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20200331_211734.m4a11:59

来自讲故事的翁老头

2019年11月29日,由天津美术馆、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主办的“穆夏——新艺术运动先锋”特展于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将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依循阿尔丰斯·穆夏的生活变迁与艺术发展脉络,全面诠释了穆夏的美学风格与新艺术运动带来的影响。展品主要来自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市艺术博物馆和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记得2017年的11月,广东省博物馆举办国内首次穆夏专题展览,吸引很多穆夏爱好者打着飞的去看展。提起穆夏,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塔罗牌式的装饰风格,妩媚多情的少女,炉火纯青的平涂法和华丽繁复的植物花纹。有人说,若论把少女画成天仙的,穆夏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女性,是穆夏创作永恒的主题。在那时,女性、尤其是少女是大家公认的美的化身。穆夏笔下的女性,或温柔甜美,或高贵典雅,或魅惑销魂,顾盼生辉,带着一股特有的仙气。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或许您没听说过穆夏之名,但一定见过他和他影响下的新艺术风格的作品。比如这组《四季》,就是穆夏的代表作。穆夏依然保持着少女与自然的结合,选用不同季节的花卉植物作为陪衬,加以明快通透的色调,让四季分别明显的基础上,又多一些柔情的妩媚,显得很有呼吸感。一年四季,交替更迭,浪漫的艺术家选用婀娜多姿的少女来传递四季之美。看过他唯美至极的仙女画,是不是觉得和日本漫画中的少女有几分相似?是的,穆夏可以说是插画届的鼻祖,“穆夏风格”对后世的插画艺术创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阿尔丰斯·穆夏是捷克国宝级艺术家,欧洲新艺术运动巨匠。世人们所熟知的穆夏是“新艺术运动”中的插画大师。因为穆夏的前半生,多以优美动人的斯拉夫少女形象来诠释唯美的“穆夏风格”,在那富有华丽装饰、甜俗优雅的表象里,蕴藏着升华人性的精神旨归。他的创作涉及插画、海报、绘画、剧院设计、珠宝设计、装饰艺术等诸多领域,既有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特征,又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与传统的油画作品相比,穆夏画法最大的创新就是——借鉴了浮世绘的平涂技法和轮廓勾线。穆夏的画面没有用明暗加强立体感,而是用大色块突出平面感,色彩轻柔明丽,给人以柔和细腻的气息。善于运用线条,以轮廓勾线来区分人物与花纹装饰,丰富画面层次。穆夏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意大利面条”的女性头发也正体现了浮世绘风格。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阿尔丰斯•穆夏于1860年7月24日出生在摩洛维亚的伊法利斯(Ivancice)小镇(现今的捷克共和国境内)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他从小钟爱绘画却一直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只能自学。1871年,11岁的穆夏加入摩洛维亚布鲁诺(Brno)圣彼得罗马天主教堂唱诗班的成员,这座教堂保存着丰富的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品,每次穆夏进入这所教堂,都会被这些美妙的艺术深深感染。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1879年,19岁的穆夏没有按照父亲的期望留在法庭工作而是立志成为一名画家。于是他只身去到维也纳,白天在剧院工作,晚上在学校接受专业的美术训练。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学院派画家汉斯•马卡特。马卡特是19世纪活跃于维也纳的著名的奥地利历史画家,他的绘画对他后来的艺术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汉斯·马卡特作品

然而,一场大火烧毁了穆夏工作的剧院,他被迫中断学业去到摩洛维亚南部的米库洛夫(Mikulov)小镇为人画肖像维持生计。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1879年,他去到维也纳为一家公司的演出画布景,后来也曾设计了一段时间的墓碑。1882年,穆夏遇到人生的第一个伯乐爱德华·克恩·贝拉西伯爵,在他的赞助下,穆夏前往慕尼黑和巴黎学习绘画。就在一切开始步入正轨时,这位伯爵停止了对穆夏的赞助,穆夏自此在巴黎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已经年近三十,没有钱,也看不到什么前景,是个几乎随时都有可能饿死的艺术家。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黄道十二宫

