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歌善舞白馬人

能歌善舞白馬人

“自冉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這是《史記·西南夷列傳》對白馬人的記述,被認為是有關白馬人的最早記載。今天,白馬人自稱“貝”,即“番人”之意,也有人稱其“達布人”,主要分佈於甘肅省文縣白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縣、九寨溝縣交界的岷山東端摩天嶺一帶。他們保留和傳承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與生活習俗。他們有自己的語言白馬語,但沒有文字,其民族歷史依靠口耳相傳。大部分白馬人會講白馬語、漢語、藏語,使用漢字,信仰太陽神、山神、火神、五穀神等自然神,家中供奉祖先牌位。他們的生活區域位於岷山深處的高寒山區河谷地帶,高山林立、森林密佈、水源豐富,多以農耕、畜牧、狩獵、採集為生。

族源說

在20世紀50年代的民族識別中,白馬人這一群體被定為藏族,但學界對這一界定存有歧異。學界觀點大致有三種:“氐人說”“羌人說”和“藏族分支說”。

氐人說 這一觀點認為白馬人是歷史上古氐族的後裔,依據多源於古代文獻的記載以及今昔白馬人的生計對比。古氐族分佈於甘肅省中南部的渭水、西漢水、白龍江流域,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自冉,東北有白馬國,氐種是也。”《北史·氐傳》載:“氐者,西夷之別種,號曰白馬。”唐代杜佑《通典·州郡》載:“武都郡武州,古白馬氐之國,西戎之別種也。”現今,白馬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小麥、玉米、蕎子、洋芋、豌豆、大麥、燕麥等,火麻為主要經濟作物。他們織麻布、穿麻衣,飼養牛、羊、豬、馬及雞等家禽,以豬為最多,習俗多與氐人有關。

羌人說 這一觀點認為白馬人是古代“宕昌羌”的後裔。古羌族分佈在青海省東部的河曲及其以西、以北等地,主要從事牧業。達布人這一群體,從其語言學特徵上看是漢藏語系古羌語支宕昌語屬下的一個小支。達布人保存了羌族的語言和部分舊俗,被認為是古羌語的活化石。因此有人主張被稱為達布人的白馬人是羌族的後裔。

藏族分支說 這一觀點認為白馬人是唐蕃失和後“八年戰爭”時期的一支吐蕃軍人的後裔。“白馬”藏語之意為“藏兵”。相傳6世紀時,吐蕃的東征大軍與唐朝的部隊在九寨溝一帶相遇併發生戰鬥。激戰後,吐蕃的軍隊以勝利告終。但打了勝仗的隊伍並沒有跟隨大部隊繼續前進,而是就地留守。東征結束後,大部分士兵相繼被召回故鄉,但這支隊伍卻沒有接到任何回家指令,被永遠地遺忘在這片異鄉土地上。他們為記住“藏兵”身份,給自己起了一個新的名字“白馬”,且代代相傳,永世不忘先祖。

不過,區別於上述人文社科方法論證其族源觀點的是,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8~2012年的“人類基因地理”研究項目組,採用分子人類學的自然科學方法所得的研究結果顯示:根據對白馬人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檢測,發現白馬人的Y染色體是D型,而D型 Y染色體是一種極為古老的類型,在整個東亞地區,僅有此例。綜合歷史資料分析後認為,白馬人應是東亞最古老部族,其祖先應源自氐人。

民居與飲食

白馬人居住的傳統民居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相適應。由於居住在樹木繁茂的山區河邊,其民居建築用材主要是木材。這種住房依山而建,以原木成架,壘土為牆,然後以杉木板為原料建成斜坡分水形的屋頂,即呈“人”字形,上蓋青瓦,因此叫“杉板房”或“瓦房”。

白馬人的這種民居大多為三層結構,一般上層堆放糧食和祭祀,用作儲物間和祭祀場所;中層住人,有臥室、堂屋以及廚房等,是全家休息、進餐、聚會的地方;下層圈養牛、羊、豬、雞等禽畜。在中層堂屋中央,會有火塘,背向大門時,一般火塘左邊居坐男長者,右邊居坐客人或女長者,背門的這一側是晚輩居坐的地方。白馬人的這種民居建築格局,大約從漢代開始就有文獻記載。他們一般以宗族為單位聚寨而居。

