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發420毫米炮彈,炸飛150噸混凝土,報銷軍火庫

【話說軍世】在前文中,我們講到過德國的“大貝爾莎”公路巨炮,其420毫米的口徑和巨大的炮彈,以及巨大的“體格”都讓人印象深刻,那麼他的威力如何呢,下面我們集合實戰案例看一下。

德國一發420毫米炮彈,炸飛150噸混凝土,報銷軍火庫

一發420毫米炮彈,炸飛150噸混凝土,報銷軍火庫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德意志帝國投入了規模巨大的軍隊參戰,同時有大量的新式武器裝備亮相,“大貝爾莎”公路巨炮就是其中之一,並展現了驚人的戰鬥力。

德國一發420毫米炮彈,炸飛150噸混凝土,報銷軍火庫

1914年8月3日,由於比利時軍隊拒絕德國軍隊通過自己國境的要求,第二天便向穿越邊境的德國起兵時開火,8月11日,經過嚴格保密的“大貝爾莎”忽然開火,比利時守軍感受到到了巨大的爆炸聲,以至於大家都以為堡壘的軍火庫被炸掉了,不過並不是,那只是420毫米的炮擊效果而已。

德國一發420毫米炮彈,炸飛150噸混凝土,報銷軍火庫

8月23日,一枚1600磅(約725.7公斤)420毫米炮彈擊中了堡壘的一處山丘,隨之引起了巨大的爆炸,威力十分巨大,以至於一塊重達150噸的混凝土塊都被炸的飛到半空中,周圍的炮塔就像香檳酒的軟木塞一樣彈了出來。

這發420毫米炮彈擊中了比利時守軍的彈藥庫,擊穿混凝土後引爆了24000桶火藥,不僅報銷了這個軍火庫,同時也摧毀了這個比利時堡壘。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巨型”陸軍裝備的消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種登場的新型裝備是工業革命後的工業產品,巨大的戰列艦、口徑粗大的巨炮、相對笨重的坦克;同時折射出了軍隊裝備發展的變化趨勢:機動性要求。

德國一發420毫米炮彈,炸飛150噸混凝土,報銷軍火庫

即便是一戰中相對速度較快的戰列艦,對比二戰時代航速也相差很多,更不要說速度快到能“飆車”的初代坦克,戰鬥準備和轉移都是以天計算的巨炮,這些裝備大多無法滿足戰爭中的戰術機動要求,這也是當時工業水平的限制。

因此,當時仍然需要保留規模較大的騎兵部隊,也是因為機動能力更好,可以保持強大的機動作戰能力,不多由於當時戰壕防禦體系的完善,進攻裝備機動能力的不足,單獨依靠步兵和騎兵,極難突破防線,一戰中坦克參戰較晚,沒能整體改變戰略戰術形式。

直到二戰時代中,機械化部隊的建立,戰爭的戰略戰術,可以用“左勾拳”、穿插迂迴等快速機動形式展開,有足夠能力突破相對堅固防禦體系,而“巨型”陸軍裝備已經跟不上機動要求,漸漸消亡。

德國一發420毫米炮彈,炸飛150噸混凝土,報銷軍火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