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三鳳爭鳴錄(二)他竟然因為一盤棋贏了一片湖

曾展鴻此來為的是以棋會友,同行的還有星洲華僑棋藝名流張兆蘭。他們同謝俠遜道了仰慕之情,又略談了廣州和海外的棋事,曾展鴻語氣謙卑,不肯自炫,只說廣東稱得上高手的只有黃松軒和鍾珍;自己一屆商人,對象棋成痴成癖。不忍拋棄,到處逢場遣興而已,還得請謝先生賜教。三人初交就談的很是契合。謝俠遜欣然與曾展鴻對局。

粵東三鳳爭鳴錄(二)他竟然因為一盤棋贏了一片湖

那時,謝俠遜重視仙人指路開局,最早提倡這種招法的事儀徵象棋名宿張蠋英。他認為執先手的第一招,除了當頭炮最為堂正之外,凡是起象或者士角炮等,都屬於旁門左道。能夠與當頭炮相提並論的只有仙人指路。這一招的棋味深長淡遠,可守可攻。謝俠遜也認為仙人指路比當頭炮又更大的機動性。他揣摩這種開局的演變,甚為精到。這是眾所周知的。偏巧曾展鴻對於開局不拘一格,謝俠遜請他先行,他既不擺中炮,又不進兵,卻走了馬二進三。看起來這也是旁門左道。但是在曾展鴻的手上,變化靈活,不落常套。謝俠遜暗自稱奇尤其使謝俠遜警惕的事曾展鴻口裡的謙遜,審局下棋卻非常縝密,進退有序,陣列整肅。謝俠遜到也不敢掉以輕心。

粵東三鳳爭鳴錄(二)他竟然因為一盤棋贏了一片湖

下了幾局棋,曾展鴻先手或立中炮,或進兵,都很有章法;應付謝俠遜的仙人指路更是從容不迫,旗鼓相當,戰罷,互有勝負,適成平手。謝俠遜笑道:今天遇到廣東名手,真是勁敵。曾展鴻也笑道:謝先生手下留情罷了。上海高手如雲,我事真誠來請教的。

他們訂交之後,繼續做過幾次實戰,依然不分高下。在曾展鴻眼中,謝俠遜儒雅知文,博通棋藝的源流,大不同於廣州棋手只在十丈紅塵的市井中驅車走馬,輸在文采。。謝俠遜即下棋又作詩。同他往來的,有棋友,也有詩友。圍繞棋藝唱酬的詩作很多。曾展鴻也事有幾分書卷氣的。因而特別談得來。他看到謝俠遜一首舊作,提南京的莫愁湖詩道:

時局長安棋一枰,敗做何辱勝何榮。

斯樓似很吾生晚,未預當年一招爭。

原來勝棋樓在南京莫愁湖內,建於明洪武初年。(勝棋樓)三字是清代狀元梅啟照手筆。樓上有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畫像。正門與中堂間,設有棋桌和方凳。相傳明初天下大定,太祖朱元璋帶臣僚來遊歷莫愁湖。徐達望見湖光粼粼,讚歎失聲。太祖問他是何緣故,徐達奏道:朕同卿家在此下一盤棋,如能勝朕,便將莫愁湖賜予你。

粵東三鳳爭鳴錄(二)他竟然因為一盤棋贏了一片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