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深呼吸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

瑜伽深呼吸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

瑜伽的深呼吸不可以多做,做得多會使體內氧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低,打破體內酸鹼平衡,造成過度換氣綜合徵。


網上流傳的不少關於“瑜伽傷害論”的文章,都會提到上述論點。氧含量、二氧化碳含量、酸鹼平衡、過度換氣綜合徵……看上去似乎很“科學”的說法讓不少讀者信以為真,談“呼吸”色變。


那麼到底什麼是過度換氣綜合徵?瑜伽的深呼吸又是否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我們請來瑜伽學者--擅長瑜伽呼吸法、瑜伽療法、瑜伽哲學和瑜伽心理學的聞風老師來為我們解答疑惑。


Q

瑜伽的深呼吸會造成過度換氣綜合徵嗎?有人認為瑜伽深呼吸做得多會使體內氧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低,打破體內酸鹼平衡,造成過度換氣綜合徵,你怎麼看?

聞風: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不會,瑜伽深呼吸不會造成過度換氣綜合徵。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叫“過度換氣綜合徵”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過度換氣綜合徵。


過度換氣綜合徵一般是指在患者無意識情況下正常呼吸節律改變,出現無法控制的呼吸短促,因呼出過多的二氧化碳導致血液中酸性物質減少而形成呼吸性鹼中毒。多數屬於急促的淺表呼吸,造成過度換氣多為精神性因素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而非人為因素。通常發生在緊張壓力抑鬱以及兒童哭鬧等等狀態下發生,有胸悶胸痛、頭暈、意識障礙,嚴重的有四肢抽搐的表現。過度換氣綜合徵為比較明顯的心身疾病,除了習慣性過度換氣,通常無需就醫,只要精神放鬆就可以緩解。


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瑜伽呼吸。通常我會分為瑜伽呼吸法和調息法兩類,雖然沒有明確的界限,但所使用的範圍有所不同。呼吸法指的是在瑜伽體式中可以使用的,同時也可以擴展到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練習的呼吸方法;而調息法,則專指對能量及意識狀態進行調節的藉助呼吸過程的練習方法,比如我們熟知的清理經絡、聖光調息、Ujjayi調息,清涼調息等等,練習時通常要求靜坐,保持脊柱正直,保持意識清晰……


瑜伽深呼吸屬於瑜伽呼吸法,正確練習,它不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通常瑜伽練習鼓勵使用腹式呼吸、完全式呼吸(腹胸式呼吸),以及胸腹式呼吸。這些呼吸方法就是一般認為的瑜伽深呼吸類型。深呼吸,深長、綿細,使得精神安寧,同時由於橫膈膜的作用得到加強,內臟得到按摩,呼吸肌得到鍛鍊,可以使練習者的專注能力得到提高,加強身心聯結。在整個呼吸過程中,既沒有植物神經的紊亂,也沒有使得正常的氣體交換功能受到限制,沒有產生過度換氣的條件怎麼會產生過度換氣綜合徵呢?不知道這種說法從何而來,顯然很荒謬,缺乏起碼的知識。


相反,瑜伽呼吸法已經在治療過度換氣綜合徵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不可不說是對這種說法的諷刺。


當然,不正確的練習,並不能排除發生過度換氣綜合徵的可能。所以,具體在一些調息法中的練習,我們強烈建議在有經驗負責任的老師指導下進行。


事實上,瑜伽呼吸的益處已經得到不少科學研究的論證。在此,我僅編譯三篇關於瑜伽呼吸的西方研究發現(涉及多項科學研究和測試),以真正的科學出發,為瑜伽呼吸法正名。


01

交替鼻孔呼吸能降低血壓


瑜伽深呼吸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


交替鼻孔呼吸是一個簡單的調息技巧,對神經系統有強大的作用,能幫助平靜的頭腦、減少壓力和提高注意力。


一整天,我們自然而然地用一個鼻道呼吸得比另一個更多。在一天中有節奏地交替使用左右鼻道,這就是所謂的“鼻循環”。無論什麼時候,一個鼻道都會比較堵塞,而另一個則比較自由和清晰,然後每隔兩到兩個半小時就會切換過來。研究表明,這種交替性的膨脹和收縮與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有關,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如心率、血壓和呼吸功能。


科學家發現,當右鼻道占主導地位時,會有更多的交感神經系統(戰鬥或逃跑)活動。當左鼻道占主導地位時,則增加了副交感神經系統(休息和消化)的活動。因此,就像呼吸在左右鼻道之間來回切換一樣,我們的神經系統也在活躍和寧靜狀態之間交替。特定鼻孔呼吸的效應已經被廣泛研究過,這表明了我們可以通過左右鼻孔控制呼吸,有選擇性地刺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


那麼,通過左右鼻孔的空氣流動如何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呢?印度帕坦伽利研究所(Patanjali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在26名健康的志願者中,18分鐘的交替鼻孔呼吸能有效降低血壓,改善了需要手眼協調和注意力集中的熟練運動任務的表現。


