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再次裁员20%,第二波裁员降薪潮汹涌而至

4月16日消息,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市的运动相机企业GoPro表示,为了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公司将裁员200余人,这是超过公司员工总数20%的裁员。

其实,在2016年底的时候,公司拥有大约1500名员工,但这几年多次裁员,员工数已经不足1000人,截止2019年底只有926人。而再次裁员超过20%,意味着将有200多人失去工作,公司规模也将所缩减大约700人,不到三年多前的一半。

这波裁员潮,只是为了公司可以节省1亿美元。


GoPro再次裁员20%,第二波裁员降薪潮汹涌而至


当然,GoPro首席执行官尼克·伍德曼(Nick Woodman)在声明中表示:“这迫使我们解雇了许多有才华的团队成员,这让我们感到崩溃,我们永远感谢他们的贡献。”

除了GoPro以外,还有WeWork,过去六个月内已经裁掉数千个职位,而五月底将进行新一轮的裁员。当然,国内也是频频传出裁员、降薪、停薪留职的消息,屡见不鲜。

千亿金融巨头汇丰银行宣布裁员3.5万人;尚德机构全体员工公积金缴存比例从之前的12%下调到5%;新潮传媒复工首日裁员 500 人;OYO酒店中国区裁员80%;华夏幸福裁员千人以上;水滴高管自愿降薪20%;上汽分三个档位降薪;携程高管自愿降薪,员工轮岗轮休……

裁员肆意到来,一切措手不及,第二波裁员降薪潮汹涌而至。

你是准备坐等裁员,还是力保饭碗?

经过裁员潮,你才会发现,裁员是不可控的,不是你努力不努力问题,不是是否被替代的问题,裁员面前只有“成本”二字,更多的只是企业无奈,员工不甘而已。


GoPro再次裁员20%,第二波裁员降薪潮汹涌而至


01 一天亏5万多,裁掉20%的员工

朋友李家的酒店已经十五个年头了,在当地非常有名气,已经有六家直营店。

受到疫情的影响,所有的店铺只能关门停业状态,随着复工在即,只有2家开始复工,但也只是提供外卖业务。初次尝试线上销售,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订单都是以老会员为主,基本上每天有近2000的订单。

其实,这都是杯水车薪,房租、人力还有各种原材料的成本,时刻都在挤压匮乏的资金流,每天亏损5万多元,一个月就有150多万的亏损。

朋友李告诉我,疫情无情,但有“危”就有“机”,十几年的老店也不得不搭建线上平台,只是为了寻求生存。而如今的现金流撑不了几个月,只能裁员20%,才能让店铺顺利度过难关。


GoPro再次裁员20%,第二波裁员降薪潮汹涌而至


二、我没有裁员,员工却不来了

朋友是一家网咖老板,这几年也一直是维持生计,经营4家网咖,生意还算一般。

疫情爆发以后,只能立刻关门停业。关了门以后没有现金流,却要面对各种硬性成本的支出。朋友说,每家门店每个月亏损1万多,4家就是4万多。

为了减少亏损,他只能关了网费,物业费用什么的,可以减免两个月。而人力方面,一开始照常发薪,之后,准备协商半薪待业,等到开业再来上班。一共15个人,只有5个人同意,其余的员工不太愿意,最后就重新找工作。当然,他们在家也都没有闲着,有的开始学习直播带货,有的做起了社区团购,或许,当下找个工作也不太难。


GoPro再次裁员20%,第二波裁员降薪潮汹涌而至


三、你只有两个选择,同意or不同意

职场最痛心的就是,面对二选一的时候,你却别无选择。

朋友王,是一家金融公司职员,前段时候,收到公司“艰难倡议书”,公司提出降薪和停薪留职两个倡议,并给员工“同意”和“不同意”两个选项,我点了不同意,却没办法提交。

朋友王告诉我,“那个倡议书,如果点不同意,就会弹出一个消息,叫你发邮件去HR邮箱,实际上是不能提交不同意意见的。”这表面上是倡议书,实际就是一份通知书,员工们别无他选。


GoPro再次裁员20%,第二波裁员降薪潮汹涌而至


裁员难以接受,却可以理解,因为如果不裁员,可能公司要难以为继。据专家介绍,即使夏天疫情会有所控制,11月份还是会存在再次爆发的风险,就业形势不好的局面,或许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这一切,你做好准备了吗?

关注行知牛,防止走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