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激动人心的高考结束啦!


有人说,作为中国人,不参加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刚从高考战场上踏过来的你,是否觉得这是完成了人生重要的一次洗礼?


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不过,趟过了高考这趟深浅不知的水,还没有上岸啊。得等到结果出来,上了大学,才算是圆满了。只是,在这个阶段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报!志!愿!


时常有同学们在后台询问,应该如何报志愿?想从我这里得到点忠告。一直没有时间去做面对面咨询,把大家常问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一些。以问答形式,统一回复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报志愿有点帮助。


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因为对心理测验感兴趣的缘故,收集研究数据就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重点。而与学校有关的调查,其实早在1884年,我就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合作,对北京的中小学进行过调查,之后,一直与国内的一些中学开展有关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调查研究。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就按照自己的一些研究的经验吧,跟大家分享些自己的感受。仅供参考。


Q: 可以谈谈你当年是怎么报志愿的吗?


A:应该说是很随意的。35年前,参加的高考。作为湖北佬,竞争是相当的激烈啊。当时,我一心想考武汉大学数学系,因为,在那个年代,武汉大学是如日中天,而且,在所有湖北考生心目中,只有武大,不知清北。武汉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圣殿,当然当时的大环境,仍然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陈景润是所有学生的国民偶像。而我自己,尽管是理科生,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成绩很好,而物理、化学成绩却一般…..总的来说,高中三年下来,总体上讲,成绩还不错,也比较稳定。所以,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武汉大学数学系。


Q:后来你学了数学?


A:没有。很遗憾啊,我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武大数学系的录取分数。最终没能进入武汉大学,这是我的最大遗憾啊。现在每次回湖北,我都要去武大看看,弥补下青葱岁月的遗憾…..。刚才提到,我那时报志愿是随意的,与当时的报志愿时间有很大关系。在北京,从2015年以后,是等查到高考分数以后,才开始报志愿的,这样报志愿,针对性就非常强了,你可以判断大致能够报哪个层次的大学。而我们那时,在湖北,是在高考结束后,分数没有出来之前,根据自己的估分来报志愿的。这就需要你有非常精准的估分能力,还有需要了解别人的分数估计在那个范围,判断自己大致发挥得如何,但说老实话,没人能够精确地估计自己高考能得多少分的。所以,报志愿随意性很大。后来,我才知道,在北方有些省份,当时报志愿是在你参加高考之前进行的,也就是说完全凭你自己平时的成绩,以及对高考的信心,不知道那些同学们是如何进行报志愿的。


反正,我们高考结束后,每个人发了一张《湖北考试招生报》,共四版,大学的名称用黑体五号字,在湖北哪个专业招多少人用六号字,然后每个人盯着这张报纸,报志愿。那时没有985,211之说,只有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两类,然后就是专科,中专等等。我当时估计自己考上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专科和中专基本上就不关注了。印象中,重点大学除了报武汉大学数学系之外,还有北京农学院(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之类的,第二类的志愿,基本上是一般大学了,当时没有多少大学的信息,只是看到考试报上有杭州大学,知道杭州是个好地方,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就这么着,就报了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当年在湖北招2人。鬼使神差地就到了杭州上大学。选择了心理学这个专业,去了那儿,才知道当时全国只有四所心理学系,而心理学系可以说是当时杭州大学的王牌专业。当然,你也知道,杭州大学在1998年的高校大合并浪潮中,并入了浙江大学,这是另一个大的话题啦。不管怎么说,我现在还是浙大北京校友会理事。


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Q:时代在变化啊。现在报志愿,信息应该很丰富了。那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考报志愿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要不要花钱报个咨询班?


A:是的。现在是网络时代。跟3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到任意一所你感兴趣的大学相关信息。但信息爆炸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就是选择困难!尤其是现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我想,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典型的例子吧。谁也不曾想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Q: 那么,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需要花一笔巨款,去找某机构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吗?


