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農村包圍城市,但汽車下鄉的輝煌再難重現

強化剛需,絕不僅僅是放低價格門檻。

新能源車農村包圍城市,但汽車下鄉的輝煌再難重現

來源:Freeimages

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疲軟之際,“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又一路徑。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規劃諮詢委員會主任萬鋼近日表示,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鄉村中拓展應用。工信部近期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修改,也放低了新能源汽車的准入門檻。這意味著,鄉鎮地區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市場,中低端新能源汽車或將迎來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萬輛和5.3萬輛,同比下降56.9%和53.2%。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下降60.2%和56.4%。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九連降”的情況下,農村下沉市場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足夠廣闊的想象空間。

車市下滑趨勢持續,下沉市場有望成為潛在藍海,“農村包圍城市”戰略能扛起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旗嗎?

攻入四五線下沉市場

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車企的自主選擇,農村地區正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地區。

湖南省發改委主任胡偉林此前表示,要促進鼓勵各地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點佈局和建設,同時鼓勵車企和經銷商在省內組織開展“汽車下鄉”促銷活動。

新能源車農村包圍城市,但汽車下鄉的輝煌再難重現

來源:Pexels

“在農村市場,新能源汽車有巨大潛力。”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鼓勵電動汽車下鄉有利於提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和促進農村生態環境改善,同時也會改善電動汽車與低速電動車等其他車型的競爭關係,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健康快速發展。

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滑坡,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始採用更具成本優勢的磷酸鐵鋰電池,這讓低端電動車市場開始重煥生機。“在一些鄉鎮地區,新能源汽車在用車成本方面會低於傳統燃油車。”汽車行業分析師凌然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這也是為什麼中低端電動車在一些農村地區銷量非常好。

傳統車企不約而同地發佈售價更低的電動車型,意味著車企開始加碼佈局低端電動車市場。

4月10日,吉利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楓葉汽車正式發佈,旗下首款純電動SUV楓葉30X也同步開始預售。這款車補貼後預售價在6.88萬-7.98萬元之間。

4月13日,長安新能源汽車也推出全新微型電動汽車奔奔E-Star,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純電動車宏光MINI EV也會在今年二季度正式上市,NEDC續航里程最高僅170公里。

此外,在自主品牌車企陣營中,長城汽車歐拉品牌推出了微型電動汽車R1,奇瑞汽車擁有eQ、小螞蟻,北汽新能源也發佈了多款微型電動汽車。

據工信部公佈的2020年第3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配套磷酸鐵鋰電池的低端電動車達到了19款,其中上汽通用五菱8款、江淮汽車4款、比亞迪2款、長安汽車1款。

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方運舟去年曾提交“加強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落地的建議”議案。他認為,只有真正進入農村市場,新能源汽車才能進入規模化發展。在新能源汽車普及過程中,限行限購的一二線城市已開始出現推廣瓶頸,“新能源汽車下一個增長點將在三四五線的下沉市場”。

“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迎來政策利好的發展窗口期。2020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轉型的重要年份。”車市消費受疫情嚴重衝擊情況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車百智庫認為,小型經濟型電動汽車有條件成為新一輪汽車下鄉的主力,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將因此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難現燃油車下鄉的高光時刻

“汽車下鄉”的政策,曾推動中國車市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2009年1月,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提振汽車消費,國務院出臺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安排50億元投資資金,對農民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這項政策從2009年3月1日持續到2010年12月31日,對當時的汽車市場起到很大拉昇作用。中汽協數據顯示,中國汽車2009年全年銷量達到1364萬輛,實現同比46.1%的高增長。

新能源車農村包圍城市,但汽車下鄉的輝煌再難重現

來源:Pexels

如今,新能源汽車再次站在“下鄉”的路口,但它似乎很難重現10年前傳統燃油車下鄉的高光時刻。

“新能源汽車尚在發展初期,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產品品質也沒有達到一定標準。”凌然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表示,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新能源汽車在鄉鎮地區推廣仍存在很多阻礙。

在凌然看來,加大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的推廣,離不開價格優勢、產品優勢和補貼到位這三個要素。

首先要具備價格優勢。農村市場對於價格非常敏感,一款車型如果性價比或質價比不高,很容易遇冷。一些微型的新能源汽車之所以在農村地區受到“愛戴”,主要原因也是價格便宜。

其次是產品優勢。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不僅是出行工具,還是生產工具。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要經受更多的磨損,對車的質量要求也比城市地區更高。新能源車一旦出現問題,如果比燃油車承擔的維修成本更大,將不利於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的推廣。

第三,新能源汽車補貼一定要落到實處。政府部門和車企在農村地區推廣新能源汽車時,需要推出一些補貼細則,讓農村消費者拿到真金白銀的好處,把補貼“補給最需要的人”。

針對新能源汽車在鄉村振興中拓展市場應用,崔東樹也表示,中國需要在政策方面給予更多支持,推動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針對微型電動汽車層面和電動汽車使用環節的補貼,都需要進一步加強。

“城市是消費的主要引領者,只有在城市發展一定程度之後,才會過渡到農村地區的需求。”凌然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加強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的推廣,不僅要從質量、品質、安全等各個方面提高標準,還需要通過政策來強化農村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剛需,“絕不僅僅是放低價格門檻”。

作者丨秦章勇

編輯丨吳巖

新能源車農村包圍城市,但汽車下鄉的輝煌再難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