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柳傳志,正式退休

18日傍晚,港交所發佈公告,按照既定計劃,聯想控股董事長、執行董事、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卸任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將擔任聯想控股名譽董事長、資深顧問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


“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使我們未曾虛度光陰,有機會成為創業者,有機會把聯想從十幾個’書呆子’發展成人才輩出的現代企業,為社會切實做一點事情。”回顧自己35年的企業生涯,柳傳志如是感嘆。

75歲柳傳志,正式退休

柳傳志(資料圖)

“元老”歸隱年輕團隊接棒


不止是75歲的柳傳志,57歲的朱立南也正式卸任聯想控股總裁一職,將繼續擔任聯想控股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柳傳志的接班人已一併亮相——聯想控股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CFO)寧旻接任董事長,並任提名委員會及戰略委員會主席;高級副總裁李蓬出任首席執行官(CEO),並獲提名為執行董事。

75歲柳傳志,正式退休

寧旻(右)與李蓬(資料圖)

公告指出,寧旻、李蓬作為聯想控股新的領導核心,將帶領公司繼續向願景不斷邁進。

“今天的聯想控股戰略明確,班子成熟,傳承計劃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是在董事會的支持下,我和朱立南精心設計、長期準備的系統規劃。此次人事安排,充分符合公司的現實與長遠發展訴求,很高興今天得以落實。”對於接班人,柳傳志如是說。

寧旻出生於1969年9月,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91年加盟聯想。他曾長期擔任聯想控股的執委會成員和首席財務官,全面負責公司的財務與資金、風控與審計,以及資本市場和公共關係等相關工作,並主持聯想控股財務投資業務的運營管理,領導完成了聯想控股上市和H股全流通首家試點企業等工作。

李蓬本科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金融專業,2003年加盟聯想控股,曾長期致力於公司戰略投資業務的發展和投資後管理工作。

此次歸隱,柳傳志及其團隊十分低調,並未接受任何採訪。不過,在去年12月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獲得“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改革先鋒稱號後,柳傳志接受長安街知事專訪,留下了對其一手打造的聯想未來的期待。


“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理想的狀態是擔任聯想控股的名譽董事長,公司在戰略上有大的問題,我只是知道一下,只看年輕人最後做的結果,那才是一個老頭真正該做的事情。”今年7月,柳傳志在談及退休話題時說。

2014年聯想控股籌劃上市之時,當時70歲的柳傳志就曾公開坦言,“希望在聯想控股上市兩年平穩期後徹底退休”。

今年75歲的柳傳志出生於江蘇鎮江,1966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國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1984年10月17日,柳傳志和11名同事在北京中關村科學院南路2號計算所的傳達室裡,創辦了聯想公司的前身。

作為目前中國商業史上為數不多貫穿改革開放10週年、20週年、30週年和40週年的風雲企業家,柳傳志親歷了市場經濟的野蠻生長期、艱難闖關期、互聯網泡沫時代、移動互聯網及科技產業的百花齊放和寡頭競爭時代。


75歲柳傳志,正式退休

兩次復出三次卸任


為了一手創立的聯想集團,柳傳志此前多次出山“救火”,局勢平穩後又兩度卸任聯想集團董事長職務。因此,今天應該算是柳傳志第三次卸任。

2000年,柳傳志將聯想一分為二——“聯想電腦”和“神州數碼”,並分別交給了他精心培養的兩位接班人——楊元慶和郭為,柳傳志擔任聯想控股的總裁以及聯想電腦的董事長。


2004年,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開始全球化戰略,柳傳志首次卸任,把聯想集團董事長職位交給了楊元慶,自己退居幕後。

“柳總於我,亦師亦友。”楊元慶今天發文感嘆。他回憶,1994年,當自己打算出國深造的時候,柳傳志用扛起中國品牌大旗的雄心壯志激勵他,讓其最終下定決心留下來,擔任了聯想微機事業部的負責人。

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下,聯想遭遇嚴重虧損,最高單季度虧損接近1億美元。

柳傳志果斷復出,重新出任聯想集團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任CEO。隨後,柳傳志高調參加各種媒體採訪,提振市場對聯想的信心,並表示“聯想是我的命”。

經過楊柳這對師徒組合的艱苦“扭虧”過程,最終驚險過關。

2011年11月2日,聯想集團宣佈柳傳志再次卸任董事會主席,擔任聯想集團名譽董事長,由楊元慶兼任董事局主席和CEO職務。


接下來,將個人精力專注於母公司聯想控股的柳傳志,開始了他的的“最後一役”—推動聯想控股整體上市。2015年,柳傳志帶領聯想控股上市敲鐘,向自己把聯想打造為“百年老店”的目標邁進。

此後,幾度披荊斬棘的柳傳志曾多次表態,將在聯想控股上市平穩期後考慮退休。

去年5月,網絡有傳言稱,在兩年前的5G標準投票會議中,聯想集團和旗下的摩托羅拉將選票投給了高通的方案,直接導致華為的方案以微弱劣勢落敗。

這一說法迅速激起網友“民憤”,大家紛紛表示將抵制聯想,並給聯想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

5月16日,柳傳志一天之內兩度出面發聲,稱這是汙衊,並親自執筆發表文章《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

