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午:人生無悔,做事無疚

孫大午:人生無悔,做事無疚

4月2日,監事長孫大午與大午醫院幹部進行座談,就“醫患基金”不只是“三無基金”、“醫院全責”不是“醫生全責”、“人生無悔,做事無疚”是最好的人生狀態等方面進行了交流。

“醫患基金”不只是“三無基金”

大午醫院的醫生寫工作總結,說他救治了一個沒有身份證,沒有家屬陪同,沒有錢的“三無病人”。家屬來了以後,非常感謝他,我覺得他做得非常好。

結合“北京殺醫案”和我們醫院的醫生救治“三無病人”這兩件事,我就想到,我們醫院要怎麼做才能保證醫生的權益?後來,我從集團監事會給大午醫院撥款500萬,建了一個“醫患救助基金”,將來還會陸續往裡打錢。遇到沒錢的病人,或產生了醫患矛盾,醫生就可以使用這筆錢,解決病人和醫院的矛盾。

但“醫患基金”不只是“三無基金”,大家可以想一想,哪兒有那麼多“三無病人”?我設立“醫患基金”的本意是什麼?其實就是給醫生壯膽兒,解除醫生的顧慮,讓他們更有膽量地去承擔責任,為患者服務。

即使出點兒失誤也不怕,因為,即使再厲害的名醫、大咖,也會有失誤。失誤了以後,他可能顧忌臉面,會不認錯,但是如果能從經濟上給病人做一些補償,大家心裡就會舒服一點。

拿前段時間我孫子生病輸液來說,醫生給他輸了五天液都不頂事,後來加大了劑量才治好了病。因為醫生失誤了,患者多受了罪,這是事實,咱們可以少收點錢,甚至不收費,這種情況就可以用到“醫患基金”了。醫院給患者做些補償,這樣既穩住了病人的心,醫生自己也心安。說白了,咱們的“醫患基金”,算的就是一筆良知賬。

“醫院全責”不是“醫生全責”

社會上經常有報道,說病人或家屬把醫生怎麼樣了。可很多醫生很無辜,醫院層層下達指標,就是為了掙錢,就是為了想辦法讓病人掏腰包,這是醫生的錯嗎?醫生就是在為這個制度買單。

大午醫院的辦院宗旨是“病人進門,醫院全責”而不是“醫生全責”。醫院就應該為醫生服務,出現問題要保護醫生;醫院要為我們的醫生撐起一個平臺來,而不是把責任推到醫生身上去。

最近,大午醫院正在草擬《非懲罰性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就是鼓勵醫生暴露自己的失誤。當醫生有了失誤,主動報告時,醫院會扛下來。如果他上報的問題,避免了嚴重不良後果,我們還要獎勵他。

大午醫院提供平臺,讓醫生做什麼?是讓他們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把醫院放在第二位。醫院是不是盈利,不是醫生操心的事,治好病人、為病人服務才是第一位的。當我們的醫生不收紅包、沒有回扣,不過度醫療,有“大醫精誠”的精神的時候,他們就是純粹、有尊嚴的醫生。

這就是一個圓,也是大午醫院的“道”:醫院要把醫生放在第一位,把病人放在第二位,醫院要為醫生服務;醫生要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把醫院放在第二位;病人自然會把醫院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醫生,將來全國各地的患者來大午醫院看病,不會是為了哪個醫生來,而是奔著大午醫院的名聲而來。

這個“道”是經過大午集團實踐的,集團把員工放在第一位,員工把客戶放在第一位,客戶自然就會認準大午集團。

孫大午:人生無悔,做事無疚

“人生無悔,做事無疚”

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人生無悔,做事無疚。當人老的時候,面對著死亡,沒有需要懺悔的事情,心裡沒有內疚感,這是最安靜、最安全的。

比如,醫生有了失誤,患者要求賠償5000元,我們就給他5000元,甚至超過他的預期,這個醫生心裡就沒有內疚感;如果我們跟患者討價還價,少給他1000塊錢,事後想想,“為了這1000塊錢值得嗎?”心裡就開始有點內疚了。

怎麼才能沒有這種內疚呢?就是要大氣。如果我們拿秤稱著去衡量應該給多少,這就成了按“理”、按“法”說事兒了。拿法、理衡量對嗎?對,也是公認的,但是你的心裡會有內疚的。就好比說,當你面對一個窮人或重病患者付不起費用,延誤治療的時候,你就會內疚。

大氣,未必能掌握好火候,但一定得多付出。

大氣到什麼程度呢?有的醫生常常是,醫院給不了的,他就自己掏錢。即使工資少掙點兒,樂於助人,他的心裡會有一種自豪感,崇高感。

我以前就說過,“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所以對我來說,我沒有這種內疚,沒有這種懺悔。大午醫院也一樣,我們不算計國家,不算計病人,更不算計醫生,不能想著專家、大咖一來就給你效力,給你掙錢。醫院一年賠3000萬,這是在成就孫大午,而不是在敗壞孫大午。千萬別想給孫大午掙錢,應該去想怎麼把財給我散出去。

“散財”是什麼概念?比如說,現在全世界都在受“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美國企業家馬斯克說,要把美國造航天飛機的工廠改成生產呼吸機,還要向全球特斯拉交付地區的醫院免費供應呼吸機,這就是散財。他的社會效益有了,經濟效益不用追,它自己就來了。他這樣做,其實就是在經營人心。

以前我對劉平院長說,要“糊塗花錢”。糊塗花錢是大聰明、大智慧,是為我們以後打基礎。比如醫院給醫生待遇,會把他在別的醫院的“灰色收入”和工資收入加在一起來算,比原來有灰色收入的時候稍低一點,比公開的工資高不少。即使沒病人,也給他開著工資。

當這些醫生融進了集團,融入了企業文化,他們會更加用心地給病人診治,他們心裡也會沒有內疚,胸懷坦蕩,心中坦然,這才是最好的狀態。

孫大午:人生無悔,做事無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