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纏身時該怎麼排解心理上的痛苦?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经常在临床上遇到疾病缠身而导致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患者。

较轻的是心理问题,因为疾病而产生不安,焦虑,情绪低落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时候周围的人陪伴,安慰,解释我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医生有效的医学科普,也可以帮助患者通过了解疾病的知识,降低,对疾病的恐惧,而缓解情绪。

但是我们还需要知道其患病本身就会对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

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及心理症状:如对所患疾病的不现实态度、悲观失望的情绪等;又如失眠、头昏、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功能障碍等各种功能性躯体症状及病感;有的病人其所患慢性病的本身就是“身心疾病”,甚至是单纯的“心理疾病”。

疾病缠身时该怎么排解心理上的痛苦?

严格地说,慢性病的症状表现应包括躯体与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病”的整体。因为心理方面的症状表现,同样会给病人造成痛苦,损害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病的愈后和转归,理应被视为所患“慢性病”的一部分,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治疗。

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

1、主观感觉异常

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着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疾病缠身时该怎么排解心理上的痛苦?

2、心境不佳

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3、被动依赖

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4、多疑、神经过敏

多疑、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病人安心养病。

5、紧张、焦虑、恐怖

紧张、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

6、有些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帕金森等本身也会影响和情绪有关的递质如5羟色胺等物质的代谢的变化。

所以对于疾病缠身的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也是解决他们的疾病,治疗他们身体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