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要娱乐干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一边怀念着“以前时光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慢节奏时代,一边又陷入了将娱乐极致化的现代泥沼中。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曾经讽刺那个年代的娱乐工业给人们思想带来的麻痹。却没想到,这份讽刺沿用至今,刻在了我们每一个所谓娱乐碎片的年轻人身上。

“娱乐至死”这个词日渐火热。娱乐至死,死的是什么,是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吗?我想远不止这个。死的,是这个时代,是主流文化对社会的推动力。而影响主流文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是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当代娱乐至上的现象主要还是年轻人的观念的扭曲。

今天这个男明星出轨了,明天那个女明星逃税了,键盘侠们义愤填膺,似乎中国娱乐化的重任都担负在自己身上似的,不辞辛劳地大做文章。结果被他们反过来营销一波新电影或者是新的淘宝店;不知道是哪一天一位老农民农产品滞销,朋友圈疯狂转发,那一刻他们都是雷锋,纷纷慷慨解囊,缓解滞销危机,结果又发现那年几乎所有老农民的各类瓜果蔬菜都是滞销状态的。

波兹曼,曾经对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娱乐文化,对人们群众思想文化上的冲击,痛心疾首,他担心在他那个年代的人们,在“新兴电视”的吸引下,最终将会放弃传统纸媒,他担心人们会被这些东西所迷惑,就像当年的双抢人们。他还担心在屏幕里充斥的花花世界,会魅惑观众的双眼,失去思考的能力。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这些被年长之人称之为容易毁掉年轻人的“娱乐”产品,只不过形式不一样,名称不一样,在我们古代这些“娱乐”有一个复古的名字,叫“玩物”——玩物丧志,说的就是这个。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娱乐化是任何一个文明都逃不过的现象。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娱乐已经无法无天了。

年轻人陷入娱乐的漩涡,最根本的原因是陷入别人设计好的娱乐圈套中。从本质上来说,制作的娱乐化的节目,给十个人看和给1亿人看的成本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说,每个节目为了追求更好的收益效果,只能选择将娱乐最大化。其次,娱乐是寂寞的影子。换句话讲是自己与外界的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没有权利去评判或是左右每一个人的选择。子曾经曰过,汝之蜜桃,彼之砒霜。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先去做别人的跑马场,所以那些先跑的马至关重要,个人的世界观一旦扩大就会形成圈子,因此,改变一个人很难。况且大家都很实际,娱乐化不可避免,只能承受。

终其到底,离不开一个“钱”字

娱乐至死的时代当然是挣年轻人的钱最快了,只要哄他开心就行啦。

看综艺有意思吧,刷抖音有意思吧,看着看着就帮别人把钱给数了。

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要娱乐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