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你辅导过孩子作业吗,感觉如何?

快乐的老电影人



善于聆听也是一种美


父母为我们孩子检查作业前,首先需要明确目的——让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辅助孩子学习。所以这里我将这几天和家长们的一些沟通总结的几点分享给家长们:

1.重“示范”,忌“替代”。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觉得,“检查是妈妈的事情”。可以说“咱们一起来检查”,而尽量不说“拿来让妈妈检查一下”。检查时,家长可以出声说出如何检查的方法,比如“减法题目就用加法来查一下吧,2+3,得5,对了。”孩子可以潜移默化学习到检查的方法。

2.重“验证”,忌“批评”。

什么意思呢?不只跟孩子说错误的地方,我们要借机先表扬做得对的地方。每道题都念叨一遍,“对的、对的、对的、对的、对的,嗯?这个是对的吗?”这样可以增加正面反馈的机会,让孩子不至于觉得“一起检查”是个特别可怕的过程。让孩子“不反感”,是任何事情开始阶段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

回想一下幼儿时期用什么样的心态带孩子学走路、学做家务的。毕竟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初期获得正面评价,所以不要把指出错误的这个环节搞得太严肃,否则后续的正面激励效果也就没那么好了。甚至根本起不到效果和作用。

3.逐步放手,循序渐进。

放手的过程不必着急。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更是。

所以我们的家长不管示范了多少遍,但是我们的孩子在开始自己上手的时候,还是会有点担心的。开始让孩子检查的时候,家长可以陪在旁边,孩子检查的对,就小小夸奖一下,万一不对,也可以及时提醒孩子再仔细看一下。

然后还是说:“你自己检查出来了,真厉害。”如果孩子胆子小,不愿意尝试自己检查,家长可以“故意犯错”,故意指着他本来做对的题目,说“好像不太对吧”。孩子对自己被错怪了这种事儿往往比较激动,这样家长就可以顺势表示,“哎呀!看来我检查也不靠谱,你也一起来查吧,咱们查两遍,这样就安全了。”

如果察觉到孩子比较依赖家长的检查,可以逐步放宽结果的范围。比如一开始肯定会说,这道题这里不对。后来就只说,这道题答案不太对吧。“我也看不太出来哪一步错了,要不你帮我找找?”

这样既缩小了范围,减轻孩子的畏难情绪,又实际上增强了一点孩子检查的能力。一般来说,三年级左右就不建议全程跟随了,五年级左右就不建议干涉具体题目,除非孩子主动问你题。

4.家长要学会“装傻”和“懂得示弱”;

这个原则在低年级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很重要。

“家长装傻”是非常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我懂得比你多”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觉得学习非常有用。特别是低年级的家长,请格外注意这一点,让孩子觉得“我很厉害”“我比妈妈在这方面懂得多”“我可以教妈妈”,对孩子是极大的激励。

陪伴检查的过程也是同样,请家长“示弱”。

“我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要求的,你能教我吗?”孩子复述老师要求的时候,有时也就自己发现问题了。

总之,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努力培养孩子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会自主检查作业。


樱桃番茄GO


您好,太巧了,今天没事去朋友单位玩,一个姐姐家孩子正好在那里,我无聊,就帮她辅导了孩子写作业!

孩子今年读一年级。上午他认认真真看了网课,没让我怎么操心。到了下午,孩子开始写语文作业。一句话形容:我的个天哪!

不得不说,要辅导哪个年级的学生的作业,都得先把他们的课本吃透!这个小男孩才一年级,识字量不大,读课文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能连成一路通顺的话去读。二是因为识字量少,他在做组词语的题目时,我还不能给他讲一些很难的词语!孩子妈妈辅导惯了,孩子学的内容都清楚。但是我不同,我是教初中英语的!我只能拿着孩子的课本,看课本里都有什么词!尽量找一些他会写的字!一年级的小朋友书写汉字经常笔顺不对啊,看着都想笑!还得一个个写出来让他模仿!

这是个男孩子,性格还算可以的,还算老实的,但是也不是一直坐的住,过不一会儿要玩橡皮泥!写完语文在分配录视频读课文时不干了,这不,孩子已经跑一边玩去了!人家罢工了,不学习了!

真是神兽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