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局勢:珍惜和平 保有危機意識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人比較擔心海峽局勢。

今天文章我也來就此發表我的一些個人觀點。

(1)

珍惜和平

首先,我是福建人,平時主要住在廈門。作為海峽地區最前沿的地方,一旦發生衝突,我們這裡是首當其衝。

所以你問我怕不怕,我當然也會害怕,畢竟我的家人朋友也都在福建,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誰願意看到這樣的“衝突”爆發。

畢竟這種事情是很殘酷的,我們任何人都不應該喜歡打仗,或者鼓吹打仗。

我們過去經歷的這70年寶貴和平,是無數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付出巨大的犧牲才換來的。

我們任何人都應該珍惜寶貴的和平,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亂。

所以首先,我也並不希望看到“衝突”發生,我也希望世界能一直和平下去。

(2)

應該有危機意識

在第一點基礎上,我們仍然需要清醒的意識到,歷史和時代的趨勢是不以我們個人主觀意志為轉移。

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和平,避免戰爭發生。

但同時,我們又需要清醒的意識到,這個世界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安全、和平。

所以,在應對是否有可能爆發“衝突”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單純以主觀期望和平,而沒有做最壞的準備。

一味的期望和平,而沒有做好戰鬥的準備,那麼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

用比較有名的一句話來說就是: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所以,在當前國際形勢極度複雜,並且中美之間關係急劇惡化的大背景下,特別是當前美國有一群近乎瘋狂的政客,正在把美國帶向失控的崩潰邊緣。

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對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做好最充足的準備。

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最基本的“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在當前這個時期,明白當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風險和危險,是有必要的。

這樣萬一真爆發什麼衝突,我們才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而不至於慌亂無措。

反過來說,現在也有一些人以“肯定”衝突一定不會發生的這個主觀意願,對於一些提醒有衝突風險的人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風險提醒是唯恐天下不亂。

海峽局勢:珍惜和平 保有危機意識

但在當前這樣一個比較危險的時期裡,一味的篤定認為衝突一定不會發生,其實反而才是比較危險的言論。

說白了,沒有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如果一旦爆發危機,那麼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的結果。

而有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如果沒有爆發危機,那麼頂多只是被一些人嘲笑為小題大做而已,實際並不會有什麼損失。

所以,沒有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碰到危機爆發,那麼就是覆滅的結果。

那麼從概率和可預期收益,跟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來說,一味認為“衝突”不會爆發,而缺乏危機意識,反而才是風險最大,並且是最危險的行為。

(3)

以備戰來止戰

備戰越充分的氛圍,反而可以避免“衝突”爆發。

在討論這個觀點時,我得拿《三體》這本小說來舉例一下。

我喜歡《三體》,其中一個原因是,裡面通過小說虛構的情節,幫我們設立了很多這種可以辯證討論的情景。

比如說,三體裡其中一個主角“羅輯”,他執掌著類似核武器發射按鈕的裝置,可以對“三體外星人”起到同歸於盡的效果。

他時時刻刻都把手放在按鈕上,就是要讓三體人明白,他是有可能不惜一切代價按下同歸於盡的按鈕。

結果在羅輯就這樣日夜不斷的面壁裡,長達54年守護地球。

但和平時間太長了之後,新一代地球人卻忘記了危機存在,而羅輯這樣時刻掌握著毀滅人類文明能力的執劍人,反而才讓新一代地球人感到恐懼,他們總覺得自己生活在時刻有可能因為羅輯手抖一下就掛掉的危險裡。