今年1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改革先鋒進校園”主題宣講活動中,有學生問及號召打響聯想保衛戰的原因。柳傳志回答說,自從卸任聯想集團董事長職務後,自己就再也沒有管過聯想集團的事情,但在聯想名譽出現危機的情況下,他必須站住來喊話,避免聯想因為莫須有的罪名受到影響,

“做個好企業,不代表做個窩囊企業”

曾主導“蛇吞象”震驚全球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1990年,這條廣告詞被叫響,幾年間,在傳達室裡創立的聯想已經有了自主品牌的電腦,並逐漸問鼎全國PC行業。

6年後,在柳傳志主導下,震驚世人的“蛇吞象”則令聯想真正成了在全球計算機產業舉足輕重的“國際品牌”。

2004年,聯想集團宣佈併購IBM全球PC業務。“老柳,我們真佩服你們的勇氣。”在發佈會上,一位媒體界老友上來握著柳傳志的手感慨。對方緊接著的一句話讓柳傳志心情複雜——“你們死了也值了!”

這句話,也反映了當時大眾對於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一邊倒的態度——沒人看好。甚至有人斷言,這場融合“戰”,聯想99%會死。

75歲柳傳志,正式退休

中西方文化差異導致的管理問題,成了“蛇吞象”後最大的挑戰。IBM員工喝礦泉水,穿西裝,吃低熱量食物。聯想公司員工則喜歡喝魚頭湯,穿開領襯衣和抽菸。生活習慣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行事作風和看問題的角度。

2009年,經歷全球金融危機的聯想連續虧損。“金融危機只是導火索,最根本的還是我們管理出現了問題。”65歲的柳傳志重新出山,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在當年士氣低落的歐洲團隊誓師大會上,柳傳志沒多說豪言壯語,他亮出幾張照片。一張是聯想早年為了讓員工吃上肉,建起的養豬場;一張是聯想開創性地通過貸款擔保,讓工薪階層新員工買上房子的“72家房客”照;還有一張是聯想眾多老員工退休後在歐洲旅遊時的照片。

“這些故事發生在中國,如果好好幹,也會發生在你身上。”聯想“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讓一個個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員工被深深打動。很快,聯想一系列改革舉措見效,全球業績企穩回升,順利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2009年柳傳志的重新出山,由於心理和工作壓力大,逐漸步入高齡的柳傳志曾經一度面臨血壓十分不穩定的狀況。

當時,聯想內部專門建立了以柳傳志曾經的秘書寧旻掛帥的“柳傳志保健小組”,除了制定健康養生的起居、飲食計劃,更是給柳傳志定下了每天體育鍛煉兩小時的“功課”。

“聯想依舊面臨新風險”


除了關鍵時刻復出壓陣甚至救火,柳傳志也用其數十年在科技產業的探索、思考和危機感持續鞭策聯想。

“科技大拐點也許就在這幾十年內出現。”在2015聯想控股上市前員工溝通會上,柳傳志提醒。他認為,當互聯網全面滲透消費、農業、醫藥等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時,一個堪比蒸汽機、電力的“科技大拐點”即將出現。

今年年初,柳傳志又在給全體聯想員工的公開信中寫道:“科技創新、科技產業化的道路異常艱險。創新可能是找死,守成卻是等死。”


今年1月,此前久未在公開場合亮相的柳傳志在中科院的活動中演講時稱,聯想在各個階段都遇到過不同的風險和挑戰,即便是現在,聯想依舊面臨新的風險,但也還是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回顧柳傳志帶隊打下的“最後一役”,正是基於對新風險、新機遇的未雨綢繆。

1994年,聯想集團上市。時隔21年後,聯想控股於2015年登陸港交所,柳傳志帶領聯想集團母公司再度出擊資本市場,背後是他對聯想未來的深遠考慮。

以柳傳志的判斷,科技產業風雲萬變,任何一家偉大的公司被顛覆不過是時間問題。除了高科技領域,聯想需要開枝散葉,變孤軍奮戰為“集團軍”,不斷在各個領域擁有領先企業,佔領多個產業“高地”。

用柳傳志的話說,“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聯想精神要永不滿足於現狀。

75歲柳傳志,正式退休


如今,聯想控股投資的科技企業中,成長出科大訊飛、神州租車、曠視科技等行業巨頭和獨角獸企業。旗下的君聯資本、弘毅投資和聯想之星,基金總額1300億元左右,所投企業超過700家,其中50%以上是科技型企業。

另一邊,聯想集團在“科技拐點”上也正加速轉型。

儘管在2011年就已從聯想集團董事長卸任、專注於母公司聯想控股的業務,柳傳志仍然是聯想集團影響深重的人。

在今年聯想集團的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宣稱,聯想將向技術型公司轉型,未來將持續追加研發投入,目前已保持每年投入100億元資金用於研發經費。

這也意味著,聯想不甘心繼續做“組裝大廠”,不惜追加鉅額研發資金推動公司轉型,以此提升自身品牌和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在柳傳志的辦公室裡,擺著名為“突破”的雕塑。對聯想有何“突破”的希冀?去年12月,面對長安街知事的問題,柳傳志答道:希望聯想控股以戰略投資的方式在多個行業擁有領先企業,成為世界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國際化投資控股公司;希望聯想集團能越過當前的風險,保住自己“碗裡的”,同時看著“鍋裡的”,在新的業務領域裡邊打開一片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