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文/貝小姐

同為用現代物理描述時空的科普作品,比起晦澀難懂的《時間簡史》,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的《時間的秩序》對物理小白更友好一些——

運用物理學和哲思相結合的智性敘述,把生澀的物理概念化成一支獻給時間思想者們的散文詩,美得能讓人在春日漫步中吟唱出聲。

近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橫空出世顛覆了物理學的傳統理論基石,也打破了人們對時空的認知,源於牛頓經典時空體系的特性(諸如線性,均一性)被逐步瓦解。這是《時間的秩序》的討論所基於的時代背景。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時間的秩序》封面

在這本不到200頁的小書裡,作者先是羅列了和時間有關的一系列“常識”,再剝竹筍般層層去除,從科學史和物理學前沿研究雙線出發,重新搭建了讓人陌生又驚歎的“時間”認知,最後落腳到和人類之存和宇宙之起源的關係上——這是全書最迷人的部分,也是它比同類作品更顯深刻動人的主要原因。

作為純文科生,我似懂非懂地讀完,想就此記下閱讀時一些模糊的感悟。和初次讀愛因斯坦作品的畢加索的心情差不多——“我什麼也沒弄明白,不過沒關係,它讓我明白了別的東西”,《時間的秩序》卻讓我得以借他者之眼看萬物存在和宇宙生命之大美,也意識到質疑生活中的理所當然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我們篤信的”常識”,可能只是某個偉人的牙慧

時間是什麼?對於每天蠅營狗苟的眾生而言,這個問題再簡單不過了:時間就是用鐘錶計量的數值,一天的起始,必定從日出東方開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間描摹的也是人的一生:從小到老,從生到死;昨天是”過去“,今天是”現在“,明天和無數的以後是”未來“,反過來就不成立。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總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時間就是一個從過去向未來均勻流逝的線性矢量,我們將時間分為年月日時分秒甚至普朗克時間,意圖以精細的計量方法來抓住時間。但《時間的秩序》告訴我們:以上這些對時間的認知不是什麼永恆的真理,只是一家之言——牛頓經典時間觀——而已。

一手奠定了現代物理學基礎的牛頓,其思想的影響力早已超越科學領域,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方式中——大多數普通人對物理世界的基本認識,都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體系上,都知道用牛頓和蘋果的故事來解釋為什麼萬物能穩穩地立在地球表面而不至於飛向太空。而在牛頓追求大一統的宇宙觀裡,時間是一種常量,是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而存在的真理,是“絕對的、數學的、真實的”。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牛頓和蘋果的故事

這對我們來說很自然。我們初中學物理畫座標,常以時間(t)為橫軸,路程(s)為縱軸,卻從沒想過為什麼,因為我們自然地把時間當作了和空間一樣切實可感的實體存在,是上下班通勤的路途,是花開到花落,是一首歌,甚至是個人資產——我們會說:“我沒時間”“你週末有時間嗎?”“抓緊時間”。

而《時間的秩序》卻指出,如果你覺得以上這些對時間的認知簡單又好懂,那是因為通過幾個世紀來學校和課本的傳播,“這已經成了我們思考時間的唯一方式”

殊不知思想史上還有很多和牛頓的說法唱反調的時間理論存在。比如,在量子力學的框架下,時間的傳統特性(線性、方向性、獨立性等)全被瓦解,”逝者如斯夫“和“光陰如梭”的感嘆並沒有現實依據,只是膚淺的人類錯覺而已;甚至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認為時間只是一個相對事物變化而存在的量,沒有變化,也就沒有時間可言;後世的康德則認為,時間不僅與客觀世界有關,也是”因為人類心靈的本性而產生的主觀條件”。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而在我們的“常識”之外,時間很可能並不如梭。在相對論的框架下,愛因斯坦猜想時間會在有引力的地方發生彎曲,“就像一個物體浸入水中會把它周圍的水排開”;而在地球表面,物體會傾向於向時間流逝更慢的地方,所以“與你的頭部相比,你腳部的時間流動得更慢”;再如,空間中的每個點有不同的時間,所以下次請不要輕易相信我們“處於同一時間”這樣的說法了。

“如果世界是由舞蹈的溼婆支撐著,那一定有一萬個這樣舞蹈的溼婆,就像馬蒂斯畫作中的舞蹈形象一樣。”——卡洛·羅韋利,《時間的秩序》

列出這一系列有關時間的現象和認知,絕非炫耀,其實對其中好些我仍半知不解,只想藉此提示自己和這篇文章的讀者,“常識”之外的世界還有很多選擇,如果因為不熟悉而放棄瞭解,那麼你將錯過無數個有趣的“世界”———“盡信書,不如無書”,永遠對知識尤其是權威觀點保持懷疑的態度、對權威之外的觀點包容傾聽,總不至於錯。

在沒有因果的世界裡,愛慾愁苦只是無序運動的粒子

在電影《重慶森林》裡有這麼一句經典臺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電影《重慶森林》截屏