A: 这个......如果你家里有矿,试试也无妨。至少可以找到心理上的安慰……不过,如果没有,建议还是自己亲自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的分数,可以任意选择北大,或者清华,那么,恭喜你,你只需等着北大或者清华副校长或者是招生组组长,给你打电话,或者你只需要拜访他们,根据面谈的感觉,怎么挑都不是问题。(这种情况下,强烈推荐首选北大。毕竟像北大这样自由而严谨,给你充分自我发展机会的高校,在国内真的不多。)


当然,有这种待遇的同学,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同学纠结的不是上北大,还是清华,而是985?211?双一流?一本?二本?......


那我报志愿,最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要考虑的因素相当多,归纳起来,无外乎下面几个重要因素:

(1)选城市

(2)选学校

(3)选专业

(4)做职业规划


前面两点,似乎比较容易选择,因为现在是网络时代,只要你有感兴趣的城市或者学校,都能在网上找到相当详实的资料。可以帮助你进行决策。麻烦的是后两点,这些都涉及到你自己的心理特质,尤其是你的兴趣爱好,也是最难以了解的方面。而这又恰恰是我自己擅长的领域,


Q:那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呢?


A: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心理测量中,我们经常用特质来描述一组内部相关或者有内在联系的行为。例如一个人喜欢修理自行车,喜欢观看机器运转,阅读机械方面的杂志,等等,我们就可以推论此人具有“机械兴趣”的特质。智力也是一种特质,如果某人广闻博见,谈吐流畅,计算敏捷,动作灵活,学习成绩优秀等,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有较高的智力特质。由此可见,特质是个体特有的(与他人不同的)、稳定的(表现于多种情境下)、可辨别的(可与其它特征分开)特征。


其实,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这些特质。这个在你的成长经历里大致就可以感觉到的。就我自己而言,那时,我自己其实很清楚自己的特质:喜欢看书,喜欢安静,能写会算,但不擅长动手,不擅人际交往,木讷内向,不喜交际,…..,所以,报志愿的时候,从未考虑过报考工程类的学校,也没打算学医,偏偏学的又是理科,找个文理综合性的大学和专业似乎更合乎我的实际情况。


Q:这么说来,这个兴趣爱好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才能发现的?


A:不是的。所谓的主观判断,也是来自你对自己的客观观察啊。其实,你的家长,你的班主任,你的老师,同样也能通过观察,了解你的兴趣爱好的。所以,在报志愿的时候,也需要倾听他们的意见,道理也在这儿。因为有时候,你的观察真的没有班主任观察的更客观,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但心理测量提供了一种快捷简便的测量你的兴趣爱好的方法。


Q:那有没有比较客观的方法,比如像考试那样的,能够了解我的兴趣爱好?


A:有很多专业的心理测量,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帮助你做职业选择的。别人的测量工具,我不好说,但我自己是编制了一套“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的。对这套系统我是了如指掌的。


Q:听起来有意思,能具体告诉我们这套“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吗?


A:这个说起来,话题有点长。其实,从2007年开始,我就给国内几个大的部委进行一些心理测量方面的服务,因为保密的缘故,这些数据不能公开发表,也不能公开宣讲,所以,在十几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访谈了20多位部委高层领导,调查了160多名部委中层领导对人才的看法及要求,同时收集了15000多位测试数据,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一个通用的人才测评的理论模型,称为“PKU-PRISM模型(北大棱镜模型)”。


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该模型认为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测评手段客观地测量出来的。正如我们看到一束白色的光柱,其实,通过三棱镜,我们可以看出这束白色光柱原来是五彩缤纷的,而心理测量其实就是这个三棱镜!作为三棱镜的基础,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质(trait)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一定法则(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行为用数字加以确定的方法。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后来,在这个模型基础上,基于我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爱的心理学》通选课程时做的一系列调查,以及跟几所中学进行科研合作项目,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个专门针对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的理论模型”,将这个 “PKU-PRISM模型(北大棱镜模型)”更加细化,更加针对中学生群体。


为了编制“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必须将上述的理论模型转换为可以操作的结构。因此,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的调查得到的数据和积累的经验,考虑到学生们在知识、技能方面都应该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各种书面考试即可进行选择,我们的模型侧重于对人格特征、情绪控制与自我认知、职业兴趣与动机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的测查。


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Q:嗯,这个有意思。那怎么能够知道这套“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是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报志愿的呢?


