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抑鬱藥可以促進成人海馬體的神經發生嗎?針對未經處理的齧齒動物的系統綜述與meta分析
譯者:Lenore
關鍵詞 :神經發生; 抗抑鬱藥; 海馬體; 齒狀回; meta分析; 齧齒動物
抑鬱症的神經源性假說指出,成人海馬體的神經發生可被壓力和抑鬱擾亂,但可通過長期抗抑鬱藥治療來恢復。實際上,許多早期研究發現,慢性抗抑鬱藥治療增加了成人齒狀回中新生神經元的數量。儘管如此,互相矛盾的研究發現隨著時間逐漸增多。因此,本研究旨在進行一系列無偏見的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來回答以下問題:抗抑鬱藥能否穩定促進成人海馬體的神經發生?
本研究對未經處理的齧齒動物研究進行了meta分析。結果表明,神經發生的增加是抗抑鬱藥中依賴化合物種類變化的細微變化,而不是個非黑即白的現象。這種細微變化的概念可以帶來對抗抑鬱藥的神經源依賴性及非依賴性作用的新認識,以“依賴性更大”或“依賴性較小”來更好地描述其對海馬體神經發生的影響。進一步的研究正在調查成人海馬體神經發生與抗抑鬱藥對行為的作用之間因果關係的強度。
參考文獻:de Oliveira, Bolzan, Surget, Belzung (2020) Do antidepressants promote neurogenesis in adult hippocamp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naïve rodents.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doi: dx.doi.org/10.1016/j.pharmthera.2020.107515
2,邁向抑鬱症的心理治療:雙歧桿菌CCFM1025可逆轉小鼠長期應激引起的抑鬱症狀和腸道微生物異常
譯者:He
關鍵詞 :雙歧桿菌;5-羥色氨酸
背景: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異常與抑鬱症之間存在關聯。考慮到當前藥理學方法的諸多侷限性,微生物菌群-腸道-腦軸是使用營養策略治療抑鬱症的新興目標。我們研究了心理生物治療對抑鬱症的效果和可能的機制。
方法: 慢性應激C57BL/6J雄性小鼠給予活雙歧桿菌CCFM1025 ,持續5周,然後進行行為試驗。測量了腦神經學改變、血清皮質酮、細胞因子水平、糞便微生物組成和短鏈脂肪酸(SCFA)含量。此外,在腸嗜鉻細胞體外模型(RIN14B)中,研究了SCFA對5-羥色氨酸(5-HTP)生物合成的影響。
結果: CCFM1025治療後小鼠的抑鬱和焦慮樣行為顯著減少。下丘腦-垂體-腎上腺過度活躍反應和炎症反應也得到緩解,可能是通過調節糖皮質激素受體(Nr3c1)的表達。此外,CCFM1025還下調了pCREB-c-Fos通路,但增加了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表達。同時,慢性應激引起的腸道微生物異常得以恢復,SCFA和5-HTP水平升高。腸道5-HTP生物合成與糞便SCFA、雙歧桿菌水平呈正相關。
結論: 綜上所述,雙歧桿菌CCFM1025具有明顯的抗抑鬱作用和菌群調節作用,為抑鬱症的治療提供了新途徑。
(A)實地測試(n = 8-10)。面板顯示跟蹤運動的代表性熱圖,直方圖指示在開放區域花費的時間(佔總時間的百分比)。(B)尾部懸掛測試(n = 9-10)。固定時間佔總時間的百分比。(C)強制游泳測試(n = 9)。固定時間佔總時間的百分比。(D)高架迷宮測試(n = 8–9)。跟蹤張開雙臂的動作和時間的代表性熱圖(佔總時間的百分比)。(E)蔗糖偏愛測試(n = 8)。蔗糖攝入量的百分比。
參考文獻:P. Tian, et al. Towards a psychobiotic therapy for depression: Bifidobacterium breve CCFM1025 reverses chronic stress-induced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gut microbial abnormalities in mice. Neurobiology of Stress 12 (2020) 100216.
3,來自神經元和小膠質細胞的白介素18介導腦卒中後抑鬱症小鼠的抑鬱行為
譯者: Navy
關鍵詞:白細胞介素18;腦卒中後抑鬱;NKCC1;杏仁核;布美他尼
腦卒中後抑鬱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由於生活質量差,死亡率高,複發率高和恢復緩慢而影響三分之一的腦卒中患者。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可能是PSD患者的生物標誌物。但是,IL-18在PSD病理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我們證明了在有抑鬱症樣行為的小鼠中,缺血性腦中IL-18的水平顯著升高,這是由於慢性空間束縛應激和大腦中動脈閉塞相結合而引起的。有趣的是,IL-18表達主要在早期的神經元和晚期的小膠質細胞中被發現。向杏仁核而不是海馬體或紋狀體注射外源IL-18會導致嚴重的抑鬱樣行為。相反,IL-18的特異性拮抗劑IL-18結合蛋白對內源性IL-18的阻斷可以挽救SIR小鼠的抑鬱表型。IL-18 KO小鼠表現出對空間束縛壓力和腦缺血損傷的抵抗力。
最後,我們發現IL-18通過IL-18受體與NKCC1(與GABA能抑制有關的鈉-鉀-氯化物共轉運蛋白)的相互作用介導了抑鬱行為。給予NKCC1拮抗劑布美他尼對IL-18誘導的抑鬱小鼠具有治療作用。因此,我們證明大腦中IL-18的增加通過促進IL-18受體/ NKCC1信號通路而引起抑鬱樣行為。靶向IL-18及其下游途徑是預防和治療PSD的有前途的策略。
參考文獻:Wu, D., Zhang, G., Zhao, C., Yang, Y., Miao, Z., Xu, X., Interleukin-18 from neurons and microglia mediates depressive behaviors in mice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16/j.bbi.2020.04.004
4,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的女性常見精神障礙的心理干預:系統綜述和元分析
譯者:UTCS
關鍵詞 :親密伴侶暴力;女性;焦慮;抑鬱;PTSD
