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清明与春节,可谓历史留到今天的最具华夏文明气息的节日。


早先的清明节,称作上巳节,原本和现代清明节无关。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寥寥数语勾画,有歌,有舞,有酒,还有爱情的古老的上巳节,如是一幅清秀的水墨画。场景清秀,飘逸,看着就那么可人。


前秦古时,人们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


上巳时节,隆冬远去,春暖花开。


在古代,没有空调,没有地暖,没有医生。所以,胜利熬到三月的古代群众们为此倍感幸福,过节兴奋远非今天人们可以想象。


按照《周礼》,到了这一天,男女老幼呼儿唤女,各自涌到附近的各条江河之畔,等在女巫焚香、舞蹈,叽里呱啦祈祷完毕,大伙哗啦,跳河,开始集体搓澡。


像搓掉泥条一样,洗去晦气。


这一幕,《周礼》有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的记载。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话说,不像罗马设置有澡堂沐浴,中国古代群众一年到头碍于种种原因,真的难得搓澡一次。


攒一年窖泥,泡在水里,在上巳节一日洗去,想想还真是人生好享受。


于是,上巳节到,春水荡漾,春光明媚,春色迷人,人民群众济济一堂挤在河溪、江流,玩命似搓着泥条,顺便也就迎来了人生的春意。


此刻,未婚男女之外,已婚妇女们更是不能缺席。


自古美女多洁癖,她们不仅急欲洗去冬日的窖泥,更期盼触水感孕得子。


于是,在女巫主持之下,她们三五成群,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浅水处追逐着漂浮而来的,女巫投掷的鸡蛋、枣子、花生等物品。


临水浮卵、浮枣,是古代上巳节有清楚记载的生育巫术保留节目。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后来,可能是男人看着妇女们上巳节的临水浮卵、浮枣

玩得开心,心中不爽,索性嫁接,把临水浮卵、浮枣,栽培成了极具文艺范的流觞曲水。


上巳节流觞曲水流行于魏晋时代。相传,王羲之与谢安等名士在会稽举行兰亭之会。


那次聚会,名士们饮酒赋诗,论文赏景之余,王羲之乘兴挥毫,心手合一,书就了情文并茂,气韵生动,书文俱佳的传世行书《兰亭集序》。


——古代那些正版的雅集,都是以吟诗、作文、唱和贯穿其间,辅以点缀琴、棋、书、画、茶、酒、香、花以及美女增添颜色。


时过境迁,现在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了解上巳临水浮卵、浮枣等古老、神秘的孕育巫术和鬼神文化风俗。


诸如建安七子雅集漳水,金谷二十四友雅集洛水的这些经典的雅集往事,史书记载终究多了一份超脱、拔高,而少一些雅集脱胎于传统神鬼文化、风俗的记载。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华夏文明进化数千年,自先秦滥觞的神鬼文化,却囿于执念却终究没有进化成宗教,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留下的遗憾。


巳,本身就是孕育的意思。


春季祓禊在洗濯祓除意思之外,更有男女相欢、妇女祈孕的意味。


上巳节正值草长莺飞,柳绿花繁,和西方情人节相近时期。


真如是回望古人们在自然山水,随性自由流淌的恋爱往事,想来,上巳节才是古代货真价实的情人节。


上巳沐浴祓禊,古代爹妈们抱着衣服,笑眯眯在岸上瞅着。此刻,他们的刚刚完成发育的儿女们,便在一江春水里兴致勃勃地划拉着,非诚勿扰地眉来眼去。


不过,古代群众日子确实苦啊。


当时,没有香皂,没有浴液。古人不分男女,都在一条江河里扑腾搓澡。


搓着搓着,那些爱美的男神女神们忍不住眉来眼去,满心欢心想着靠近打个招呼。


我去。举手一晃,满手掌都是油腻腻的泥条。


尴尬啊。


于是,有经验的古代的爹妈们急眼了。赶紧的,在岸边抓一把香草、兰草塞给各自的儿女们。


把香草、兰草揉成一团,搓来搓去草浆糊弄全身,再经江水洗涤,男神女神们秋波荡漾,顿然就有了几分水灵灵的原生态香气。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当然,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美颜,还是有一番美颜的激情。


于是,在诗经里的郑风溱洧这首诗里,两手泥条,浑身草浆,正在江河里扑腾的年轻男女便有了清新脱俗的形象: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洧之外洵吁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于是,我们在现代课本里看去美轮美奂的古人,就像后人在手机美颜里看美轮美奂的我们。


