人雜家


每年的夏,秋兩季,在每個農村都會得到通知,禁止農民進行秸稈焚燒,焚燒農作物秸稈,有人說應該進行焚燒,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營養元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是自古留下來的經驗教訓,有的說,不可以進行焚燒,不可以焚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汙染環境,焚燒未完全乾透的農作物秸稈,會產生大量的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很嚴重。

在沒有進行控制秸稈焚燒的時間裡,每到夏收秋收階段,在這個時間裡,特別是種植糧食農作物的地區,經常會發生煙霧繚繞,對交通造成很大的影響,處在當地的人們,對疾病抵抗力稍低一些的,會加重誘發疾病,比如引起的咳嗽造成的支氣管發炎等。排除以上這些原因,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田間焚燒,是不是就有利的呢?農民為什麼要焚燒農作物秸稈呢?

1,錯誤地認為能增加土壤營養,相比秸稈還田更有利。錯誤的認識,必將導致錯誤的做法,進行焚燒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種地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是一種最落後的方法,在以前經濟不發達,人們沒有那麼多能力,去處理秸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進行焚燒。而且,焚燒之後的草木灰還有一定的肥效。在土地上進行焚燒得到的草木灰肥效,是得不償失的,經過焚燒之後,秸稈的有機質,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質,粗纖維等損失殆盡,留下來的草木灰含有1%左右的鉀元素與一些少用微量元素,焚燒過程當中地表的有益微生物,也會隨著高溫而被活活燒死,病蟲害燒死了有益微生物也死了,土壤出現營養失調。現在的種植模式之下,越是經過焚燒的土地,經過與連續幾年,秸稈還田的土地相比,產量越上不去。

2,圖省事,農作物收穫之後,殘餘的秸稈,如果不清除出去或者進行秸稈還田,會耽誤種莊稼,僱傭機械秸稈還田,一般情況下每畝地需要100元左右,農民不捨得花錢。還有原因就是將秸稈運出去,得耗費一定的勞動力,種植土地早一天完成,外出務工,就會早一天,多掙一天的錢,認為不如一把火來得快當。

3,無奈,農作物收穫後,有的農民不用秸稈還田機還田,又不願意花錢,這時還有專門免費為農民朋友收割莊稼,人家只要作物秸稈不要糧食。這時候農民朋友的心理變化不一,有的認為,還不如秸稈還田能培肥地力,有的認為讓人家收割更省事。2019年夏季夏收小麥就是個例子,在內蒙古有大型養殖場,為了喂牛餵羊收集草料,專門置辦了大型收割機,這樣的收割機收穫小麥後,將麥秸直接打成捆,人家只要小麥秸稈,結果收割機在國道上,省道上暢通無阻,收割機來到目的地,剛進到田間地頭,就傻眼了,因為生產路太窄,在下面村莊之間的柏油路,田間的生產路,在設計上只是為手扶拖拉機,人力車,小四輪這樣的車型設計的,大型機械來到這裡,十分的被動,有的農民朋友想用而不能用,乾著急,這時才想起了路太窄。

農民朋友是焚燒秸稈還是不焚燒秸稈,心裡也是很有矛盾。如果不是環保部門抓得緊,農民焚燒秸稈依然盛行。要說汙染環境,1000畝農作物一年產生的秸稈,平均下來,還不如一個沒有經過改造的中型化工廠汙染的厲害,農民焚燒作物秸稈太集中,焚燒產生的煙霧嚴重阻礙視線,常常會引發交通事故等,這是人們不願看到的。更別說汙染環境了。

4,經過秸稈還田的土地有的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經過連續幾年秸稈還田的土地,有機質明顯增加,地力增強,農作物的產量增加,病蟲害減少。為什麼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呢?有不少的農民朋友,在進行秸稈還田時,沒有按照標準進行撒施尿素。農作物秸稈在自然腐化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在秸稈還田時需要每畝地使用20~30公斤尿素,均勻撒開,為秸稈腐化提供氮元素,以防止農作物種植之後,秸稈與農作物爭奪氮元素,而導致氮肥不足,農作物生長緩慢,表現葉面發黃,缺氮肥。

正確地進行秸稈還田,能使農作物連年的增產,進行田間焚燒秸稈對土地的不利影響,遠遠大於進行秸稈還田的土地。木雨聽風認為,不管環境保護是不是讓焚燒秸稈,農民朋友都不應該進行焚燒,而是合理地進行秸稈還田,作為家畜草料等,既省工省時,又培肥地力,為農作物增產奠定基礎。


Youth青春錯過


焚燒秸稈有三點好處。

一,增加土壤有機鉀肥。

二,減輕來年莊稼病蟲害。

三,減輕來年耕種勞力成本。


做自已想做


焚燒的秸稈產生的草木灰,能夠提供的肥效反應其實不高。而且,農民朋友焚燒秸稈的目的也並不單純是為了獲得草木灰來獲得一定的肥效,而是通過秸稈的焚燒來滅殺殘留在地表的病菌和蟲卵以及快速、有效的處理殘留的秸稈,減輕下季種植中秸稈殘留帶來的阻力。

1、草木灰。草木灰大家都瞭解,就是植物性燃料焚燒之後形成的灰燼,性質較為蓬鬆、呈鹼性,可用於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保溫、保溼、補充養分等用途。總的來說,秸稈中的礦質元素在經過燃燒之後都會殘留在草木灰中。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鉀元素,在草木灰中以碳酸鉀的形勢存在,含量在6-12%左右。由於秸稈燃燒之後的鉀元素是以碳酸鉀鹽的形勢存在,是可溶於水的。而其他的礦質元素有的是可溶的,也有的是不可溶的。所以,草木灰中的養分主要是以鉀元素為主,搭配其他幾種可溶的礦質元素鹽。雖然說草木灰中的鉀含量在6-12%,看起來挺高。但是,草木灰的產出量太低了,如果您接觸過草木灰的話就會了解,草木灰的質地太輕了,根本沒有分量。一畝地的玉米秸稈完全燃燒之後產生的草木灰也不會有什麼分量。如此少分量的草木灰,能提供多少可供農作物吸收的鉀元素呢?

2、農田施用草木灰的作用。農田施用草木灰,獲得一定量的鉀元素只是其次,還有其他的一些功能,比如說防蟲、調節土壤PH值、防病。草木灰是鹼性的物質,PH在10-12左右,是鹼性的物質。草木灰在施入農田後,會在一定時間段內保持相對鹼性的狀態,對害蟲有一定的趨避作用。而草木胡吸水之後形成的弱鹼性土壤溶液環境,對殘留病菌的活性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重要的是,對於酸化的土壤,可以採取施用草木灰的方式來進行短時間內的改良。同時,草木灰基本不溶於水,在施入農田之後會與土壤顆粒結合在一起,增加土壤團粒結構的直徑以及增加土壤顆粒間的空隙,對於改良土壤的板結狀況也有一定的效果。

3、農民焚燒秸稈的真實目的。秸稈焚燒形成的草木灰能提供的養分非常的有限,農民朋友焚燒秸稈的真正目的也並不與此。而是處理掉耕地裡數量過多的秸稈,以及通過焚燒秸稈產生的熱量來滅殺土壤表面殘留的病菌、蟲卵和害蟲,這對於減輕下季農作物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有著一定的效果。而且,對於秸稈的處理來說,焚燒是最省力、速度最快、最省心的做法之一。像當今的秸稈禁燒一刀切的政策來說,對農民的種植成本增加來說是無法迴避的話題。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