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和書的故事

我家和書的故事

從北邊刮來黑壓壓的烏雲,瞬間讓天空暗了下來。透過窗戶照進來的光突然弱了。書上的字一下子拉開了我們的距離,彷彿藉機逃離我的視線。疾風呼呼,樹葉急促的嗖嗖作響,破敗的枯葉早已卷著地上的灰塵隨風飄著。一場大雨要來了。高中時未讀完的書,下午的時候又被我翻了出來。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故事》梗概還有點兒印象。書中講述了一個家族幾代人的故事。這本書算起來有些年了,擺在書架上許久未被我翻起。只是因為它粗略的封面和略顯陳舊的紙張被我嫌棄,所以每次看到它就沒有讀下去的慾望了。這本書還是從姥爺家屋頂的破麻袋裡翻出來的。翻出來的時候不止它一個,還有《三國演繹》,《冰心文集》,許多讀者《青年文摘》都是從那個麻袋裡找到的。

一麻袋的書彷彿讓我撿到了諸葛亮的“錦囊妙計”。書裡自有些或奇怪或有趣的人或事,猶如對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小姨最喜歡看雜誌,《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一期接著一期地看。我想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看雜誌的原因。高中在寄宿制學校上學,學校管的嚴,不允許私自外出。學校裡的我們大多隔著圍欄買外邊報亭的雜誌,《看天下》,《環球人物》看得最多。枯燥的學校生活,有了這些雜誌也就沒有那麼無聊了。

家裡也有很多書。爸媽都喜歡看書,經常在家裡的角落裡都能找到幾本書。或雜誌,或小說,或詩歌。

小的時候,剛開始練習寫作文,我不會寫,寫不出來多少內容。規定字數的作文長長讓我頭疼。記得有次老師佈置了作文,第二天要求上交。我動筆了好幾次,也沒寫出幾個字。快到睡覺的時間還沒寫出來,爸媽看得著急,陪著我教我寫作文。爸媽各坐在我的一旁,我翻著字典找著生詞。終於趕在睡覺前把作文寫完了。漸漸地語文成了我最喜歡的科目。因為語文課本中的故事或者文章總能給我莫大的興趣。隨著自己的作文一次次的被老師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朗讀的時候,我對文字的那種喜愛逐漸萌生。

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已經成了我們離不開的必備品。我們在碎片化的閱讀中瞭解知識,但也在碎片化的閱讀中,慢慢的喪失了對讀書的執著。抖音,微博等APP漸漸的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變得看似有趣,實則單調。想想很久沒有在讀書,都感覺時間消失的太快。每當我們靜下來讀書時,彷彿時間靜止,我們如靜心修道的道士般融入書中的世界。

我們愈走愈快的生活節奏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但是讀書能夠讓我們重新找回自己。書是良師益友,也是苦口良藥。真正靜下來讀書的人沒有多少,大多是病急亂投醫,找不到適宜的良方,而使自己鬱鬱寡歡。

我們家還在保持著讀書的習慣,它讓我們知道別樣的世界和更多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