可如果我告訴你:從一個更微觀的視角看,我們其實根本不用擔心罐頭過期,因為罐頭不會過期,有效期那串數字根本沒意義,甚至於所謂“過去”和“未來”的劃分也徒然呢?我們一直篤定:有因才有果,因在前,果在後,《時間的秩序》卻告訴我們:“在事物的基本層面,‘原因’與‘結果’之間沒有區別……過去與未來的區別只適用於我們對世界模糊的觀察”。

或許因為,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基於周圍所見的宏觀世界,所以我們沉浸在愛慾愁苦、生離死別裡,因逝去、變化和捉摸不透而悲苦嗔痴;而在物理學家的眼中,世界只是無序運動的基本粒子的集合,人之七情六慾、生死變幻,說到底也只是粒子的無序運動,沒有方向可言,沒有誰先誰後、誰對誰錯之說。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過去與未來不過是一個熱量(熵)運動,是高熵流向低熵的不可逆過程——甚至思考活動也能產生熱量。這麼一想,《重慶森林》裡的那句臺詞的詩意美感也突然消失了:因為本質上,所謂思念,只是一個摩擦生熱的過程。

“生命僅僅是分解與消耗食物低熵的過程,它的結構本身就是無序的,和宇宙其餘部分一樣。”——卡洛·羅韋利,《時間的秩序》

按以上的說法,未來的世界將是高熵(也意味著無序)的世界,宇宙的形成就是一個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像一個不斷洗牌的過程——然而這之中沒有什麼“看不見的手”(比如造物主或神)在揉搓,而更像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因為熵,將本為一團混沌的萬物混合,“在逐步混合的過程中,各部分之間會開啟與關閉,並進行相互作用。廣闊的區域會一直維持有序的狀態,直到到處都有新的通道開啟”——由此萬物生,宇宙成。

這是我看到的非宗教理論闡釋下最詩意的創世說。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如果繼續追問,過去若是低熵的世界,世界為何起源於低熵?最早的低熵又是從何而來的?這樣勢必又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經典問題。對此,羅韋利給出的答案是:這個我們如今存在的生機勃勃的宇宙也許是浩瀚宇宙海洋中的“特例”。

再或許,獨特的不是宇宙,而是有我們存在的宇宙——也許正是我們(通過和宇宙的各種相互作用)決定了最初的低熵的存在,在這裡而不是別處,“存在著與時間流動相關聯的現象:生命、進化、思想,以及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都成為可能”。

人類對時間的認識,本質上是對自我的探索

由此,本書要討論的終極問題是:時間到底是怎麼出現的?人為什麼會產生“時間”這個概念?

從古至今,對時間的思考和人類對自我存在的認識一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海德格爾說:“一切存在論問題的中心提法,都植根於正確看出了的和正確解說了的時間現象以及它如何植根於這種時間現象。”(《存在與時間》)

”因果關係、記憶、痕跡、世界以及發生的歷史,都只是一種視角的結果,就像天空的旋轉只是我們奇怪的視角的結果一樣。於是,時間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回到我們自身。” ——卡洛·羅韋利,《時間的秩序》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人類對時間的認識,本質上就是對自我的探索,也是對自我身份認知的投射。從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就開始通過碰觸、觀察周圍世界來建立身份意識,我們身邊的人和他們對我們的看法組成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而我們的意識和對自我存在的認識,都基於記憶。

“我是自己的念頭,充滿著我寫下的語句的痕跡;我是母親的愛撫,是父親悉心教導出的寧靜祥和;我是青春期的旅行;我是自己的閱讀在腦海中的積澱;我是我自己的熱愛,我的絕望時刻,我的友誼,我書寫的,我傾聽的……”——卡洛·羅韋利,《時間的秩序》

試想我們若是記憶只有7秒的金魚,那麼一分鐘內可能有近9個“我”存在,因為嚴格來說,前7秒裡的“我”和後7秒裡的“我”不是同一個“我”。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確實活在時間裡。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對時間的感知就是對自我存在的認識,我們反思時間,就是反思存在。而當我們互相接觸,每個人對時間的感觸又會形成一個統一的“世界視角”——我們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所謂“時間的流動”就來源於此。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時間只在人類的範疇裡成其為時間。”而於我們的一分鐘,是一條金魚的七輩子。

結語

讀《時間的秩序》,彷彿完成了一次異次元之旅——也只有跳出侷限的軀殼,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世界和自己,才知時間是一個有如此複雜內涵和多層結構的概念:縱向上,它連接著過去和記憶、未來和永恆;橫向上它源自宏觀世界裡宇宙天體的相互作用,也受神經、意識和認知作用的影響,同時和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息息相關。

三重視角讀《時間的秩序》:時間之矢,是我們自我認知的羅盤

神秘的時間繩索一端連著宇宙的起源,中間是奔湧的粒子——人世間的愛慾嗔痴、眾生百態不過其中一角,以我們尚未完全掌握的方向和特性流向無序……而沿著探索時間奧秘的路途,我們越走越遠,在越靠近盡頭的地方,發現的卻是關乎自己的奧秘。最後,我想以書中的一句話作結:

“就像哥白尼那樣,研究天空的運動,最終卻搞清了腳下地球的運動。也許最終,時間的情感維度並不是阻礙我們客觀地理解時間本質的迷霧。也許時間的情感正是時間對我們而言的樣子。”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