背景:當前,對於遭受親密伴侶暴力女性的常見精神障礙(CMD)進行心理干預的有效性的相關證據很少。我們的研究目的是對我們提出的假設進行檢驗,即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LMICs),暴露於親密伴侶暴力會降低對常見精神障礙的干預效果。
方法:為了對相關問題進行系統的綜述和元分析,我們搜索了MEDLINE、Embase、PsycINFO、知識網、Scopus、CINAHL、LILACS、ScieELO、Cochrane、PubMed數據庫、試驗註冊中心、3ie、谷歌學術,以及從數據庫建立到2019年8月16日期間發表的研究的前後引用文獻。本文中包含了所有測量LMICs中對遭受親密伴侶暴力個體的CMDs進行心理干預的隨機對照試驗(RCTs),而不管文獻中所使用的是何種語言或是在何等日期發佈的。
我們與這些研究的作者取得聯繫,進而獲得了他們未發佈的、報告或者沒有報告親密伴侶暴力的女性的亞組彙總數據。我們分別對焦慮、抑鬱、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心理困擾這些結果進行了隨機效應元分析。來自隨機對照試驗的證據,被合成為症狀變化的標準化平均差(SMDs)之間的差異,通過隨機效應元分析對報告和沒有報告親密伴侶暴力的女性進行了比較。本研究使用Cochrane偏差風險評估工具,對證據的質量進行了評估。
發現:在確定的8122份記錄中,有21份符合條件,有15份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可用,這15份試驗中的所有數據記錄都有低到中等的總體偏差風險。報告有親密伴侶暴力行為的女性的焦慮症狀(5項干預,728名參與者)對干預的反應,比沒有報告親密伴侶暴力行為的女性更為明顯(標準化平均差之間的差異[dSMD]0.31,95%置信區間 0.04至0.57,I2=49.4%)。
而在PTSD症狀(8項干預,n=1436;dSMD 0.14,95%置信區間–0.06至0.33,I2=42.6%)、抑鬱症狀(12項干預,n=2940;0.10,–0.04至0.25,I2=49.3%)和心理困擾症狀(4項干預,n=1591;0.07,–0.05至0.18,I2=0.0%,p=0.681)上,我們卻沒又發現與上述類似的差異。
解釋: 由受過適當培訓和監督的保健人員提供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地治療LMICs中當前或近期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的女性的焦慮症狀,即使這一干預並不是針對這一人群或直接針對親密伴侶暴力情況所提供的。未來的研究應該探究是否應當對CMDs採用基於證據的心理干預措施,來解決因親密伴侶暴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從而提高這類干預措施在LMICs中的可接受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Keynejad R C, Hanlon C, Howard L M.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 women experiencing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0, 7(2): 173-190.
5,抑鬱症症狀軌跡與標準和加速重複經顱刺激治療方案之間的聯繫
譯者:Kagima
關鍵詞 :雙向情感障礙;臨床試驗;基於組的軌跡模型;重度抑鬱症;重複經顱刺激
背景:本研究的目的是確認加速重複經顱刺激方案(accelerated rTMS protocol)對比標準重複經顱刺激方案對於抑鬱症症狀是否有不同的響應軌跡(depressive symptom response trajectories)。另外,本研究還試圖利用外部數據庫數據驗證先前分析中的不同抑鬱症症狀響應軌跡是否有效。
方法:本研究數據來源於兩個最近的臨床試驗,試驗包含對於左前額葉(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加速重複經顱刺激方案與標準的每日一次的重複經顱刺激方案的對照,實驗的數據被用於鑑別抑鬱症症狀響應軌跡。在Trial 1中的加速方案使用的是傳統10-Hz重複經顱刺激,而Trial 2中使用的則是短陣快速脈衝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iTBS)。
實驗參與者為具有雙向或單向抑鬱(unipolar depression)或輕度至重度抑鬱症(蒙哥馬利-阿茨伯格抑鬱症量表得分(Montgomery 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score, MADRS)>19)的醫院門診成年患者(18-70歲),並且患者接受過兩種不同抗抑鬱藥物且沒有療效。研究中使用基於實驗組的軌跡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鑑別MADRS響應軌跡,並使用迴歸技術(regression techniques)矯正抑鬱症症狀嚴重程度基線,從而檢測治療方案和抑鬱症症狀響應軌跡之間的聯繫。
結果:本研究中共包含189名參與者數據。其中共鑑別出四種不同的響應軌跡:“不響應”( N = 59; 30.7%),“低響應”( N = 65; 34.1%),“高症狀響應”( N = 26; 14.6%),“低症狀響應”( N = 39; 20.6%)。對於重複經顱刺激(加速VS標準)與抑鬱症症狀響應軌跡的關係,在矯正抑鬱症症狀嚴重程度基線後兩者之間依然沒有顯著性聯繫。
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加速重複經顱刺激方案沒有顯著性影響抑鬱症症狀響應軌跡。本研究還為“左前額葉進行重複經顱刺激會產生不同抑鬱症症狀響應軌跡”這一觀點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參考文獻:Kaster, T. S., Chen, L., Daskalakis, Z. J., Hoy, K. E., Blumberger, D. M., & Fitzgerald, P. B. (2020). Depressive symptom trajectories associated with standard and accelerated rTMS. Brain Stimulation, 13(3), 850–857. https://doi.org/10.1016/j.brs.2020.02.021
排版/校對:小時 /Simon(brainnews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