研究人員隨後想知道交替鼻孔呼吸是否還能降低血壓,提高警戒測試的表現。警戒測試需要持續的關注和警覺性,這些品質通常與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包括心率和血壓)的增加有關。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進行了一項數字警戒測試:數字1到9隨機排列在50行,每行放30個數字,讓15名志願者在不劃掉任何其他數字的情況下,儘可能快地劃掉兩個數字(6和9)。根據完成測試所需的總時間和犯錯次數評定測試者的表現。進行警戒測試之前,所有參與者均閉著眼睛坐直,分別以交替鼻孔呼吸、簡單的呼吸意識和安靜地坐著18分鐘。在干預前後同時評估他們的血壓和警戒性能。

結果:15名志願者在18分鐘的交替鼻孔呼吸後,完成測試的時間均明顯縮短,血壓也有所下降。


來源:www.yogauonline.com

作者:Meagan McCrary


02

瑜伽呼吸可以減輕炎症


瑜伽深呼吸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


瑜伽呼吸已經被科學證明能減輕壓力,降低血壓,提高免疫力。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瑜伽呼吸也可以減輕身體中與壓力有關的炎症。


發表在《補充和替代醫學》(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僅僅20分鐘的瑜伽呼吸就能夠降低唾液中與壓力相關的炎症標誌物的含量。


研究人員檢測了20名受試者唾液中稱為細胞因子的生物分子的水平。一半的人閱讀文字20分鐘,而另一半的人進行特定的瑜伽呼吸練習:10分鐘的Om唱誦和10分鐘有節奏的呼吸。有節奏的呼吸是一種簡單的瑜伽呼吸技巧,有固定的吸氣、呼氣間隔,吸氣或呼氣後有額外的停頓。


在這項研究中,瑜珈老師讓參與者在吸氣時默數2個數字,保持8個數字,呼氣時數4個數字。這個呼吸練習的“樂譜”是2-8-4,以吸入-保持-呼氣為基礎的。


研究人員每隔5分鐘測量練習的樣本,最多練習20分鐘。他們發現,在20分鐘結束時,瑜伽呼吸組的三個與壓力相關的生物標誌物顯著減少,而那些只是在閱讀的人則沒有減少。


來源:www.psychologytoday.com

作者:醫學博士Marlynn Wei


03

瑜伽呼吸有助於對抗抑鬱症


瑜伽深呼吸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精神病學系醫學博士Anup Sharm主導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與只進行藥物治療的重度抑鬱症患者相比,同時進行瑜伽呼吸練習和藥物治療的患者的抑鬱和焦慮症狀有了顯著改善。試驗兩個月後,瑜伽組的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DRS)的平均評分降低了幾個百分點,而對照組則沒有任何改善。(HDRS是臨床上評定抑鬱狀態時應用得最為普遍的量表,包括情緒、對活動的興趣、精力、自殺想法、罪惡感等症狀的評估。)


在過去的研究中,已經證明了瑜伽呼吸練習對輕度抑鬱症、酒精依賴所致抑鬱症以及重度抑鬱症患者的積極反應;然而,沒有臨床研究研究其在門診抑鬱症治療中的應用。過去的研究表明,瑜伽和其他可控的呼吸技巧可以潛在地調節神經系統,以減少壓力荷爾蒙。作者也注意到,儘管人們對古印度的瑜伽修行越來越感興趣,但缺乏設計良好的研究來評估瑜伽對抑鬱症治療的益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25名重症抑鬱症患者。儘管他們已接受了超過8周的抗抑鬱藥物治療,但仍舊沒有改善。藥物治療的患者被隨機分配到呼吸乾預組或候補名單對照組,進行為期8周的研究。(在研究結束後,候補名單組接受了瑜伽的干預)。在第一週,參與者完成了一個六部分的計劃,除了瑜伽體式、坐禪和壓力教育外,還包括了一個名為Sudarshan Kriya瑜伽的呼吸練習。第二到八週,參與者每週參加一次Sudarshan Kriya瑜伽的後續活動,並完成了該呼吸技術的家庭習練版本。


與候補列表組的患者相比,呼吸乾預組的HDRS評分有了顯著的提高。在HDRS平均基線為22.0分(表明在研究開始時嚴重抑鬱)的情況下,完成了兩個月的呼吸習練的呼吸乾預組平均提高了10.27分,同時患者的貝克抑鬱量表(提高15.48分)和貝克焦慮量表(5.19分提高)的自評總分也顯著降低。而候補名單對照組則沒有顯示出任何改善。


研究結果說明了,Sudarshan Kriya作為對抗抑鬱藥沒有反應的重度抑鬱患者的附加干預的可行性和前景。


來源:www.pennmedicine.org

該研究報告發表在《臨床精神病學雜誌》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上


瑜伽深呼吸會導致過度換氣綜合徵?


正如Jacques S. Masui在為B.K.S艾揚格的《調息之光》一書的序言中所說的:“最近幾十年,經過實驗證明,西方醫學開始承認並且應用‘自主呼吸’,發揮其促進健康和提振精神的功效。瑜伽中教學和習練調息法,並且賦予它無可非議的教育、調諧和靈性價值。”


瑜伽呼吸的不少益處已經得到了科學研究論證,還有更多不可估量的價值正等著我們去發現。


資料整理:子玉、衡衡

編譯:衡衡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於瑜伽呼吸,我們建議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些特殊的調息法,我們以後也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討論。

更多有趣的瑜伽乾貨內容和專業課程,請關注公眾號YogaMala(ID:yogamala-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