A:你问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心理测量的专业问题。那就是评价一个心理测验到底有哪些指标?这里我只是简单提几个概念:信度、效度、常模。其他的一些评价心理测量的指标请参见我的一本教材:《人事测量》(李同归,宗月琴 编著,原子能出版社,2010年)。


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在心理测验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专业术语----常模(Norm)。它是指比较测验分数的标准,通常是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样本的平均测验成绩。常模是否可靠,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代表性被试样本,即建立常模的这种被试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是依据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原则挑选出来的。


我们在制定了详细的测评方案,并编制了测评量表之后,将测试题放到专业的问卷收集平台上。在项目组秘书处的统一协调下,我们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利用在各中学进行合作的机会,以及在北大和北外上课的契机,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测试的常模。共收集到3200份左右的有效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这个常模,我们建立了测评的解释系统。


另外一个重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就是信度(reliability)。任何一项好的测量都必须有良好的信度,这是心理测量的核心问题,同时它也是标准化测评的一项基本要求和原则。信度指的是测量数据和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它用于分析测量工具测量结果的前后一致性水平,并以这种一致性的程度来判断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也就是说使用的测评工具可以稳定地测到它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在选择和使用测评工具或方法时,信度必须是考虑的重要问题。


为了检验本套系统的信度指标,我们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利用课堂上进行调查的机会,对173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间隔2个星期后,再使用同样的测试题目,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试,把这些人在两次测试中的各维度得分,进行细致的分析,求出每个测试维度的相关,这样即可得到重测信度系数,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即α系数。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各指标的重测信度系数大多在0.63~0.87之间,显示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可以用来进行团体之间的比较。


但是,仅有信度保证还远远不够,心理测量学的另外一个指标---效度(Validity)方面的证据也相当重要。所谓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能够测量到所要测量目标的程度。它是心理测量中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如果一个测量没有效度,即使它的信度再高,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通过对测量效度的分析,可以了解测验对所要测量的心理学变量的测量准确性程度如何,以及对外在标准的预测能力。


高考报志愿这事,还真得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探讨本套测试系统的预测效度是最主要、也是最迫切的工作之一。但这也是我们的研发工作中最困难的一个步骤。好在,在我们的通选课程中,无论是北大还是北外,选课的学生几乎包括了教育部颁布的所有专业,因此,这个群体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效标团体!我们选取了347份有效问卷,包含有教育部公布的12大类专业。以他们在大学期间的表现情况,以及在本专业中的学术能力的主观评价得分,作为重要的效标指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套测试的校标效度在0.43~0.56之间,属于比较良好的效度范围。表明这套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确实能够测量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所学专业之间的适应情况。

Q:哇,真是一门学问啊。有点太专业了,我得好好看看那本书,才能理解呢。那我如何才能进入到“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选择测评系统”的测试呢?


A: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因此,要进行这种测试,其实相当简单。只需要打开你的手机。在微信中查找“优智心理”(微信号:youcanwise),然后在界面下方点击“学生测试”,即可进入测试界面!

然后,按照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回答问题即可。

注意,在测试进行过程中,不可回翻,凭你的第一印象进行答题即可。如果有过多的掩饰,会提示你的结果不可靠。

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所有测试,在你的手机上就可以看到完整的测试结果。

记住,你的测试结果,属于你的个人隐私。不可分享给其他人!如果需要进一步咨询你的测评结果,可以在“优智心理”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如愿进入到理想的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