白馬人的飲食也有自己的特色,以小麥、玉米、黃豆、大麥、燕麥、青稞、蕎麥、洋芋、土豆、老臘肉、野味為主。一日三餐,“早攪團,午幹饃,晚雜麵”。他們喜歡吃的雜麵就是用燕麥面、小麥面和黃豆麵混合而擀製成的麵條、面片或做成餅在火塘裡烤。蕎麥麵條也是白馬人喜歡的麵食。其中最具特色的待客之菜就是“手抓豬排”,白馬人招待至親至尊的人時,才會做這道菜品,並輔以青稞酒。另外,還有一道白馬地方小吃叫“洋芋餈粑”,選取上好的洋芋,淘洗乾淨後放在鍋中加水蒸或煮熟,去皮,待涼溫後將其放入木槽中反覆搗砸,直至細膩黏稠時再加入當地特有的酸菜漿水食用。

另外,在飲食習俗中,白馬人一般忌吃狗肉、黃牛肉,因為在他們的傳說中認為,是狗向上天祈求才給人們留下小麥等糧食,而黃牛常年為人們耕作,十分辛苦,為了表達對它們的敬意,認為吃它們的肉是很不道義的。

沙嘎帽

白馬人的服飾有別於藏服,多為以白、黑、花三種袍裙為主的麻布長袍。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飾。白馬青年男女都佩戴一頂盤形、圓頂、荷葉邊,由羊毛壓模後製成的白色氈帽,其上纏繞紅、藍、黃、紫色線,垂飄在帽沿之外,帽頂前端有一簇錦雞頸羽裝飾並插白色雄雞尾羽,是為白馬人的標誌。男子插一支挺直的羽毛,寓意心要直、人品要好;女子插兩三支彎曲的羽毛,象徵美麗。這頂帽子被白馬人尊稱為“沙嘎帽”,並且還有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生活在大山深處的白馬人經常受到官兵惡匪的騷擾。有一次,官兵又來襲擊,被逼上絕境的白馬人攜帶砍刀弩箭,奮起反抗。可是終因寡不敵眾而被迫遠徙,經過長途跋涉,鑽進深山老林的一個山寨。尾隨而來的官兵將山寨包圍得水洩不通,但卻始終無法破寨。堅守了三天三夜之後,第四天夜裡,白馬人疲憊不堪進入夢鄉。這時,官兵偷襲山寨。在這生死關頭,寨子裡的一隻大白公雞猛然登高長鳴,高亢的雞鳴聲喚醒了白馬人,他們奮勇反擊取得勝利。為表達紀念和感謝之意,白馬人從此戴上了插有白雞翎的沙嘎帽,並世代傳承。

能歌善舞白馬人

關於沙嘎帽的製作,大體需要七道手工程序:第一道工序是彈羊毛,第二道工序是撒面噴水,第三道工序是擀氈,第四道工序是套帽規,第五道工序是擦白,第六道工序是繡花,第七道工序是修飾。這樣,一頂沙嘎帽就製成了。戴的時候,男子多斜戴、女子多正戴。

火圈舞

在長期的原始生產生活中,白馬人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娛樂節慶慶祝形式,其中火圈舞就是代表之一。

火圈舞,又稱“圓圓舞”,白馬語稱“呆舟”,這是白馬人最喜歡的一種集體舞蹈。有詩“黃髮白首齊醉舞,攜手踏歌程復程”,講的就是火圈舞。火圈舞的最早雛形,是為了消解守衛白馬人營地安全的人們的疲勞而產生的。白馬人常以山頭為營,點燃篝火,以防襲擊。為消除疲勞瞌睡,白馬人通宵達旦地以歌舞自娛,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雛形。之後不斷演變成為今天這種純粹的節慶娛樂形式。

