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导语:

欧洲中世纪的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段极为不同的历史,这个时期没有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欧洲大陆,使得诞生了众多的封建政权,这些封建政权之间经常相互征伐,为了土地和人口。但是频繁的战争使得科学技术那只文化的发展停滞,而且劳动力因为战争大量流失,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下降,甚至比不上罗马统治时期。同时中世纪的文学思想也与之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自由、豁达,敢为人先不同,同时也与中世纪之后近代社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个人主义盛行的状况不同。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中世纪的基督徒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整个大陆都笼罩在基督神学的阴影之下,神学所带来的影响直接作用于文学的创作,诞生了大量的有关基督神学的作品,因此同时也直接影响了相关的文艺思想理论。尤其是影响深远的教父神学和经院神学理论,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直到理论以及参考。因此这一时期诞生的首先便是以宗教为中心的教会文学,其次便是因为战争频繁地位逐渐上升的骑士阶层所影响下诞生的骑士文学,最后主要的社会文学便是广为流传的史诗以及歌谣,以及因为商品经济发展而崛起的市民阶层为主的城市文学。

基督神学的诞生以及发展

黑格尔曾经对中世纪的文学文艺思想对比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艺思想做出了评论。他认为中世纪的文学变得更加的肃穆,更加的庄严,不论是文字辞藻的运用还是修辞都不再华美,感情的抒发以及寄托都变得更加的内敛含蓄,而且在文学创作主流上内容的选取也更加远离社会现实,主要面向了基督神学。可以说中世纪之前的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文学文艺思想极为开放,使人面之豁然开朗,不拘泥一时,而且更多的是精神的自我飞扬以及自由,这与中世纪的文学发展有着极大的不同。

中世纪文学最终的目的在于使得文学达到一种庄严崇高的气象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教堂

因此在中世纪时期,文学文艺的指导思想以及理论主要呈现出两个阶段,首先是教父神学,其次是经院哲学。所谓的教父神学,其最初的目的只是教会中的护教者为了使得其所信奉的教义得到世俗的肯定的一种辩护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不断的被教会中的护教者加以完善同时结合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新柏拉图学派的相关辨证学说来传播,使得其逐渐建立了一种成体系的思想学说。而那些在教义的传播中又是宣讲又是著书的护教者,由于其对基督教教义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被尊为"教会的父老",也就是所谓的教父,最终形成了教父神学,圣·奥古斯丁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上帝与天使

另一个继教父神学影响深远的哲学便是经院哲学,起初这类哲学内容主要集中于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修道院,最后还包括在中世纪大量兴起的基督教学校,在这些学校修道院等主要所研究的是神学和哲学。所以说这个时期的文学研究完全脱离了世俗文学的,其所有的内容主要面对的是神学,哪怕是解释哲学原理也是依照基督教的经义为基础。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和文学理论是完全是为了基督教服务,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释基督教的教义以及宣传基督教。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教皇

而大约在十一世纪之后,亚里士多德哲学原理传入了西欧,这种新的思想使得当时欧洲的状况就如同我国近代西方思想闯入的状况一样,新的旧的思想接连出现,相互并存,使得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思想受到威胁。而当时众多的经院哲学的学者为了遏制这种苗头,保证基督教的信仰正统,于是决定重新整理基督教的教义。但是由于当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经传播广泛,难以扼杀,因此经院哲学的学者们决定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入手,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改造为基督教神学的学说。

圣·奥古斯丁的神学信仰

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时期神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教父神学的主要代表,信奉着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从小便接受者神学院的教育,而且在其四十一岁时开始担任大主教,而且在基督教学术界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代表作有《忏悔录》等。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忏悔录》

首先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美的本体,虽然上帝展现出的美并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但是也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奥古斯丁认为上帝的美在于展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同时也展现在当我们在寻求自我灵魂时,这种美是外界与灵魂内部的双重体验。之所以这麽说是因为奥古斯丁并不认同所谓的模仿说,他认为创造不是模仿,而是创造者自身意志的展现,所以说在奥古斯丁的影响下,哲学更加关注人的内心的作用,也就是想象的重要性以及心灵的自由。在这里奥古斯丁虽然借助的神学来延展自己学说,但是我们会发现他说的是上帝实则是人的自我意识以及思维的重要性,这也是较早的人的自我意识的认识但是依旧局限于宗教。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圣·奥古斯丁

