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怎麼樣?你喜歡這首詞嗎?

偉大的時代


你覺得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怎麼樣?你喜歡這首詞嗎?

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詞,是蘇軾在亡妻王弗離世十年後,寫的悼亡之作。

序言:

在寫作此詞的十年前,十六歲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拭。婚後,王弗溫柔賢惠,待公婆恭謹,夫妻間非常的恩愛。王弗二十七歲早逝。蘇軾寫詞的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弗,內心悽苦,相思難抑,便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悼忙詞。

原詞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你我夫妻彼此陰陽相隔己有十年。我剋制著自己不去想你,但對過去夫妻恩愛卻實在的難以忘懷。你長眠在孤獨的墳塋裡與我相隔千里,我無法向你訴說我心中的思念悽苦。縱然我們夫妻相見,恐怕你也認不識我了;我已風塵滿面,兩鬢斑白,衰老的不像樣了。

夜裡不經意間做了一個夢,我回到故鄉。我在小屋前的窗前,看見你正在梳妝打扮。我們相見,彼此相互看著,只有雙眼在不斷的流著淚水。 我料想到,你長眠在那種著小松樹的山岡的孤墳內,年年都在眷戀人世間、想念家裡的親人,早已是柔腸寸斷了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怎麼樣?你喜歡這首詞嗎?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所表達的是:

1.詞上闋,蘇軾在妻子十年忌辰,因夢而觸動內心久蓄的情感潛流。寫蘇軾與愛妻王弗生死相隔所帶來的不盡痛苦。表現出蘇軾對妻子的沉痛思念和內心的悽苦之情。

2.詞下闋,寫痛苦過度的蘇軾,在夢中見到妻子王弗,卻不能像正常愛侶般甜蜜的相擁。對妻子的情態容貌,還停留在十年前記憶中的樣子,只是依稀記得妻子當年梳妝打扮的情景。

二、這首詞讓人愛讀、讓人喜歡的原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雖是蘇軾寫與愛妻王弗的死別之苦、憶念之苦。

但是,王弗逝世的十年間,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壓制,心情非常悲憤。由於苦於處理政務,生活上陷入困苦。現實處境與夢境之間,雖說蘇軾是通過“記夢”訴說自已的悲懷的表達方式,但在樸素沉重中又何曾不是對現實的直抒胸臆呢?

蘇軾把對現實的感受融入到夢中,讓人感到無限淒涼的同時,又能體現出蘇軾對亡妻的思念之情,無不是情深意切。讓讀者讀之,無不催人淚下。


沿流溯源


這是蘇軾悼念亡妻王弗的悼念詞!這首詞情深意重,感人淚下!下面先頌讀一遍原文!

《江城子.乙卯年正日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一首九百年來,在不同朝代被廣為流傳,朗朗上口的極品詞,也是文學史上眾多悼念詞中最突出的一首。

‘詞上闋寫實,直抒胸臆。王弗因病去世時,才二十七歲左右,死後先葬於京城西郊,第二年又將棺材搬運回四川眉山老家去安葬。乙卯(即1075)年正月二十日,王弗已去世十週年,這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官,因此才會有“十年生死兩茫茫”和“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樣感慨!又因為“情太深”,甚至於刻在內心深處,就會“不思量,自難忘”!再加上蘇十年來謫調做官,東奔西跑,風塵僕僕,兩鬢斑白,蒼老了許多。因此感慨到,如果妻子還活著,即便見到自己也不認識。因為,現在蘇軾與十年前的他判若兩人了。

下闋以幽夢形式,用一個特寫鏡頭“小軒窗,正梳妝”,這一過去生活中妻子音容笑貌和夫妻間幸福生活片段,縮影在字裡行間。因此才會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是兩個人辛酸淚,它說明了一切,“此時無聲勝有聲”!這種肝腸寸斷“寂寞與辛酸”不僅自己難受,遠在千里之外的“妻子”也一樣有!那裡只有明月和山崗陪伴著她!作者滿腔深情,滿心悲涼,在這寥寥數語中表露出來。其實想象妻子懷念自己,正表達他對妻子疼愛和懷念!全詞以悽清之景收尾,使人讀後餘音不絕!思念之情延綿不絕!

接下來,我們再結合蘇軾與王弗感情生活,對這首悼亡詞去更深刻體會一下吧!