话,又说远了。


祓除衅浴,代代相春,上巳节风俗传至汉代,正式成为规定节日。


《后汉书》记载,汉帝国每逢上巳热闹非常,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与江河之畔搓澡相关临水宴宾、踏青、采草等等习俗传到魏晋,杀伐不断,战火延绵,于是,古老的上巳节也就慢慢转型。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在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间,频繁的战争,血腥的杀戮,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江南农耕文化不可避免正面发生激烈碰撞。


于是,两种文化碰撞、兼容之下,传统神鬼文化随之涅槃,化作古人对生与死的厚重的思考。


人们在春季开始祭祀,追思,最早可能因为古代战争较多发生在秋季,等到亲人战死或者失踪的消息传回故乡,大致已是次年春季的原因。


在战争里死的最多的,自然出身平民和农夫的士兵。


就在历史里那些不可一世的英雄们喜怒无常间,他们被征召,然后进入战场厮杀,流血,阵亡。


最后,在他们家人担忧和牵挂和思念中,他们鲜活的生命连同他们的爱情,无可奈何被定格,在历史典籍最不起眼的角落,化成模糊、枯燥的数字。


生死无常,这是无法言喻的中国数千年历史里群众的宿命。


今天的人们翻看强汉盛唐固然热血澎湃。可是,真要如影视剧般穿越前往历史上那些煌煌盛世,如是一旦当不了屈指可数的皇帝、战神,只能面对妻离子散的现实,为皇帝、战神们当一枚垫脚的炮灰。


可能,也只有当了炮灰,才可以让太习惯热血沸腾的人们深深体会到古代群众的苦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除却他们的家人,纵算最英勇的炮灰,最终,所有人和所有的历史,都会彻底地忘记他们。


这是历史,也是现实。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于是,历朝历代总有无以计数的炮灰们销声匿迹,这时,只有他们的亲人,会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季,去追思、祭祀他们。


伤感之余,愚者之外,人们开始感悟生死。


既然无力挣脱帝王、战神们驱使,无法摆脱宿命,古代群众苦于现实,也就只能渐渐习惯了点香、烧纸、下跪、祷告,祈求逝去的亲人,或者为鬼,或者为神。


即便要祭祀他们那些炮灰亲人,古人也不容易。


当时,人们如要做热食,就需要钻木取火。


然而,在惊蛰和立夏之间,经历漫长冬季,万木润生、复苏,青黄不接,是古人最缺少食物和燃料的季节。


因为无法做得热食祭祀,人们只能以寒食去祭奠他们的亲人。


——何况,他们的亲人生前行军打仗之间勉强糊口的主食,本来也是多为寒食。


于是,寒食逐渐成为祭祀的代名词。


可见,寒食,并不是源自明朝冯梦龙和清朝蔡元放创作的东周列国文艺故事。


寒食节的来历,远不如晋文公一把火烧死介子推的故事那般,来得正义与浪漫。


寒食,正是中国文明数千年一路走来,经历艰辛、苦难的文化标签。


橡树 | 穿越千年,独思清明


追思、祭祀,再加上无从生火热食,渐渐地,历史上很多朝代的春季,节雨纷纷,行人断魂,芳草萋萋之余,自然也就平添几分凄清。


人们慢慢沉默了。


曾经上巳节的祝福、嬉戏、踏青、插柳、诗歌、字画以及流觞曲水的雅集,终于在谁也无法说清楚的具体年代,袅袅如云烟般散却在历史的天空。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历史上的春天,便由芳菲欢快的上巳节演化、变成了后来凄清哀婉的清明节。


怅然,涕下。


活过那数千年苦难的历史,谁家的先辈,都是不易。


最后,奉上一首樱桃与樱桃花,祝好前辈和朋友们,周末安好:


文字以寂静的格式陈放在很多人寂静的凝视中

三月,循迹二月流亡的远方流亡

在视线的外面,已经有很多人未能走过一月。

他们悄然死去,安详的影子落在四月,变得冷清


有多少朵的樱桃花曾经绽放

就有多少颗的樱桃挂满枝头


死去的他们,如樱桃花一样绚丽的生命如今挂在枝头

他们终于由樱桃花变成了那些樱桃

无声无息挂在人们可以看到的那个枝头,等待风起吟唱

说是,今晚,注定无月


无月之夜,有的人需要循迹残存的星光去收拾和排列那些溃败的文字

有的人还可以拿文字去雕刻一些精致的日子

最好雕刻一枚璀璨的指环,套在舌尖

就如同树上的一颗樱桃将在你的嘴里吟唱,生命其实非常甜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