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課誦諸神釋疑

道教課誦諸神釋疑

舉凡宗教,都有誦經的規儀,各宗教無不如此,經文雖不相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這就是“課誦”。課誦的“課”字,按《說文解字》釋為:“課,試也”。朱子曰:“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朱子全書.學六》),是講功課的進程,也就是說,“課”就是功課,分課以致用。“誦”是朗讀的意思。

宗教為什麼都要實行課誦呢?筆者認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經文中所表達的思想、理論、意境灌輸到信徒的腦海之中,使其開悟,最終通達經文的奧義。

道教的早晚功課,經文與其他宗教有一種明顯的不同。道教經書在每一段落之後,往往穿插著很多“神名”。如“常清常靜天尊”、“神威如在天尊”、“道經師寶天尊”等等。在誦讀天尊名諱時,很自然地便要恭身朝拜。更為令人費解的是,在道教科書中有許多尊神名諱是隨聲顯應的,並非象三清、四御、三官、五老那樣,是定型的尊神。如《關聖寶誥》,在“志心朝禮”之後,列有24位大帝或天尊,名諱隨聲而起。如“中檢圖籙大帝”、“赤心衛國大帝”、“乾坤正氣天尊”、“扶持社稷天尊”等等,有許多的信士弟子對此大惑不解,只好跟著糊里糊塗地朗誦朝拜。

那麼,對這些數也數不清的、隨聲顯應的“真君”、“大帝”又該如何理解呢?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神”本觀念的產物,所以“神”無處不在

萬物有神,神形相依,是道教在對人類認識論方面的一大貢獻,她精闢地解開了人們對於物質與精神這二者之間所存在的諸多困惑。

神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隨著人類社會從混沌狀態向原始文明的過渡逐步演變而來的。我國從遠古的三皇五帝時就已經有了神的崇拜。在《左傳》中記載:“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實為夏郊,三代祀之”說明在堯舜時就已經開始祀神了。

那麼, “神”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萬物皆有神?

神是人塑造的,如果地球上沒有“人”或沒有人類的文明,這個世界上大概就不會有“神”。那麼,人為什麼要塑造眾多的“神”?要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頗為不易。首先,人是從原始動物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原始階段,“記憶”是人類的最初意識。原始人類對大自然的種種現象,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而記憶中的現象又可以跨越時空,長存於人的腦海之中。當各種自然現象對人們本身產生“刺激”時(如對災害的恐懼,對收成的喜悅等),便會產生“夢境”。夢是一種奇異的現象,是對“記憶”的重新組合,這就使人們逐漸地感到,在自然界,乃至於人的本身,有一種無法理解的東西可以離開本體而“遊離”。隨著人類語言的形成,文字的產生,這種“遊離”之物便成了“神”的觀念的雛形。

當神靈觀念產生之後,人們便給“神”塑造了種種有形的“形象”,比如祖先的形象、聖人、英雄的形象,而對那些無法塑造形象的,比如“天”、“地”、“山”、“海”等等,人們便將它們擬人化,以人的形象來加以崇拜,比如玉皇大帝、紫微大帝、東嶽大帝、海神爺等等。由此可知,擬人化只是對“神”的表意,本非真正的“神”。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神呢?筆者認為,山的本身是“形”而不是“神”,但山的氣勢給人的感應才是神;海的本身也不是神,但海的壯觀廣闊才是神;雷的本身不是神,雷的威力才是神。推而及人,人的身體不是神,而人的一種氣質,精神,留給別人的“記憶”才是神。總而言之,一切能夠引起人的回憶,感應,震撼的、無形的力量就是“神”。道經中說:“道為最尊,常在三清,出諸天上。以是義故,故號天尊,或號玉帝,或號高皇,隨便一切也。”(《天師請問經》)以此來理解道經中隨聲顯應的神名便可解惑了。

二、神在我心,心誠則有神

南宋大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有一句名言:“我心即宇宙,宇宙在我心”。這個“心”指的是什麼:就是依附於人又能超越於人的“神”,它能與天地鬼神溝通,能悟徹過去、現在、未來。

人到底有沒有“先知先覺”,這也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哲學命題。從老子對“道”的認知來看,他並未提出“先知先覺”,而是“恍兮惚兮”(《道德經》)21章)“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道德經》四章),說明他是通過認真的觀察和思索才明白“道”的存在的。然而,老子畢竟是聖人,惟有他才能從浩瀚宇宙、萬端變化中發現“道”的存在,並認識到“道”是“萬物之舟”,“眾妙之門”(一章)。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為“心”的感悟。

聖人對神的感悟,自然比一般人要高明得多,透徹得多。但一般的人,只要心中有神,真誠信仰,不斷追求,也能得到“神”的蔭佑。這裡所說的蔭佑,並不是平常 所謂理解的“神靈附體”,而是使人自然而然地獲得某種神奇效應或超常智慧。

心誠則神往,古今中外不泛事例。達摩祖師面壁三年而成佛;陳傳老祖“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從而成為易學和丹道的真仙,都說明心誠則通神的道理。

三、課誦是“形”,悟道才是真

按照道家道教關於形神相依的理論,一切的“神”(這裡指無形的力量)都必須依附於“形”,即有形的物象。比如人的靈魂、思想,必然依附於身體,才能組成活的整體,而人類的所有活動,也必然會依附一定的形式。

“課誦”規儀,是宗教活動的形式之一。而形式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課誦內容的實質要求,是使全體道眾能夠悟道明理。有一句話叫“道士唸經有口無心”,又說:“做一天和尚(道士)撞一天鐘。”話雖有些“刻薄”,倒也一針見血。作為一個道士,如果只注重課誦的形式,隨心唱和,心不在焉,對經文的內容、涵義不仔細領會。這就是一種本末倒置。即以早晚功課經之《太清寶誥》為例,全文是:

“志心皈命禮。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億萬重之梵炁。化行古今,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真。”

這段經文,從“志心皈命禮”開始便提出了要求嚴肅、虔誠的告誡,然後稱頌太上老君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的胸懷和功績。故而成為帝王之師,無疑更是萬民之師。接下來講《道德經》的微言奧旨。語言精練,層次分明。“九五數”與易經之數暗合。最後口誦太上老君寶號,恭身朝拜,表示已拜讀了經文。如果課誦者不能專心致志、心領神會,則既不能明白經文的意思,更不能教化別人,而“課誦”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總之,課誦諸神,神在心中,惟誠惟信,必有所成,願與諸位同道共勉。

(文/龍虎山正一觀 楊水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