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的拾穗者,原来捡起的并不是麦穗,很多人都不知道

说起米勒他有一幅很有名的画叫《拾穗者》大家都很熟悉,相信大家在很多地方也见到过,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拾穗者》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当时那个时期也有很多的画家在画这个类型的画,为什么偏偏《拾穗者》却非常著名呢?


米勒的拾穗者,原来捡起的并不是麦穗,很多人都不知道

拾穗者

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这幅作品,它看起来简单朴素,画面是三个农妇弯下腰来捡拾麦穗,这种类型的作品有很多,但是为什么这幅画偏偏风靡了全世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是因为农妇们捡拾的麦穗不是普通的麦穗,而是取材于圣经中的一个典故,圣经里面说富人们收割完麦子,不准把收割时掉落在麦地里的麦穗带走,需要留给穷苦的人去捡,所以他们表面上捡起的是麦穗,实际上捡起的却是一种生活的苦难,这种苦难甚至比圣经里的更痛苦,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消失过,他们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笼罩在很多人身上,这其中就包括米勒他自己,米勒原来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呢,却不想种地,他却选择了画画,没想到最后他居然还成功了,他成了十里八村的知名画家。

米勒的拾穗者,原来捡起的并不是麦穗,很多人都不知道

米勒

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只会画一些羊和羊群或是牧羊人什么的题材,他自己并不满足,于是他决定去当时的艺术圣地巴黎去学习,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么一去,却又陷入了农村与城市的巨大阶级差距里,被叫成土包子小傻子,他怎么都融不到巴黎的艺术圈子里。虽然别人学穿贵族的衣服,画贵族喜欢画的画,但是却始终卖不出来多少钱,不仅没有过上梦寐以求的日子,连他的妻子也离开人世,他对自己的人生一下就绝望了。

米勒的拾穗者,原来捡起的并不是麦穗,很多人都不知道


失意的米勒发现强迫自己喜欢那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情,于是他就跟自己的一个朋友去巴黎郊外一个叫巴比松的地方,到了那里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芬芳,又听到了森林的渲染,好像回了家,曾经熟悉的一切又重新呈现在眼前,他瞬间就复活了,他决定在巴比松住下,在那里慢慢的洗去大城市的浮华喧嚣,找回平静,也找回属于自己的艺术方式,去画自己曾经生长过的土地。

米勒的拾穗者,原来捡起的并不是麦穗,很多人都不知道

巴比松米勒庄园

米勒就是在这个时期画下了《拾穗者》这幅画,所以这幅画不仅仅是拾起了苦难,更是一个在繁华都市生活过的艺术家,在捡拾自己的内心。我想正是因为如此,当米勒重新回到自己土地上的时候,他不再像年少时仅仅把它当做一种题材,而是真真正正的画到了那一些以土地为生的人们的骨子里去,他会把人们的表情置于阴影之中,用仰视的角度把他们身体放的大大的,这是因为米勒不仅仅是要表现这几个人,他更是想告诉我们像他们这样的群体是广阔的,虽然他们的地位低下,但是他们的形象也可以无比的高大在这个辽阔的大地上他们是永恒不朽的雕塑,后来米勒就像画里的农妇一样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捡拾着大地的力量他再也没有迷失过方向,始终都描绘着穷苦人们。

米勒的拾穗者,原来捡起的并不是麦穗,很多人都不知道


米勒的拾穗者,原来捡起的并不是麦穗,很多人都不知道


所以《拾穗者》为什么能够风靡全世界,因为它不仅是表面的拾穗还是捡拾,更是画家通过自己的人生起伏去解释自己,解释着穷苦人的价值和存在,它不仅为米勒的时代,也为现在生活在底层的卑微的人们树立了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