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认购 能否跳出传统销售模式成为休闲农业抓手

暮春,果树花期接续到来,连片花海对城市消费者来说,是迎春赏景的好去处。但是,在果农眼里,花朵的背后,是充满变数的生长历程,以及不确定的市场行情。出于求稳的心理预期,近年,各地推出果树认购模式。城市消费者交付一定金额,认购一棵果树的全部或部分果实,体验丰收乐趣。这一方式让农户感到,认购的确能提升水果价格,比传统销售模式至少高出一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农产品滞销。另外,各地也在尝试,通过结合农家乐,增强休闲农业体验感。不过,实施这一模式的果农也发现,果树认购并不是灵丹妙药,要想成为乡村休闲产业链的抓手,还有诸多细节需要打磨。


果树认购 能否跳出先果后售的传统销售方式

春花秋实,果农在完成种植的同时,还要直接参与销售,才能将果实变现为收入。而近年,先果后售的不确定性正在被果树认购模式改变着,这种模式让果农不必等到果实成熟就能拿到预订款,激发了果农种植热情。

在湖南湘西州,这里70%土地属于山地,种植业仰赖山坡开垦的分散耕地,广种薄收。自1999年,全国开展退耕还林以来,湘西州作为试点,开始对石漠化地区进行填土栽树,转换当地种植结构,发展柑橘、猕猴桃、茶叶等特色种植业。

果树认购 能否跳出传统销售模式成为休闲农业抓手

挂有认养牌的柑橘树。受访者供图


认养一棵盛果期的椪柑,出资300元,3年时间,每年获得两箱椪柑或自费前往湘西种植户体验农家乐一次。如果出资500元,可以认养一株猕猴桃。这是2019年5月,山东济南市泉城义工志愿服务中心推出的“我在湘西种棵树”认养活动。

济南市作为湘西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市,不少市民出于“想为湘西果农做点事”的想法纷纷参与认购果树。当年,仅济南市认购湘西猕猴桃、椪柑等水果达上万斤,成为市民参与扶贫助农的有效手段。

除了扶贫认养模式外,一些水果优势产区也在尝试跳出传统先果后售模式,开展果树认养。

今年清明前后,上海松江区仓桥镇的梨树相继开花,种植基地随之推出认养梨树活动。仓桥水晶梨在2011年获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种植技术,使得水晶梨口感独特,仓桥水晶梨也是松江区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

果树认购 能否跳出传统销售模式成为休闲农业抓手

暮春,仓桥水晶梨已经挂果。受访者供图


和湘西州的做法略有不同,仓桥水晶梨的认购期为一年,其中主要条件是,认养人交付800元,获得大约100只梨,合市场价约960元,附加条件是,认养期间,“可以随时带着家人好友来看看你的梨树。”而这条附加条件恐怕是城市消费者更看重的。

和直接获得果实相比,对城市消费者来说,认购果树的吸引力在于观察、参与一棵树的生长。这种农耕体验感,让果树认购成为乡村休闲产业更具操作性的抓手。

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果树认购正在成为鼓励果农种植积极性,丰富乡村休闲产业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近期推出的《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研究报告》中也提到,各地根据自然特色、生态环境和消费习惯,创建并丰富众多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休闲农业从生产要素组合、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组织多样化方面赋能现代农业,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农业的内涵。”

果树认购 距离休闲农业“主战场”还有多远

赏花观果,松土施肥,体验果实套袋……目前这些还仅仅作为认购果树的附加条件,对于果农来说,目前通过认购销售的水果数量还是有限,更大的意义在于吸引城市消费者前来休闲度假,那么,果树认购距离休闲农业“主战场”还有多远?

家在广西玉林北流市新圩镇白马时光庄园的刘先生种有林果400亩。自2018年起,开始尝试果树认养,目前有五六十户家庭每年都会在他的庄园认养果树。

“果树认购并不是哪里都适合,比如广西不缺水果,做果树认养没什么吸引力,只能打差异化。”刘先生说他庄园里的香水柠檬、莲雾等都属于“很普通”的水果,在当地城镇消费者看来,比较“新鲜”的只有台湾柳丁和台湾千金桔。

据刘先生介绍,最早做果树认养是希望带动庄园的户外拓展项目。为此,他引种了大量台湾果树。

“一棵台湾柳丁树能结100多斤,认养一棵268元,所有果实都归认养者。”刘先生说,前来认养的都是附近城镇带孩子的家长,“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乡村农业的消费频次,但是,对覆盖半径有要求,住得太远,认养就没意义了,和农家乐无法形成互补。”

同样,自2017年就开始推广果树认养的李圣周发现,“远程视频体验的效果也一般,操作起来对果农和认养人双方都不现实。”

果树认购 能否跳出传统销售模式成为休闲农业抓手

满树花朵的柑橘树。受访者供图


李圣周的家庭农场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社区。站在他家二楼观景平台,就能看到山下悠悠长江,房前屋后种着南丰蜜桔、椪柑等果树,有的果树上挂着认购牌。鸟语花香的环境是他与妻子两人经营农家乐的天然条件。

李圣周会按照坐果率,对适合认购的果树进行定价,价格也从380元到680元不等。2017年推出伊始,李圣周的果子收入翻倍。推出认养当年,李圣周经常和外地认养人视频通话,让他们“实地察看”橘树生长情况。

“除草、灌溉……我在做这些事之前都要通知他,一个是对方时间不一定合适,另一个,一边干活,一边拍摄视频,这个还是有一定难度。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今年发现的,果实下树的时间过晚,直接影响第二年产量。”由于大部分认养者希望在春节前亲自采摘,享受丰收乐趣,同时也可以作为节日礼品。但是,果实留树过长,直接影响到新一季的产量。

“最近山东、安徽、甘肃的认养人打来电话,要认养果树,我都跟人家解释,如果离得远,尽量不要认养。”李圣周说他从2019年开始,认养人的选择上逐渐转向巴东本地人。“车程在一小时以内比较合适,结合农家乐来做,方便家长经常带孩子过来,真实体验到果树的生长变化,认购才有意义,才能持续下去。”

针对果树认购模式,相关农业专家认为,果树认购突破了传统农产品销售方式,从全新的维度拉动农产品优质优价。未来应从农业休闲产业角度,打通产业与休闲,探索亲子研学、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

近期,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中要求,今年乡村产业工作力求在延伸产业链上、促进融合发展上、拓展农业功能上取得“三个进展”。其中明确提出,2020年,国家将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在此背景下,果树认购模式有望成为推动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有力抓手。

王纪辛(媒体人)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