而且奥古斯丁还认为文学艺术是和神学信仰相对立的,文学艺术是信仰、是神学的敌人。他认为文学艺术加工中对神灵的描述,是在亵渎神灵,违背神意;同时在世俗文学艺术中在大肆的宣扬七情六欲,引导人们犯罪,在奥古斯丁看来这是在使信徒的心灵自我腐蚀;最重要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只有上帝、只有信仰才是真实的,而其他的文学艺术都是虚假的。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当时身为大主教的奥古斯丁为了维护基督神学的统治地位而提出来的,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之下,世俗文学受到了打压,发展缓慢。其实这在各个时代都是统治阶层的惯用手段,打压一方,才能使另一方发展。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文艺的三大罪状

奥古斯丁在皆是创作时采用的语言的时候强调采用象征的语言,而不是平淡的叙述,他要求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事物使得阅读者,来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读者要不断地通过联想、猜想来最终达到目的,从而获得一种理解过程中的乐趣以及没得感受。奥古斯丁的文艺理论是来源于古希腊的,例如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其所奉行的基督教的教义,第一次完整系统的整理提出了属于基督教的神学审美理念。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围绕了宗教的教义核心所展开的,但依旧不可以否定其对哲学的贡献。

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文艺观

阿奎那是欧洲基督教会公认的中世纪最伟大的一位神学家。阿奎那出世的家族与基督教会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整个家族的宗教氛围浓厚,因此阿奎那从小便接受的是宗教教育,十四岁便考入那不勒斯大学,之后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在之后不仅仅从事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而且还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并且不久便被罗马教廷任命为神学顾问与讲师。阿奎那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有关神学的著作,例如《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同时阿奎那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基督教的维护者。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托马斯·阿奎那

阿奎那在其神学理论中提出了关于上帝的认识,他不否定美,也没有否定艺术家的创造,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在模仿自然,而自然是上帝意志的展现,因为艺术家最终是在模仿上帝,上帝是艺术创造的根源以及美的诞生。在阿奎那的眼里艺术是存在的,但是艺术所展现出的形式以及色彩都是来自于上帝的理性以及上帝所散发的圣神的光辉,因此最终一切美都将归结与上帝。在这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模仿说的影子,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哲学思想,同时阿奎那将这种模仿归结于上帝,而不是艺术家的自我创作。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圣 阿奎那的荣耀

在阿奎那心中美与善是并存的,但是二者又有所区别,他认为我们在看到美的时候是一种感性的体会,这种体会毫无意义,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快感。例如我们在看到美好的事物例如一幅画、一栋建筑,带给我们的感觉可能只是一种舒畅,而毫无实际意义。但是善不同,善是一种带有利益冲突的感受,只有在你的某些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你才会说这是善。因此艺术家所创造的只是单纯的美而已,无关善恶冲突,只是一种单纯的审美。

基督教广泛传播之下所影响的文学艺术思想的转变

《圣经》

同时在艺术家哪里也无关于道德要求,在艺术家眼里只有纯粹的艺术创作,艺术的创作没有道德限制也没有利益冲突。这种要求大概就属于现在我们所说的艺术无国界的概念相似,但是阿奎那更加精准的分析了艺术的美的诞生以及美与善之间的道德关系,美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以及愉悦,而善则是在欲望之中所得到的道德评价的准则。

总结:

奥古斯丁在探讨文艺和基督教的关系时,可谓大加贬低了文学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因为他是站在一个基督徒乃至整个基督教的角度来评价的,他的目的便是提高基督教以及神学的地位,因此这样的论调便不足为怪。而当奥古斯丁抛开文艺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发现他的文艺观极具进步性都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乃至浪漫主义都有影响。同样阿奎那的文艺思想以及美学概念虽然也受到了基督神学的影响,而且完全是以基督神学为基础所阐释的,但是他的文艺理论不再是空谈,阿奎那结合了众多的文艺作品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包括美与善之间的区别,以及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分析,对于我们现在依旧提倡的"艺术无功利"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虽然中世纪受到了基督教会的控制以及影响,文学发展也受到了阻碍,但是却没有影响文艺理论的诞生。

参考资料

张旭昆《经济思想史》

奥古斯丁《忏悔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