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將領大頭兵一起摸魚?清朝江南大營,其實是咸豐的“一盤棋”

皇帝將領大頭兵一起摸魚?清朝江南大營,其實是咸豐的“一盤棋”

皇帝將領大頭兵一起摸魚?清朝江南大營,其實是咸豐的“一盤棋”


太平天國時期的江南大營是戰爭史上非常奇葩的一個存在,它就位於南京城下,大營中的士兵甚至可以和南京城裡的居民頻繁交易,但是太平軍是很少拿正眼看它,對它愛理不理。更有意思的是這些事咸豐皇帝知道,主帥向榮也知道,但他們卻達成了一種默契,和士兵們一起摸魚,並不催促士兵們跑到南京城下和太平軍拼命。


皇帝將領大頭兵一起摸魚?清朝江南大營,其實是咸豐的“一盤棋”


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就要從江南大營的定位說起,在漫長的戰爭中咸豐皇帝也認命了,他心中江南大營的第一任務從拿下南京,慢慢變成了保住北京。江南大營是向榮建造的,他在奏摺上說的很清楚,“ 西南為 賊 蹤 水 陸 之 會,既不可 與 之爭鋒,則東路依 山為 險,立 壘足 以 自固,且截其東 竄 之通衡”。於是在1853年三月開始,向榮就在孝陵衛等地建立堡壘。向榮的部下野戰衝鋒、刀刀見血的本事那是沒有的,但是連環射擊的本事不錯,配合上營壘戰術也確實給太平軍造成了不少麻煩。


皇帝將領大頭兵一起摸魚?清朝江南大營,其實是咸豐的“一盤棋”


向榮知道自己的本事和斤兩,他找到粵軍老大張國樑,兩人一致認定“金陵城高而堅,既為賦 巢,勢 難猝撥”,打南京要是不能一舉成功,造成太平軍流竄作戰,責任還是自己的,所以上策就是“ 扼沙 為 守”,“ 力 保 完 善 之 區”。向榮的大軍在1853年一年內裝模作樣地進攻了十五次南京城,都是稍有損失就撤退。太平軍也很配合,看著清軍建起了大營,就在五月份派出北伐軍迅速向北推進,打得咸豐皇帝幾乎要跑路。因此咸豐皇帝也意識到這群大爺是真打不下南京城,只好默認他們圍困南京的策略。


皇帝將領大頭兵一起摸魚?清朝江南大營,其實是咸豐的“一盤棋”


咸豐皇帝因此也不再給南京城下的江南大營增加兵力,反而將精銳逐漸調出,把他們調到鎮江附近。1853年江南大營成立時有16,000多人,此後兵力增加到4萬人。咸豐皇帝將這四萬人馬中的半數調到鎮江,試圖保住蘇錫常的精華地區;還把江南大營的數千人馬調往安徽地區,駐防蕪湖,防止太平軍北上與捻軍會合。咸豐皇帝一遇到北方戰時也是經常調動江南大營的人馬,這樣一來整個江南大營的常駐兵力就變成了數千人,還沒有天京城內東王楊秀清的鐵桿部下人數多,太平軍就更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了。


皇帝將領大頭兵一起摸魚?清朝江南大營,其實是咸豐的“一盤棋”


咸豐皇帝這麼幹,江南大營的將領們也懶得攻城。大家都和南京的太平軍和睦相處,向榮、張國樑更是把討厭的外地將領派外面打仗,讓四川和廣東將領在南京城周邊享福。皇帝和將領們都在矇事,江南大營的普通士兵也就放飛自我。他們養豹子、搭涼棚、栽花、疊石、種松樹,還和南京城內的居民買賣各種稀罕物品,更有甚者組建賭場和妓院,把營地弄得烏煙瘴氣。洋鬼子的評價是江南大營“不像軍隊,形同市集,吃喝玩樂,大煙娼賭俱全”。江南大營從上到下都在摸魚,但南京城內的主事者換成李秀成後,這種摸魚的快樂時光就結束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繫頭條號簽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