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学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学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是勇敢智慧的,他们面对困难现状绝不认输,谋求发展,大胆的发明创造,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条件艰辛,努力克服;世道艰难,辛劳付出,时间虽在流逝,人们的宝贵经验却一代一代流传。在中华上下5000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身死,精神长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知识与经验的价值是无穷尽的,代代传承的精神,就随着每个人的学习而传播下去,源远流长。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宝贵的知识,人们可以减少重复发明。还可以前后对比,使其更加完善,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历史还记载了时代的兴衰灭亡、人类的过往。没有历史的国与人类,是悲哀的,拥有历史,就是拥有了自我证明的价值,有了让人自豪的归属感,以及危难来临时的团结一致。

学习和研究历史不只是单纯的让人们知道过往兴衰,更重要的是,人们了解了某一个时代的兴衰,充分的知道其衰败的原因,总结经验,以史为训,这样后人就可以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国家,来造福人民。所以,历史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学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史记》的价值

《史记》就是一部记录历史的重要经典。它是后人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重要凭据,也是为其人或事定性的重要依据。

《史记》最早被称作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当时是史官,司马一家也都是研究历史出身。他历时14年,把历史的主要人物作为中心线索,以此展开叙述事件,完成了这样一部,名流千古的《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时,取材广泛。借鉴了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书籍——诸子百家,国家文档等等,题材众多,分门别类。

《史记》主要是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学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所以,许多历史学家研究历史都以《史记》为佐证,并写出大量的研究心得出书立著。可以说,《史记》就是那些历史学家出书立传的凭据,是他们创作的基础与来源。

如果没有了《史记》,人们就不能对过往的历史有着很好的理解,不能通晓古今,理解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与华夏精神,《史记》理清楚了中华民族的过往,让现代的人们对朝代的更替兴衰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可以说,《史记》的影响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来湖南长沙马王堆墓考的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让人难以接受,震惊了考古界和历史学者。更有学者称:"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司马迁可能骗了我们。"

古墓的挖掘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马王堆医院内的马王堆汉墓,是70年代在施工时被施工人员意外发现的。后经过发掘整理,共发现三座古墓。

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学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经过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的研究确认,这三座古墓年代为西汉初期,墓主人分别为——一号墓是汉侯利苍的妻子,二号墓是汉侯利苍本人,三号墓是利苍的儿子

经专家研究考证,三座墓葬相差20年左右,三座古墓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有竹简、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还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并首次发掘了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除了二号利苍的墓曾经被人盗过外,另外两座古墓都保存完整,两千年来从未被盗过,确保了文物年代的真实性。

马王堆古墓出土的文物包括之大、涵盖之广,是闻所未闻、前所未见的。这三个古墓出土的文物为研究西汉初期的生活状态、生产制造、以及社会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西汉初期的研究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以至于震惊了世界。

其实最让人震惊的,是马王堆出土的竹简上记载的事件与人们现在了解学习的内容完全不相符。但马王堆竹简记载的内容,与一本为《竹简纪年》的书极为相似,有的内容甚至可以说一般无二,毫无二致,这下成了为这本《竹简纪年》伪书翻案,以证其清白的重要证据。

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学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竹简纪年》的翻身

《竹简纪年》不是被考古发掘整理出来的,它是西晋时期的一名盗墓贼偷盗战国魏襄王的墓葬品,夹带其中不小心带出的。经过论证是春秋战国时期史官所著,可是在西晋之前没有发现过此书。

当时《史记》在史学界的地位极高,人们都把《史记》当做第一宝典,一切都以《史记》为基础开展研究。

在《竹简纪年》上记载的历史事件,与人们眼下所了解的完全不同,极大的违背了人们的认知,于是被以研究《史记》为正史的许多历史学家,认定为是伪书,否定了《竹简纪年》的历史价值。马王堆出土的竹简,为《竹简纪年》正了名,打破了人们以往的认知。

据《史记》记载,尧是明君,选贤能舜,继其位。舜学尧,选了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禅让"。可《竹简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这说明舜的位子是抢来的。同样是得到,给和抢,两者所带来的含义,天壤之别。这也让他人,无法再拿尧舜禹汤的事例,来宣传"禅让"中的儒家思想。

湖南考古挖出竹简,内容推翻历史:学者:我们都被司马迁骗了

另外有一事件,在《史记》中记载,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良的宰相,他是奴隶出身,忠君爱国,他帮助商汤灭夏朝,统一了国家,后又帮太甲建设发展商朝,被世人尊为元圣。

《竹简纪年》里记载,伊尹驱赶放逐了"大王"太甲,夺得王位。太甲励志报仇,经过7年的努力,最终,偷偷的进入京城,找到机会杀了伊尹。

这说明伊尹是一个夺权篡位的奸臣。虽然两者描述的还是那些人与那些事情,可故事的细节与过程完全变了个样子,整个事件的性质,都翻了个身,不复从前。

两厢对比下,人们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其中有的学者认为,是司马迁欺骗了我们。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两本史书,同一事件与人物,却有了两个版本。

后世的学者们也只是根据文字记载去推断事件,谁真谁伪各有所词。在最后都没有一个定论。因为无论谁真谁伪,当年的人和事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不同的一面可以总结出不同的经验,以史为镜,知人得失。即使事件不同,可都能给人带来有意义的价值,退一步说,如果《竹简纪年》的记载完全是真的,我们也不能因此完全否定了《史记》的历史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