於是,人類最終選舉出了第二任執劍人,以“慈悲心腸”為最大賣點的程心。

結果就在程心接過這個“發射裝置”不到15分鐘的時間,三體人就對太陽系發動了進攻。

因為三體人評估,程心敢按下按鈕的概率只有10%,而羅輯敢按下按鈕的概率是超過90%。

所以,在羅輯做為執劍人的54年裡,三體人絲毫不敢輕舉妄動,地球得以維持54年的和平。

這個劇情雖然是小說虛構,但實際上現實裡類似的事情也是很多。

海峽局勢:珍惜和平 保有危機意識

就以我們當前的寶貴和平來說,很大程度來說就是建立在核威懾的基礎上。

其實在核武器出來之前,和平才是來之不易的東西,“衝突”反而才是人類文明的常態。

而核武器出來之後,讓人類擁有毀滅自己的能力,但也讓核威懾使得大國之間不管輕易開啟全面“衝突”。

這才使得在二戰結束之後,就沒有爆發大規模的世界級別全面“衝突”,頂多只是一些局部衝突,或者大國以小國為棋子所做的代理人衝突。

正因為如果全面衝突,可能結果就是大家同歸於盡,這種情況下,反而讓那些最鷹派和瘋狂的人不敢輕啟戰端,這就是核威懾帶來的恐怖平衡。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前陣子才會突然有是否需要“核擴軍”的一些討論。

這都是為了讓美國明白,我們也是擁有跟他同歸於盡的能力,以及決心。

只有這樣才能讓美國即使因為疫情失控,也不敢打。

包括最近的海峽演習,還有昨天同時發佈的三大海域演習,都是為了起到這個威懾效果。

都是為了讓美國明白,我們不怕打,並且敢打。

而這樣做的目的,反而是為了避免戰爭的發生。

這是大家一定要清楚的一點。

海峽局勢:珍惜和平 保有危機意識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我們當前出現一些比較充足的衝突準備,甚至形成全民備戰的氛圍,反而發生衝突的概率就越低。

說白了,對美國來說,他頂多就是欺負你不敢打,而一旦你讓他明白你是真的敢打,他反而不敢打了。

2016年在南海差點擦槍走火的那一幕,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了,這樣的心理博弈,不能單純只是要騙過敵人,而是要真真正正做好打的準備,而不是隻裝裝樣子,才有可能威懾到敵人。

因此,實際上不管是一些軍事專家,或者一些其他人,對於可能爆發衝突作出警告的時候,大家不要以嗤之以鼻的態度去嘲笑,不能想當然的認為衝突一定不會發生,覺得別人是在唯恐天下不亂。

或者說最後並沒有爆發什麼衝突,就嘲笑別人小題大做。

(4)

小題大做的必要性

我們很多時候,是沒辦法進行“小題大做”把所有危機都扼殺在搖籃之內。

因為不管是什麼危機,都是小概率發生的事情。

我們平常大多數時候,危機都不會發生。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小題大做,很容易有“狼來了”效應。

但往往這個時候你不小題大做了,危機就悄然而至了。

這使得實際上不管東西方文明,人類社會實際上都很難去習慣於小題大做。

特別是在社會分工越精細的情況下,人們就越習慣於“各掃門前雪”,而不會去小題大做。

因為90%的情況下小題大做都容易因為最後什麼事情沒有發生,而導致小題大做的人容易被問責。

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更習慣於各掃門前雪,而不會去小題大做。

這也是為什麼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從這個角度看,在有必要的時候,特別是關鍵時候,提前小題大做是有必要的。

特別是在軍事領域,是最有必要去提前小題大做,這實際上做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

我們最善於打仗的人,他對待和平和戰爭的基本態度有三條:

1、我們需要和平,不需要戰爭。

2、我們需要和平,但我們不懼怕戰爭。

3、對戰爭要有準備,準備沒有壞處。

這三條其實很精闢的闡述了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的必要性。

其實,我們作為普通民眾,可以沒有底線思維,也可以沒有危機意識,去無憂無慮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但民眾可以聖母,而“執劍人”卻不能是聖母。

否則《三體》裡虛構的劇情,就很可能在現實裡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在軍事領域,特別是當家的人,總要有底線思維和危機意識,總得按照最壞的情況去做最充分的準備,原因也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