蘇軾一生取了三個妻子。王弗是第一任妻子,書香門第出身,她的父親王方是地方進士。也是蘇軾老師。

蘇軾與王弗情感故事始於喚魚池。四川眉山下寺丹巖附近有一個水質清澈,水面呈半月形池子。蘇軾和其他同學課餘時間常這裡欣賞自然美景,一次蘇軾突然大叫道:“這麼好的水怎麼沒有魚呢?”他擊了三下掌,魚馬上從巖穴裡游出來了。蘇軾很高興,他建議老師給池子取個好聽的名字,老叫很多人來一起取名,只有蘇軾取名“喚魚池”讓人稱讚不己。就在此時,王弗也叫人送來了她取的名字一一“喚魚池”!沒想到竟然跟蘇軾一模一樣!眾人頓時驚叫道:“不謀而合,韻成雙璧”。王弗早就傾慕蘇軾文采,常會在飛來鳳花叢中含情脈脈看著蘇軾。蘇軾也聽說王弗知書達禮,才貌雙全,早有愛慕之情。蘇軾聽說王弗非常喜歡飛來鳳花,一次在給老師祝壽時,喝了半醉半醒蘇軾,偷偷地跑到後院,將一把飛來鳳花,遞給了正在窗前梳頭王弗,兩人此時心跳加速,害差地紅著臉看著對方。從此結下情緣。十六歲時,就與比自己大三歲的蘇軾喜結良緣!

王弗的性格很好“敏而謹,慧而謙”。生活中她是名副其實內賢助。蘇軾性格豪放,喜歡交友,有時又善惡不辯。比如結交了一個叫章惇的人,蘇軾把他知己,他卻口蜜腹劍,多次與他的舅舅王珪(當時朝中重臣)加害於蘇軾。迫害最深一次,就史上“烏臺詩案”,差點要了蘇軾命。王弗為了幫助蘇軾,常會在簾後聽蘇軾與他人交流內容。常會給蘇軾提醒防止官場中陷阱和小人。生活中天妻雙方恩愛有加,蘇軾雖為大文豪,也常會在生活中憐香惜玉,他常會在鏡前為王弗梳理繡發!詞中寫的“小軒窗,正梳妝”,就昔日生活寫照。此時此刻回想往事,即使是半夢半醒怎不會“淚千行”呢?

這是我感觸最深一首掉亡詞,我非常喜歡它!上述是我對它的理解。


歲寒三友wsl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東坡先生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此詞虛實結合,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闋寫實,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闋寫虛,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著不捨的深情。全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淒涼哀婉,為千古掉亡體裁詩詞的名作。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譬如《國風·邶風·綠衣》此詩是男子的悼亡之作,表達丈夫悼念亡妻的深厚感情,是中國文學史上傳世最早的悼亡詩。全詩有四章,採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構思巧妙,由表入裡,層層生髮,情感表達含蓄委婉,纏綿悱惻。

《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裡。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綌兮,悽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有名的還有有西晉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寫愛侶去後,處孤室而悽愴,睹遺物而傷神;或寫作者既富且貴,追憶往昔,慨嘆世事乖舛、天命無常;或將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憶之情,用恍惚迷離的文字和色彩抒發出來,讀之令人心痛。

《離思》[唐]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此為悼念亡妻韋叢之作。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的《江城子》這首悼亡之作與前人相比,它的表現藝術卻另具特色。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寫得真摯樸素,沉痛感人。

後來掉亡“記夢”詞作較為著名的當屬清代納蘭性德的《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康熙十六年納蘭之妻盧氏因不幸去世,痴情的納蘭就陷入無盡的哀傷。不分白晝夜晚,他的腦海中全是亡妻的身影。於是,這首恰如杜鵑啼血、令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就產生了。

詞篇起首打破詞先寫景後言情的常例,破空一句“淚咽卻無聲”,直接寫出了詞人的悲痛。下片緊承上片,和妻子以前分離時說的話還歷歷在心,孰料竟然永別。悼亡,傷逝之作所以感人,就是因為所傾吐的是最真摯的愛的感情。納蘭這首“題照”之作,在藝術表現上的特點是以向亡妻畫像訴說的形式表現這種感情的,他恨好夢早醒,他嘆佳人不在。他將畫像視為人身,把死者當作生者,故這種訴說所表達的感情比之一般的抒情,尤為感人,具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情境。

人世間男人標籤或許是剛強、陽剛。作為男人,應當頂天立地,迎難而上,攻克時艱,即使再苦再累,再多的委屈和心酸,都應該昂立潮頭。但世事滄桑,人情多變,哪個男人堅強、陽剛的背後不盡顯俠骨柔腸。

正所謂:“今番欲作悲秋賦,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難度,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表示敬意!如有不當之處,通知既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