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所读的书籍中,哪一本书或哪一个文学形象深深打动了你?

沿斜面建系分力为cos


在我读过的书籍中,我最喜爱《红楼梦》,这是一部中国经典的文学巨著,是曹雪芹耗尽全部心血创作的旷世杰作,对后人影响巨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贾府的由盛到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走向没落的命运。小说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正是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血与泪的控诉。

作为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鉴赏性是非常高的。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写到众人被刘姥姥逗笑的情节就十分精彩,让读者有如置身其中的感受。“……史湘云撑不住了,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哎哟哎哟;宝玉早滚到祖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同是写笑,每一个人的神态动作却各不相同,描写生动、形象、具体,从侧面衬托出刘姥姥的风趣幽默,以及贾府上下喜欢她的原因。

《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出场的人物就有四百多个,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就说贾宝玉吧,他表面上玩世不恭、顽劣、轻挑,内心却是善良纯真。他虽然出生贵族家庭,但他却厌恶自己所在的封建阶级,认为人只有善恶美丑之分,从没有贵贱之分,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崇尚人权平等、男女平等的可贵观念。特别是他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更体现了他思想的成熟性。

再来看林黛玉,她性格纯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才华卓越,骨子里透出的对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地吸引着宝玉,也使读者为之感动,感慨,感叹。

《红楼梦》不仅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更是世界文学的绚丽瑰宝。今后,它将一如既往地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江山js


这真的很直接,突然觉得自己浪荡了很久。

我喜欢看故事书,结果到了小学三年级开始看小说,各种各样都看,从恐怖小说看到言情小说,推理、玄幻、穿越、科幻种种,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

你问我哪一位角色印象最深刻,哪本书哪个角色最打动我。

仔细一想,发现以前看的很多小说的主人公都想不起来了。

就算是昨天追的小说,问我里面写了什么,主角是谁,我都可能记不起来。

反倒是名著。

真的是那些经典,怎么忘也忘不了。

就算是小时候非常排斥的鲁迅先生,哈哈哈,因为先生的阅读题真的难,现在想来,真的很好,你说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哪篇不是让人骨子有些发麻。

夏目漱石的《心》,读了让人在六月份骨子发麻。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我没看完,不敢看了,只不过是前面的一部分就让人绝望到喘不过气。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永远都忘不了的卡西莫多,他和巴黎圣母院融为一体了。

还有《飘》,

还有《老人与海》,

还有《基督山伯爵》,

还有《菜根谭》,

还有《论语》,

……

就算是工具书类的《尔雅》,也没法让人简单忘记。

现在这个浪漫的夜晚,看见这个问题脑子里想到的居然是安娜卡列尼娜。

没法忘记她的欲望与爱与解脱,没法忘记书里最后关于她的接近意识流的描述,然后,她从火车上一跃而下。

图来自狐友。



怀风观世界


说一部当代的小说吧!

个人文稿~41

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的描写力度

        准确深刻地反应现实,深层次地挖掘揭示人性的复杂,入木三分地刻画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是伟大现实主义文学,尤其小说名著永久不变的根本特征。达到没达到这个目的,是文学作品,尤其小说成功没成功的关键。而且结合整个现、当代历史,国共两党及其殊死搏斗,是任何现、当代作家谁也回避不了的现实存在,现实大生活。

        优秀的文学作品,像陈忠实的《白鹿原》,在描写陕西关中社会百年变迁接续上国共生死搏斗,阶级斗争呈白热化的历史。在描写真正共产党人生死呼吸之间,不得不修炼“吞咽刀子”的功夫……被自己人怀疑,甚至被活埋的下场,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革命者“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精神境界。同时把革命者个人感情置于这种历史大环境里进行淬火,并在浴火重生中升华生命的价值,充分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在特殊环境里的真实,感人……革命生涯的流动性和残酷性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相辅相成,造就了作品可歌可泣的可信魅力。对叛卖同志叛徒的惩治谋划周密,但写来干净利落,得手之后,对恋人一句“我今天把刀子插到他们的嘴里……”饱含反制、搏斗、苦涩、艰难……等等超越平常理解的复杂感情!就是对敌对势力国民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相煎何太急”,嫌枪毙费事将捕获的大批共产党人直接装进麻袋“填进枯井”……描述这些比血腥屠杀还要残忍的同时,对一些具体,尤其基层人物的描写,也不是进行脸谱或意识形态的简单化处理,而是从人性入手进行符合生活逻辑上的还原刻画,让读者信如其人。这里面有慷慨赴死的职业军人,忠于职守到其政权最后覆灭一刻的县乡级党务、行政工作人员……阶级本性与人性普遍和个性特殊,得到很好的结合,或曰生动地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一点也不显得矫情做作,甚至不贪不腐的个例,也能让人相信这只是个性的特殊,是生活复杂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书中的地主族长,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包括“乡约”豪绅,也绝对相异于“周扒皮”“黄世仁”等类人的僵化描写,首先是作为农民中的佼佼者,其次才是扮演的社会角色对传统文明的坚守,包括抗拒时代洪流又被时代洪流冲击改造,甚至吞噬的个人、家族命运,了无雕刻堆砌痕迹地将投机取巧覆灭的后者“乡间土豪”囊括其中,其百般的“得已与不得已”,也体现得活灵活现,绝非一句“土豪劣绅”可以简单概括。包括贫苦农民的反抗与局限性落后性狭隘性并存的写实,参加革命的天然融合与革命队伍自我净化之间冲突的势难相容,笔端所及,既不丑化也不美化……这些千丝万线的爱恨情仇,精雕细刻的细节与整个国共大历史博弈过程融为一体,又保持鲜活。说是建国以来小说的扛鼎之作的,绝非溢美之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