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比自己小五岁,在他身上,除了感觉到被爱其他都一无所有。也少了责任和担当,我应该继续交往吗?

ghchjbj


男人一般会比女孩子晚熟,所以当女孩比交往对象年龄大的时候,很容易暴露男人不成熟、少了些责任和担当的一面。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男大女小的组合。姐弟恋相对较少的情况,也给这样的感情打上了特殊的标签。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继续和不继续两种情况的探讨,其实答案建立在你对这段感情的评估,你在思考的是:这段感情会不会长久?

什么样的感情会更长久?

提到这个问题,想必大家会有很多答案:三观合适、物质条件匹配、郎才女貌等。诚然,一段感情的建立,一定需要以这些条件中的某个或者某些为基础。也就是说,这些其实更像“择偶标准”。而真正能在感情确立后,维持长期稳定的,则是我们对感情的张弛有度。

虽然“喜欢”“爱”这些词无法具体量化,多少和深浅没办法直观的用数字表现。但有相关调查表明,情侣感情程度在一定时期内,是遵循“抛物线”变化关系的。前期不断上升,达到顶点后会开始减少。同时,前期爱的表现越强烈,到达顶点的时间会越短,减少开始的也越快(抛物的力越大,抛物线弧度越大,开口越小)

所以,那句流传很广的“秀恩爱分得快”,除了透着浓浓的酸意,竟然也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道理。爱虽然不能量化,但爱一个人的表现主要还是要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而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能表达的内容,其实总量就是那么多。所以,当我们越努力的表达,达到我们示爱峰值的时间就会越短。如果把我们能付出的爱的总量比作一袋大米,那我们能吃多少天,只和我们每天吃多少粒有关。

到达爱的峰值我们可以理解了,那么,为什么爱到了顶点,会开始下降呢?道理也很简单。对于付出方,能说能做的都已经呈现过了,重复的言行会产生疲惫,“完成度”会有影响,心态和质量会明显下降。对于接受方,少了之前第一次发生时的惊喜,就算还是会喜欢和感动,但也会随着重复出现,感受慢慢淡化。而当双方的情绪和感受叠加作用,与之前浓烈的感情形成对比,下降趋势的出现,在所难免。

怎么做到对待感情“张弛有度”?

虽然,人和人的性格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会存在差异,但还是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通用法则。首先,真实而克制的表达。真实的表达自己在相处过程中的感受,不去夸大示爱,消耗还没到来的感情。如果自己是比较热情的一类人,就要在真实的同时,适当的克制。不要在短时间内重复表达自己的爱意,一次精准的传达,比短时间内多次传递更珍贵。其次,有效地沟通。前期过分缠绵的沟通方式,虽然能快速增进感情,但容易留下隐患。当热情消耗殆尽,缠绵不在,新的沟通方式会被拿来对比,很容易形成误解和矛盾。最后,不要把全部重心放在对方身上。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但生活是所有人的合集。优质生活的前提,是把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人和事。一旦把精力都集中在爱情中的对方身上,各种事情都会被放大,前期的好和热恋后的“坏”都会成为爱损耗的催化剂。

感情中,该不该委屈自己,迎合对方?

既然已经判断对方有不合适的地方,那还要不要委屈自己?不仅仅是感情上,生活中个人需求和他人态度常有对立的时候,这是因为个体需求是有差异的,在不同利益上会有分歧。但这种情况下的冲突,有的时候也是自己需求间的博弈。比如:当我们因为冲突,想要跟他人爆发情绪的时候,这就是情感需求和尊重他人需求的博弈。如果我们选择尊重自己的情感需求,就会爆发正面冲突。如果选择尊重他人,就会看起来是迎合他人。但归根结底,都是我们自我需求的实现。所以,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迎合和委屈。

既然爱一定会消耗,那两个人该如何相扶到老?

虽然爱情是一定会消耗的,但此时此刻如果你已经产生很多抱怨,建议你先看一下自己的潜意识是不是还喜欢这个人,再决定是否可以继续走下去。几个小技巧,方便你进行判断:

  • 看到对方,心里会有安全感和暖意。
  • 和他独处的时候很安心,不会计较得失和形象。
  • 非常关注他朋友圈的动向。
  • 愿意和他分享日常的点滴。
  • 秒回信息,他一会不回会心慌,不停看手机。
  • 偶尔感觉自卑,多数时候会觉得他很优秀。
  • 吃东西会想着他。
  • 记得他的喜好和禁忌。

当然,这样的状态不会一直持续,爱情的感觉会慢慢转变。国外曾有调查研究表明:82%以上的老年夫妻,可以相伴一生,后期依靠的不再是热烈的爱情,他们几乎都把这种感情描述成亲情。

相比爱情的浓烈,亲情更稳定而真挚。所以,不用担心爱的消耗,只要我们确保爱情不会“来得快去得快”,用心经营,最终一定会成为更稳定的感情状态。

责任和担当虽然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但并非与生俱来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如果你很爱他,愿意像上文提到的相扶到老,建议你们多沟通,不要把情绪隐藏。自己在心中累积的情绪,最终会爆发,造成更大的隐患。正确的沟通交流,有意识的改变彼此的相处模式,找到最良性的发展方向,小男孩也可能变成有担当的好男人。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是人的天性,翻译过来就是:习惯了对别人指指点点,却想听别人对自己说好话。所以有的时候,在感情上,我们也要进行自我反思。于是,当我们换位思考就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压抑自己想要提出的意见,去表达别人想听的话,那自然就会收获对方的认可和更大的包容。不讥讽、少嘲笑,把那些脱口而出的直言不讳收一收,说一些让人舒适的话,感情一定更美满。

当然,如果最终的判断还是觉得两个人不合适,那么也没必要拖泥带水。我们最终的感情归宿一定是某一类人中的一个人,每一次失败的感情为我们排除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这就好比在做选择题,老师帮忙划掉了一个错误答案。划掉的错误答案越多,我们就越接近真相。所以现在正在经历失恋、离异痛苦的人,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是在明确自己需求,缩小选择范围的过程。学会为自己每一次选择买单,更要体会每次选择带给我们的成长,向着更优秀的自己迈进。

爱情里更多的是“小马过河”,深浅只有自己最了解。请不要在意世俗对姐弟恋等的看法。也不要因为曾经他的小孩子气就对他失去希望,如果你真的爱他。相信说了这么多,你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祝你幸福美满。


峥理哥


据你所述,男朋友没有达到你所想象的标准,查找双方面原因,自己做出果断决定。


Tang127672276


太应该继续了,年龄小的男孩子思想单纯,没有心机重感情,还没有被社会的大染缸染黑,你难道不应该珍惜这段姐弟恋吗?非要找一个又老有色脚踩几条船的心机中老年男人你才心满意足?还是你太现实了只爱钱财呢?什么成熟啦稳重啦安全感啦都是你爱财的借口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