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人生 一样情怀纪录片《李鼎铭先生》观后感 张芳

两种人生 一样情怀纪录片《李鼎铭先生》观后感  张芳


李鼎铭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民主人士,民国时期米脂县乡耆宿学,曾任过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被视为延安红色政权的爱国民主典范。这位出身农家的先贤,在他并不伟岸的身躯里蕴藏着“修齐治平”的博大情怀,瘦弱的肩头上挑负着社会道义和民族使命,广额下闪烁着一双既展瞩高远又洞察幽微的睿智目光,笔底下流淌着哲学、社会、经济、医学、民族团结、政权建设、共产党的命运等一系列缜密的理论思维,特别是精兵简政等政治见解,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把短短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国社会,是陕北高原孕育出的一位炎黄赤子、民族精英,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一个有胆识、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知识分子典型。何志铭先生,榆林老城人,西安电影制片厂资深影人、导演。且不讲他参与或主创而广获褒奖赞誉的众多影视作品,仅他对陕北家乡那份深沉的爱、感恩的心,以及把家乡记录下来、描绘出来、传播出去,把陕北的文化资源说清楚的人生追求,就令人感佩动容。

在当今没钱做文化为普遍态势的情况下,他不遗余力、不计得失地用微电影形式首创拍出《东方红》、《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陕北民歌故事等众多陕北题材文化杰作,继而又用好几年功夫制作出长达四个小时的纪录片《李鼎铭先生》,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献上一份厚礼。

《李鼎铭先生》是一部有着大视野、大意象、大格局、大情怀且新颖别致的纪录片,它的新颖别致突出体现在新发现、新解读、新突破三个方面:

1、新发现。关于李鼎铭生平的文字资料不少,散落于各处;音像资料不多,搜集困难。何志铭先生事先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广征博引又沙中澄金,在真实全面地搜罗资料过程中,有了几个重大新发现,如:从李智盛回忆录中得知,李鼎铭给毛泽东推荐的《永昌演义》孤本,后来是由毛泽东手下的“文抄公”神木人李智盛奉命用一年时间抄写出来供主席研读的,由此激起毛主席“打江山易、坐江山难”的警觉,促成“进京赶考”、“两个务必”、“为人民服务”等大政方略的诞生。

另如,官方资料一直语焉不详的1947年中央转战陕北时边区政府所在地及李鼎铭逝世前最后时月的个人情况等,传记文学《群山》中有明确表述:边区政府驻地当时就在绥德义合的雷家沟村;李鼎铭后来从桃花峁家中来到这里,参加了“义合会议”,对土改中的左倾路线提出了质疑,最后带着无尽遗憾于村里借居的小窑洞中撒手归西。这些新发现,不仅补充了历史细节,丰富了历史内容,更反映出一些隐于幕后的真相,有利于对历史作进一步的研究挖掘。

2、新解读。对于李鼎铭的一生,特别是后半段的经历与贡献,不少人有所了解,社科院的同志更有较深入全面的研究。《李鼎铭先生》在沿用现有资料和科研成果基础上,于内容上有所丰富,视野上有所开阔,发掘内涵方面有不少新的解读、新的见地。

如对李鼎铭几次严拒国民政府的邀请却毅然投奔延安的人生选择的诠释,毛泽东接纳、信任且高度赞誉李的个中情由,精兵简政建议的历史价值,马列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性,以及从良医良相、医民医国到“义合会议”形势的变化和李鼎铭境遇的变迁,还有李鼎铭大病弥留之际一语成谶的慨叹:“极左要坏共产党大事”等等,如果我们拉开70多年距离的目光审视,用新思维重新解读,更显现出李先生的远见卓识和这些真知灼见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新突破。这是一部传记型纪录片,但它一改纪录片的传统模式,除解说、采访、图片叠映、资料印证、有限的场景再现等常用方法外,还借用故事片的表现手法,将历史事件化为一个个小故事,用场景道具配置、演员直观表演穿插其中,故事说事推动,解说点睛跟进,夹叙夹议,让历史活起来,使人物动出来,达到真实性、专业性与直感性、可观性有机融合。

这是一个以创新理念为支撑的大胆突破,尽管目前还有一些尚待完美之处,但其真实反映历史,深入发掘其中内涵,成功演化出李鼎铭这个鲜活生动、充满人格魅力和政治远见的历史人物,不愧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令人震撼的一部无愧于时代的艺术杰作。影片《李鼎铭先生》的成功得益于李鼎铭这一题材的广泛影响和社会认同,更有赖于主创者何志铭先生钟情文化回报乡梓的热忱和夙兴夜寐无私奉献的辛劳。

李鼎铭,何志铭,两人同系陕北乡党,但属于隔代,人生经历也大不相同,却有着一样的事业追求,一样无限的家国情怀。李鼎铭,生于忧患,处于乱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生兴教从医,毁家纾难,肝胆相照地辅助红色政权,种种经历无不以民族利益为选择,以国家兴亡为担当;

何志铭,生于解放后,经历了共和国建政与改革开放两个不同时段,几十年来一直用镜头记录社会,解读社会,引导社会。他与李先生前后相隔几十年,人生没有交集,但通过影片的形象表达、激情演绎,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两人是同气相求一脉相承的。

银幕上李先生那种该说的话要说、该做的事情要做、一定要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昂扬气概和无处不在的坦荡热忱,使观众在油然产生敬意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主创者何先生脉管里的热血也同银幕人物一起在澎湃着共鸣着。

何志铭导演说得好:我们对历史知道多少,就对未来知道多少。看他在资金稀缺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带着一彪人马奋不顾身战斗在风雪弥漫的陕北高原,说走就走的毅然决然,不就是李先生大难当前舍我其谁精神的再现吗?我为有这样的陕北老乡而热泪盈眶。

坐享别人辛劳的成果心有愧疚,但仍然阻不住对文化佳品的渴思与期待。愿我们文化界能有更多何志铭导演这样的大手笔大情怀者出现,有更多像《李鼎铭先生》这样的佳作与观众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