为了谋生,他承接了大量为书籍和杂志绘制插图的工作,尽管报酬十分低廉。接下来的五年,穆夏经常要借钱度日,平时只能吃小扁豆充饥,生了病也没有钱医治,真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他的艺术风格也在这段时期里逐渐成型。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1894年成为穆夏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法国著名的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想邀请穆夏为她的歌舞剧《吉斯蒙达》​画招贴画。穆夏穿着租来的燕尾服去剧院观看伯恩哈特的演出,然后在剧院旁边的咖啡馆的桌子上画出了招贴画的草图,非常幸运的是他的草图被接受了。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他为这位巴黎当红女星创造的石版画海报《吉斯蒙达》,一经贴出,震惊巴黎,不仅公演十分成功,而且约稿纷至沓来。穆夏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伯恩哈特对他的作品很满意,于是与他签下了六年的合同,内容包括为她设计招贴画、门票以至舞台布景和戏装。而其他的定单也纷至沓来,在巴黎苦苦挣扎了七年之后,穆夏终于在三十四岁的时候获得了成功。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穆夏真正成为新艺术风格代言人是在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他被委托设计奥地利馆与波西米亚·捷克馆,并斩获银奖,被授予荣誉骑士勋章,被选为捷克科学艺术学院美术科的会员。而在场馆的设计期间,穆夏前往巴尔干岛考查南部斯拉夫人的历史风俗习惯。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正是这场游历,让他产生了为斯拉夫绘制一篇史诗巨作的想法,在考察期间的许多资料也为后期创作准备好了素材。如同穆夏在巴黎邂逅贝纳尔一样,旅美期间聆听的那首由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捷克民族音乐运动领导者斯美塔那作曲的《我的祖国》,让穆夏民族意识的种子生根发芽。于是他决定回到故乡去创作《斯拉夫史诗》组画,将自己的余生都投入到传递斯拉夫的历史文化中,从而又回到纯粹艺术的道路。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穆夏曾这样自我解读:“艺术创作是为了构建一个历史的桥梁,让曾经和过去更好地连接在一起,为的是让人类在这样的情感中团结与进步。”其实这也是对《斯拉夫史诗》最好的解读了。1928年整个《斯拉夫史诗》系列的二十幅油画全部完成,穆夏将它们全部捐献给布拉格市,但他并没有得到热情的回应。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此时,新艺术运动的风潮已经过去,正当红的现代艺术的支持者们对所谓“十九世纪”的风格大加贬斥。在艺术界口味的变化中,穆夏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尽管穆夏的作品在大众中仍然很受欢迎,但因为他的艺术不够“新”,艺术批评家们并没有对他呕心沥血而成的作品给予多少重视。当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他成为被德国人拘捕的第一批人之一,尽管审讯后他被允许回家,但他的健康已经受到了伤害。1939年7月14日,他因肺炎在布拉格去世,葬在维舍拉德(Vysehrad)公墓。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与别的艺术家不同,穆夏同时也是一位摄影师,他利用摄影技术来辅助他的创作。他让模特儿摆出他所需要的姿势后拍成照片,然后以照片为基础,在画面上对服饰和头发进行整理加工,经过特别的构图再加上花卉及植物花纹的装饰,最后完成他的创作。他的很多招贴画的素材都来源于照片,他为伯恩哈特所画的许多海报也是来自艺术家的剧照或画家本人为她拍的照片。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这个习惯其实是来源于他成名前那段穷困潦倒的生活经历,因为每次请模特都需要按时间付出很高的费用,穷得叮当响的穆夏根本支付不起,将模特的形象用照片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后来,穆夏就将摄影当作和速写同样重要的创作辅助工具。


西方艺术介绍——插画界的鼻祖阿尔丰斯·穆夏

穆夏设计地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