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教且思且成长——开德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感悟(二十四)

教师简介

且教且思且成长——开德小学教师线上教学感悟(二十四)

黄鑫,开德小学一年级组数学老师。操千曲而后晓生,观千剑而后识器。坚持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教育者和受教者都需要耐心。教育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像是花木的生长,教育者需要持续关注,而受教者需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地努力。


奋战云端克时“疫”义不容辞勇担当


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一场疫情让我们不得不躲在家里。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但是我们听课不停学,在学校领导和全体一年级数学组老师的积极探索努力下,利用网路平台,力求还学生一个健康而又充实的线上课堂。在线授课对于我们大多数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挑战,为了不断提高网上授课的课堂效率,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

疫情期间,各个学段和各个学科的免费网络课程铺天盖地,海量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这些网络课程良莠不齐,不可否认里面拥有许多优质资源,但关键是如何选择取舍。在本学期开学前的预习阶段,我从作业盒子开始,让孩子们进行了若干天的《认识图形》的学习。但开学后进入正规授课阶段,发现作业盒子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由于省厅的《名师同步课堂》小数一年级所用版本不是人教版,我们没办法做到“同步”,惆怅不已。这时市教育局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推荐使用同桌100这个优秀的线上教育资源,课程系统并且讲解详细,至今仍在使用。与此同时,我利用希沃“知识胶囊”对疑难问题、易错易漏知识点和重要思维课题进行录制讲解。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难度、老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协调一致,在校领导和学校信息中心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开始尝试使用直播授课,当起了“主播”。根据学生特点我不断调整直播内容和方式,在“钉钉”直播和“希沃云课堂”直播间转换衔接,从手忙脚乱到切换自如,是一节节试讲的磨练,是一次次练习的结果。另外在直播课堂中我还要研究多种多样的空中互动模式,以便于师生课堂的交流,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育家李镇西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其实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线上教学”,我是认真的。短短几十分钟,展现的是教师的流畅自如,但是课外付出的时间远远不止几十分钟。从备课开始,坐立行卧都在想这件事,有时深夜会披衣提笔,记下一些灵感,某一环节该如何完善,哪一句话该如何说更好。就是在这样的反复推敲和精雕细琢中才能呈现出一堂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网络课程。

终于得见光明的喜悦无法言表,而随之而来的则又是一份担心,我这边深挖苦思巧舌妙语,学生那边却安之若素无动于衷,或者趁着父母外出上班不进直播不写或应付、拖沓作业,更有甚者不听讲课却借机玩手机打游戏,那岂不是从一个无序进入到另一个冠冕堂皇的无序?于是,我又找到了一个作业提交批改神器:微信小程序“每日交作业”。通过它能实现布置、收缴、批改和统计作业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和在学校一样的全批全改。在批阅学生的拍照作业时我毫不吝啬我的溢美之词,大加表扬,及时肯定。在看完孩子们的作业后,我会将全班作业情况做一汇总,将统计情况反馈发到班级大群里,并评出优秀作业让孩子们对照自查,为学习优秀明确方向。我又设置了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节点,这更加督促了孩子们必须抓紧时间提交作业,针对没有及时交作业的学生我会用微信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保证不让一个孩子落下。虽然每天批改作业到晚上10几点,眼睛胀痛,但我传递给孩子们的就是“认真”二字。我相信,孩子们会沿着认真的足迹进行每天的学习。

为了缓解孩子和家长们在家自学的焦虑情绪,减少接触手机、电脑的时间,也为了让数学深入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年级组老师商议利用周末时间在家做一些数学手抄报和写一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发现身边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乐趣,融洽家庭的氛围。

这个特殊时期,我深深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相互帮衬,随时提醒,各有所长,责任担当,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尽心尽力。教学在摸索中前行,在交流中互助,在实践中获得,在落实中发现,在反思中进步。我们同心抗“疫”,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武汉加油,为中华呐喊!待到山花烂漫时,你我校园再言笑。

来源:濮阳市开德小学 黄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