舞蹈一般會選在比較寬闊的場地,然後全村男女老少手牽手、肩並肩連成大圓圈,圓圈中央放置篝火。屆時,全村人手拉手、肩並肩,連成一個大圓圈,圍著熊熊的大火且歌且舞。大家邊舞邊唱,男女聲交錯,氣勢磅礴,聲調時而高亢粗獷,時而婉轉悠揚。一段曲目之後,會轉動一個方向,這時舞步速度時緩時快,走步滑步相兼,身體一併隨腳步起伏擺動。火圈舞將白馬人對“火”與“舞”的理解融合為一體,篝火越旺,氣氛越熱鬧,人們越開心。

池哥晝

白馬人能歌善舞,他們將傳統習俗、自然崇拜融入到生動的白馬舞蹈之中,以代代口傳心授的方式將白馬文化傳承。其中集大成者就是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儺舞“池哥晝”,被譽為人類民俗學的活化石。

“池哥晝”也叫“跳曹蓋”,“曹蓋”“池哥”是藏語音譯,為“面具”之意。不同地方的白馬人起跳的時間有差異,但一般都是集中在正月比較多。如平武白馬藏區多於每年正月初六舉行,而最為隆重的地區是甘肅省文縣,一般在正月十五開始跳,正月十七結束,這是白馬藏區最重要的節日。古時多在晚上跳,舞者佩戴面具,身穿不同扮相的服裝,以誇張的舞步來展現對自然神的崇拜,旨在祭祀神靈、驅鬼辟邪、祈福納祥,因其舞蹈形式多模仿各種動物而成,故被認為是“百獸率舞”的遺存。

每年正月十二前後,白馬人各村寨由族長召開村民會議,共同商議部署池哥晝活動事宜,並確定“跳手”表演者以及待人等事項。正月十三前後,全寨老少身穿白馬盛裝,池哥晝舞蹈隊在族人的幫助下穿衣裝扮,佩戴配飾和麵具,扮成“池哥”“池母”“志瑪”“猴娃子”等模樣。

池哥共四人,即池哥四兄弟,他們是舞蹈隊中的主要角色,象徵白馬人的祖先神。四兄弟頭戴青面獠牙、插錦雞翎的木雕彩繪山神面具,右手握牛尾拂塵,左手執鋼刀,身穿羊毛祅,足蹬一雙牛皮靴。

池母共兩人,是池哥四兄弟的兩個媳婦,由男士扮演,頭戴慈眉善目的木雕彩繪面具。

志瑪夫妻,臉部抹鍋底灰,身披破衣爛裳,走在舞蹈隊伍最前面。

猴娃子是志瑪夫妻的孩子,跟在池哥晝隊伍的最後面,由村寨裡的孩子扮演,滿臉彩繪,都是機靈鬼。

能歌善舞白馬人

準備就緒後,在屋裡舉行儀式,由炮手在屋外對空鳴放三聲“三眼銃”,表示一年一度的池哥晝活動正式開始。在三聲震天響的三眼銃過後,“咚咚嚓、咚咚嚓……”的樂隊聲響起,一支九人舞蹈隊開始邊走邊舞動起來。身著白馬盛裝的村民跟隨舞蹈隊唱著白馬民歌,一路相隨。他們先到村寨廣場圍著篝火,手拉手跳起火圈舞,然後圍著村寨邊走邊跳繞行一圈後,從寨子最高處開始,由東向西、自上而下,挨家挨戶地歡跳,為村民們驅鬼除惡、消災辟邪,喜迎新年吉祥。整個場面古樸奔放、莊重熱烈,既有神秘感又有娛樂性。

池哥晝活動結束的深夜,全村男女老幼護送池哥晝舞蹈隊向西前往祖先相傳的聖地,池哥、池母、志瑪等扮演者取掉面具,摘下錦雞翎。眾人拿香紙,面向西跪拜叩首,呼喚神靈,祈求新的一年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村寨安寧。白馬人會把面具、服裝、道具等物品悉數收藏、精心保管,待到來年再請出。這種面具舞對於白馬人而言,既是舞蹈,又是神聖的祭祀活動,平時是不會輕易拿出面具跳舞的。

白馬人在岷山深處、涪江源頭生生不息,創造了古樸獨特、善良淳樸的文化,並以其堅強的毅力,不斷保護和傳承著屬於自己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