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提到姜文,你第一想到的是什麼?

是行走的荷爾蒙?影帝級演技?大師級導演?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姜文是《芙蓉鎮》裡影帝級演員,《鬼子來了》裡的大師級導演,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他的電影畫面總是充滿著暖黃的陽光、激昂的音樂,而他本人總是散發著一種濃烈的兇猛野性。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姜文。

站著把錢掙了

從1994年到2018年,姜文在二十餘年裡只拍了6部電影。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從受人追捧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到禁播的《鬼子來了》,從票房慘敗的《太陽照常升起》到站著就把錢掙了的《讓子彈飛》,從一邊倒的《一步之遙》到譭譽參半的《邪不壓正》。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1994年,作為導演,他的出道就是巔峰。他的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票房口碑雙豐收,並且,在1995年美國《時代週刊》的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中,位列第一。

那一年,姜文31歲。

《陽光燦爛的日子》被人譽為內地最好的青春片,這部改編自王朔小說《動物兇猛》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時代的朦朧的故事。

有人說,如果這部電影放到現在,也將會是一部影史留名的作品。之所以有人會這麼說,大概率是因為《陽光燦爛的日子》講的不僅僅是在懷緬那個時代,而是找到的每個人青春本質上的東西。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表達的,是一個男孩青春時期對世界的探索,和緊隨起來的幻想與衝動。青春不再僅僅是青春年華,青春不再僅僅是花季雨季,青春不再僅僅是也許身體業已成熟,而心靈仍然向無限的可能性展開的這樣的一個美好的歲月。

而2010年的讓子彈飛,把姜文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2010 年,讓子彈飛上映,轉眼已經 2020 年,十年後再看《讓子彈飛》,你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其實,在江大俠看來,《讓子彈飛》早已不是一部電影,是一個因為現實解釋和歷史解釋,而被不斷闡釋的文本。這種闡釋,很多都不是建立在電影的本身上。

而是一個不斷因為現實解釋和歷史解釋的需要而被召喚不斷被闡釋的文本。而且這種召喚和闡釋,很多不是又不是建立在電影本身,而是建立在原有的闡釋之上。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觀眾在看《讓子彈飛》的時候,記住的是那些黑色幽默和滿屏噴濺的荷爾蒙,當然,還有誇張的罵腔。或許對姜文來說,髒話是對語言規範的掙脫,這不僅僅是一種囂張的男性氣息,還能產生衝破束縛分快感。它不但沒有令我們反感,反而幫助我們深度釋放了情緒。

而背後的隱喻也是十足,比如對於近現代中國革命歷史的再肯定,比如對於理想主義的烏托邦訴求,比如對於宏大敘事的狂熱。

所以,看完《讓子彈飛》的觀眾,都願意去相信,這一個小城故事的背後,是隱藏著歷史與未來的。所以,十年之後再次回味《讓子彈飛》,我對它充滿懷念。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電影的開頭,也是江大俠看過電影裡面,最牛的電影開頭(《送別》是《太陽照常升起》裡面的音樂,姜文用了兩次,不僅僅是對久石讓的喜歡)。

白馬們拉著火車在山下狂奔,山上的張麻子連續打出七發子彈。

小六子問:沒打中?張麻子回答:讓子彈飛一會兒。

然後是一聲聲韁繩崩斷的聲音,這時太陽照常升起的音樂響起,麻匪們呼哨著縱馬于山林間馳騁。


一個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

姜文可以說是一位不知不扣的完美主義者,他追求著自己的電影夢,他借小說的殼,還自己心中的魂。

在拍電影《邪不壓正》的時候,姜文為了完美的還原心目中的北平,硬生生的在雲南搭了4萬平米的實景屋頂。甚至是,一磚一瓦都找北京的式樣,就連群眾,也是從北京運過去。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真真的應了圈裡的那句話,姜文“為達目的,不計成本”。

而這也早已經不是姜文第一次這麼燒錢了。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在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候,一場與父親送別的場戲,其實,只有三行字,導演姜文拍了15天。調用了20輛坦克,動用了十多架飛機,拍了將近4個小時。

這部電影創造了25萬尺的膠片國內記錄。

(一般導演所拍的電影耗片比大多是10:1,而姜文當時的耗片比達到23040:1)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而拍攝掛在牆上張米蘭的照片,姜文就讓攝影師拍了4天,最後從兩萬多張照片裡挑出來一張。

拍攝《鬼子來了》的時候,為了拍攝出被砍的特效,姜文特地從美國進口能滾動拍攝的特殊攝影機;拍攝《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從千里之外用卡車和鐵甲船運來,300多平米的藏式房屋和數十噸鵝卵石;拍攝《一步之遙》的時候,碾碎了幾卡車玉米,只是為了還原一片金色沙灘式的溫暖......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而這些在娛樂至上與商業化大潮下,顯然是不明智的舉動。但是,姜文很清楚的知道,這就是他想要的樣子。而堅決不湊合的態度,不僅僅是對自己,也是對電影藝術的尊重。


孤獨的姜文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能在姜文的電影裡面看到一種不能言說的孤獨感。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面,馬小軍在游泳池裡游來游去,但一靠近岸就被人踢進去。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鬼子來了》裡面馬大三,在“殺”了人之後,眾叛親離,被自己的兒子叫叔叔。他一個人默默的承受著一切,最終留下了後遺症,以至於一聽見日本人的軍歌,就趕緊關門拉窗簾,捂著耳朵,閉著眼請,蜷在一起,喘著粗氣。

《讓子彈飛》中,那個孤獨感更強了。你要當英雄沒人攔你,你也攔不住別人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出生入死的兄弟死得死,背叛的背叛,只留下他孤零零的一個人。

他被人稱為“鬼才”編劇,第一次當導演,拍出了內地最好的青春片

《太陽照常升起》裡的老唐應該是因為生活作風的問題被下放,和他老婆一起到了農村,結果他寧願每天拿把槍和一群孩子在林子裡面打鳥也不願意回家。

可能,在中國的電影界,姜文確實很孤獨……

像姜文這樣的創作性導演在中國已經很少了,他獨樹一幟浪漫,依舊沿用著屬於自己的風格,依舊不留餘力地表達著自己的浪漫。

姜文的電影,不管好與壞,都能激起人們激烈的討論和思考,也許這就是姜文想要帶給觀眾的吧。

所以,不管他拍出什麼樣的電影,都值得親眼去看一遍。

本文由江南影視圈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每篇文章均有相應影視資源(上映),並且,想要看的任何電影,影視資源,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私信或者在直接在評論區留言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