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為什麼一生下來就不吃奶,為什麼餵奶從鼻口裡流出來?

用戶719762778116


正常情況下,健康的貓崽生下來,就會立刻嘗試吃到母乳。小貓生下來不主動吃奶,很有可能是體質太虛弱。

照顧好初生的貓崽有三點需要注意:餵食、保暖、衛生。

餵食方面,最好使用貓咪專用奶粉,通常都是羊奶。不要餵食牛奶,因為不太能消化。餵食工具,可以用貓咪專用奶瓶,很小很小的一個,也可以用注射器替代,5ml的最合適。第一天,每次1ml就夠了,喂10次左右,第一週,每次喝一管,每天喝6-8次,第二週,每次喝兩管,每天喝6-8次,之後再逐步增加每次的分量。餵食方法,讓貓咪趴著,不要讓貓咪仰著,讓貓咪自然吮吸。

保暖方面,是幼貓餵養特別需要注意的,一定要保持25攝氏度以上,避免幼貓著涼。暖寶寶、熱水袋、保暖燈、電熱毯都可以試試。

衛生方面,保持幼貓生活環境衛生,及時更換乾淨的褥墊或尿布,接觸貓咪先洗乾淨手,儘量減少接觸。

幼貓如果已經離開貓媽,需要人工幫助排便,用棉籤沾溫熱水,輕輕按摩排尿口和排便口就可以了。





OiMi和MiQi的貓家


給新生小貓餵奶的方法:

1、用勺喂這是很慢需要很多耐每次要把勺裡的奶慢慢倒進小貓的嘴,不能倒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6303235得太快了,免得奶流到小貓肺裡。不能把小貓的腦袋抬得太高,不然會喂到肺裡。

2、用注射針管滴奶在針管裡裝上小貓定量的奶,放在貓的嘴巴里,每次滴一滴,讓小貓可以從容嚥下去而不是被嗆到。適用於虛弱,不會自己吸吮的小貓,但比較乾淨,也比較快一點。

3、用奶瓶餵奶自己剪一個孔,孔的大小以把奶瓶顛倒過來,每次只有一滴奶滴下來為好。如果孔太大,奶從孔裡接連流出來,會讓小貓呼吸時吸到肺裡。如果需要把奶瓶擠一下才能讓奶流出來,孔是太小了,會讓小貓吃得很辛苦費力,吃不夠量。

4、導食管喂最容易,最乾淨,最快速,但需要合適的工具和熟練的技巧,以免把奶灌到肺裡。如果小貓非常虛弱,有時只能這麼去喂。

幼貓餵養小常識

1、少食多餐,餵食要注意定時、定量、定點。

2、定時定量: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餵食,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飯量不要忽多忽少,隨著貓咪年齡的增加,在某一段時間裡(一般三、四個月的時候)小貓的飯量逐漸增加,到八個月以上就保持穩定了。

3、一般2個月左右的貓一天要吃5、6次以上。小貓三個月以前一般每日餵食四次,如早9點,中午12點,晚6點及10點。三至六月大時,每日喂三次。六個月大以後每日兩次。

4、給小貓吃的奶水不夠或沒奶時,可飲用專門的寵物奶粉,大一點的時候可在奶粉中加一些米粉。如果直接食用牛奶的話,可能引起拉稀,因小貓不能很好地消化牛奶。


貓狗生活


任何小生命都不是一出生就什麼都會的,都是需要一點點學習的。

小貓剛出生,因為體力智力等因素,每隻貓的能力就有不同。

再加上貓媽媽的優勢劣汰的本能心理,對弱小的孩子有遺棄的想法。

所以一些天生弱小的貓咪可能搶不到奶頭,也不會吸奶。

這就需要主子們耐心餵養了:

1、買一個針管(去掉針頭)或幼貓專用奶瓶,每次定量貓奶或羊奶(決不能用牛奶),

輕輕推送到小貓舌下,不要太用力啊,容易嗆著。

2、幫助小貓擠到母貓身邊,幫其找到奶頭,儘量讓其自己吸食,若母乳不夠,補充羊奶,任何寵物店裡都有賣。

3、餵奶時從口鼻裡流出來,那就是很容易嗆到的方式。因為口鼻腔體是互通的,一旦奶沒有進入食管,就進入鼻腔,不僅流出來,更危險的是嗆到氣管。

我曾在野外撿到過幼貓,不知貓媽媽是誰,只好帶回家。當時家裡也有剛生育過的母貓。本害怕母貓不認這幾隻“小野種”,可是當小貓閉著眼找到母貓的奶頭時,母貓安靜溫暖的側臥躺下,讓這幾隻“小野種”飢不擇食的吸吮著,好感動。

有圖有真相。上圖中有2只是野外撿來的,看母貓的表情完全如同己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