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本文列舉了CRM設計過程中常見的坑,例如客戶和訂單直接綁定,引發客戶續費時混亂;聯繫人和客戶一對一綁定;流程或規則的制定過於依賴“人性”;過早把功能配置的權限交給用戶等內容,並給出了避坑指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CRM系列繼續,本篇主要聊一下在CRM設計過程中常見的坑。

閒言少敘,直奔主題。

坑一:客戶和訂單直接綁定,引發客戶續費時混亂

這裡所說的客戶和訂單直接綁定,意思是指客戶成單後,直接在客戶上面創建訂單。這樣做會有什麼弊端呢?

我們知道客戶上通常會有一個叫跟進狀態的屬性,比如分為待分配、待跟進、持續跟進、無意向、已到訪、已成交等(不同行業的跟進狀態定義有所不同,僅供參考)。客戶一旦成單,就在客戶管理中找到對應的客戶,直接創建訂單。如果後續家長續費,就繼續創建另外一個訂單,並標記訂單類型為續費即可。邏輯關係如圖1: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1

剛開始由於全部都是首次購買的訂單,一切都還OK,但等時間一長,隨著部分家長開始涉及到續費跟單了,問題就出現了:

續費的客戶被重新分配給了銷售跟進,這時候其對應的跟進狀態就由“已成交”變成了其它狀態 ,導致無法直接從客戶的跟進狀態上判斷客戶是否成交過,為後續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的準確性帶來困擾!

避坑指南:引入商機概念

引入“商機”的概念:即在客戶的基礎上,每一次的銷售機會就定義為一次“商機”,把以前客戶上面的跟進狀態轉移設計到每一次的商機上。訂單通過商機和客戶發生關聯。如下圖2: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2

這樣一來就解決了上面遇到的問題。每發生一次續費或者增購,只需要去創建一條新的商機,在新的商機上面標記跟進狀態和新建訂單。這樣就不會影響已經存在商機的任何信息。

坑二:聯繫人和客戶一對一綁定

這個一般是CRM早期階段容易踩的坑。

聯繫人與客戶一對一綁定,是指聯繫人設計成只是客戶裡的一個屬性,如圖3,屬性中通常包括姓名、聯繫方式、身份等字段,且為了避免線索重複,聯繫方式通常設計為查重字段,一旦新建,不允許修改。如下圖3。

這樣設計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其實已經埋了不少坑了。比如下面兩種情況: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3

情況1:

假如我們的目標客戶是3~12歲的小朋友,那麼過來諮詢的通常是家長,這裡的聯繫人通常記錄的也就是家長的信息了。

但初次諮詢的家長未必是孩子教育的負責人,比如初次爸爸過來幫孩子諮詢的,系統裡則記錄的聯繫人是爸爸的信息。但其實通常是媽媽負責孩子的教育,銷售人員發現這個情況後,想把爸爸的信息記錄到系統,方便後續跟進,就不能更改了!

情況2:

假如我們的目標客戶是企業客戶,王某是X企業的KP(關鍵決策人),後面王某跳槽去了Y企業擔任重要崗位,這個時候我們只能在Y企業中新建王某的聯繫方式。

但這樣一來,王某在X企業的一些情況,比如為人性格、辦事風格、溝通記錄等等是無法帶到Y企業的,造成了信息的缺少和溝通效率的下降!

避坑指南:聯繫人設計為獨立模塊

把聯繫人和客戶解耦,獨立成一個模塊,然後聯繫人和客戶是多對多的關係(如圖4),即一個客戶可以和多個聯繫人關聯,一個聯繫人可以關聯到多個客戶。

那麼這樣後續即使有多個聯繫人需要記錄,比如爺爺奶奶,我們只需要新建一個聯繫人,然後關聯到孩子這個客戶上面就可以了。並且可以標記哪個聯繫人是決策人,或者一個聯繫人跳槽到另外一家企業,我們也只需要直接關聯該聯繫人即可。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4

坑三:流程或規則的制定過於依賴“人性”

設計CRM系統,必定會涉及到流程或者規則的制定,制定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在流程複雜度和人性之間的平衡問題。

這裡的人性,指的是人的積極性、責任心等系統無法監控或控制的東西。有時候為了避免流程/制度的複雜或者繁瑣,直接選擇相信了“人性”。這樣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後續問題:

舉一個我實際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公司是做教育行業的,學生如果購買了我們的課程,銷售就需要在CRM系統中建立訂單,然後選擇課程商品以及填寫支付記錄。

正常情況下是財務核對學費到賬後,訂單才會轉案到下游的學習系統進行排課和上課。

但由於財務審核需要時間,為了能讓學生及時排課,我們的流程就設計為:先轉案排課,後進行學費對賬。如下圖5: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5

這樣做有其好處:

  • 財務部門沒有及時對賬的壓力,可以按照正常的節奏進行對賬
  • 銷售部門可以不用等財務部門對賬,就可以及時轉案,避免了學生等待時間過長,造成用戶體驗下降的風險。

但這個有一個大的前提,就是我們假設銷售都嚴格按照流程走,即學生真正付錢且金額正確後,才進行後續的轉案。其實就是我們就是選擇相信了人性,但實際下來發現,有10%左右的訂單的學費都有問題,學費沒有到賬或者金額不對,但這時課程已經開始上了,導致後面數據混亂,系統的數據和財務的數據不一致的情況發生。為了解決數據不一致的情況,每次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成本來解決。

避坑指南:能用系統解決的,就不要相信“人性”

後來我們感覺到了必須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就頂住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的雙重壓力,把財務對賬放在轉案前邊,連同訂單審核一起,作為轉案的必要條件(如下圖6)。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6

這樣上線後,確實受到了來自銷售部門的反彈,一直再催財務老師要儘快對賬。財務老師也很有壓力,尤其是涉及到週末。

現在的問題就轉變為如何解決財務及時對賬的問題。

後續我們又和銀行合作,上線了及時對賬的功能,即不需要人工參與,系統自動根據銀行反饋過來的到賬信息來及時對賬。

至此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了。

坑四:過早把功能配置的權限交給用戶

我們在系統中,往往為了靈活,會設計一些需要較複雜配置的功能。這本來是好事,但往往過早的把配置的權限交給用戶,引發用戶錯誤配置,往往也會事與願違。

我們曾經為了方便用戶快速查看數據,曾設計過一個支持用戶自定義頁籤的功能。該功能就是用戶可以自主新增頁籤,在頁籤中去自定義查詢字段、顯示的字段、顯示的功能按鈕以及頁籤數據的展示邏輯。如下圖7。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7

功能上線後,確實方便了很多,如需要新增查詢條件或者展示字段,就直接配置即可,無須動用技術資源。但由於過早的把這個功能開放給了業務部門,雖然也做過使用培訓,但經過半年的使用,我們發現業務部門新建了大量的頁籤(如下圖8),造成了後續維護成本的上升。

避坑指南:聊聊CRM設計中常見的坑

圖8

避坑指南:逐漸開放,初期只開放給熟悉配置功能的管理者

後續我們調研,發現大量冗餘頁籤都是新人由於不熟悉造成的。於是我們收回了創建的權限,先培訓業務部門的管理者,考核通過後,再開放給管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這個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總結

本篇主要介紹了在CRM設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坑,並給出了對應的避坑指南。其實最後兩個坑並不限CRM,範圍可以擴大到B端產品。您是否也遇到過其它類型的“坑”,歡迎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多謝。

以上為本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

《究竟什麼是CRM》

《一篇文章教你搞懂CRM的分類》

本文由 @悠然自得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