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想結婚的90後,都在想些什麼?

我好累,連活都不想活了,還想什麼結婚呢?

從小到大的朋友、同學都去了名牌大學,你卻因為志願沒有填好去了差強人意的大學。從此出身不好的你一直想要改變命運,卻不斷受挫,考研也不順遂。看著朋友圈裡大家要麼事業成功、要麼愛情美滿的樣子,自己累極了,感覺生活沒有奔頭,未來沒有期望。你一直按照父母給你規劃的路走,從來不敢張口提起自己的夢想,當時與夢想失之交臂,你哭了好久,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抑鬱了。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的呢?你問自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對自己有期待、愛著自己的人嗎?你對人生沒有期待,對美好感受不過如此。

“如果非結婚不可,那也隨意吧。反正我的命,一直不在自己手上。”

那些不想結婚的90後,都在想些什麼?

我不相信愛情呢,如果是為了錢,倒可以考慮結婚。

小時候,當父母在外面摔桌子、摔碗,甚至扭打在一起、相互鬥毆的時候,你會拉著妹妹躲進廁所,然後一邊心驚肉跳,一邊裝作無所謂的繼續看書。這是家常便飯。成績考差了、題目不會做了、回答問題遲鈍了,都會被爸爸媽媽拿著棍子、繩子、拖鞋一頓混合雙打。於是你逃課一小時,又因為害怕極了父母打你,又匆匆跑回去;你離家出走,只敢去姑母家,甚至還要打個電話報備;你走在馬路上,默默祈禱的是“來輛車撞死我吧”。後來你長大了,開始理解這個世界、認識自己性格的陰暗面、分析父母婚姻的失敗之處,你漸漸意識到,自己身上有許多難以解釋的怪癖,其實都來自於你那扭曲的童年。你不相信人,更不相信愛情。你認為婚姻必然有矛盾、家暴、出軌,你也認為自己不可能撫育好下一代,只會遺留禍害。任何人對你的接近你都視為另有所圖,每一段友誼都被你劃上了有效期。但是傳統的父母是非要你結婚不可的。

“那也無所謂,如果對方很有錢,過著同床異夢的生活也未嘗不可。”

那些不想結婚的90後,都在想些什麼?

我不喜歡婚姻,我只能活一次,卻還有好多地方沒去、好多書沒讀、好多愛做的事情沒做。

你爸爸是成熟穩重的老師,你媽媽是端莊得體的醫生,你的家族大而溫馨。你從小飽讀詩書,後來更是在文科的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你跟著父母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去的地方越多、讀的書越多,你越好奇其他地方都是什麼樣子的。你不喜歡被束縛的生活、不喜歡循規蹈矩地過完一生,你希望自己每天睜開眼都是新鮮,每天睡覺前都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你的母親告訴你,如果結婚,就要有一個穩定而無聊的工作,就需要為孩子付出很多時間和心血,在職業和個人上幾乎沒有什麼心力了。她還告訴你,她希望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要讓世俗的“快樂”、“美滿”定義了你內心的“快樂”“滿足”,不要在意風言風語,如果有人中傷你,她必然十倍還回去。

“生而為人,只有一次。不要後悔,愛你所行。”

那些不想結婚的90後,都在想些什麼?

有人說,到了30還不結婚,就是媽寶,就是不願意承擔社會責任。那麼所謂“社會責任”又是什麼?是哪條法律明文規定人就必須承擔結婚這種“社會責任”?父母於我們有生養之恩,這個責任無從躲避,必然要承擔。但是社會即使於我們有呵護之情,也輪不到任何人教育90後,你們到年齡必須結婚。不想結婚的90後,因為不相信愛情、不願意藉助他人的力量;因為人生已經被規劃,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因為還愛著這個世界,不願意停下探索的腳步。每一件事情有果必有因,不管是因為過去的陰影、現實的壓力還是未來的夢想,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與選擇自己婚否的權利,不是為了別人結婚,而是聽從自己的心。

我是不想結婚的90後,我需要堅持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