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所在的宇宙会不会真的和我们不一样呢?

未来科学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特别是《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有一项最新研究可能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或许外星人有跟我们不一样的“天空”。

生活在小山沟沟中的人类,何以揣测大城市的天空?

宇宙一直在膨胀,目前根据哈勃常数可直观宇宙为930亿光年,而银河系星盘的直径约为20万光年,然后我们的太阳系在银河系钟就下图那么一点点。

目前我们走的最远的是旅行者一号是1977年9月5日发射的,刚刚走到太阳系的最外层,然而人类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被锁死在银河系中,因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达到摆脱银河系引力的速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要达到能够利用星系能量的宇宙二级文明,目前为0.7级,我们连可控核聚变都尚未掌握。

那我们是如何认知宇宙?外星人所在的宇宙的物理性质和宇宙的空间的样子和我们一样吗?

各向同性
  • 人类认知升级

现在天文学家对宇宙的观点是各向同性,也就是“外国的月亮和中国一样圆”。宇宙如此宽广,对于宇宙的研究,我们主要靠观测和计算。早期人类主观意识强,技术水平比较弱,经历了地心说,日心说,当牛顿的万有引力出现,人类当时认为当时科学已经登峰造极,可以解决上天入地的问题,其中万有引力就是描绘整个宇宙的,连接天体的工具,当时对宇宙的认识是,宇宙是无限大的。

  • 标准宇宙模型的诞生

随着《广义相对论》的出现,我们有了描绘宇宙的方程,结合哈勃发现周围星系都在退行远去,于是场方程有了一个宇宙膨胀的哈勃系数,在这样查缺补漏的情况下,我们终于对宇宙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宇宙并非无限大的,它有边界,并一直在膨胀。

这个气球一直在增大,说明它是有年龄的,那么它的原始状态是什么?神父勒梅特第一个提出了大爆炸的学说,随着后来一系列科学家的加入,宇宙大爆炸理论应运而生。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宇宙各处都充满了大爆炸的余波——宇宙背景辐射,进一步论证了该理论。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描绘出了宇宙的框架以及宇宙的尺度,它始于一个奇点(无限致密的点)。

1)在大爆炸发生之前的时间内,以奇点为中心的所在区域宇宙开始膨胀。

2)然后形成宇宙结构形成所需的波动。

3)膨胀结束了,热爆炸发生,产生了充满物质和辐射的宇宙。

4)均匀的物质遍布宇宙,相互吸引,宇宙逐渐冷却,膨胀继续。

5)随着时间的流逝,宇宙自由的发展,于是便有了今天所观察到的广阔的宇宙结构,然后继续膨胀。

一般来说宇宙大爆炸的图片都是上面那样的,是为了解释宇宙物质产生的过程和时间,然而实际上是下图这样的,就如同从一个点为中心像吹了一个圆形的气球一样平均扩张。

由此可知:在宇宙的尺度上,我们的位置并不特别,一切都是平等的。物理定律在宇宙各处具有普适性,包括所有的方向和位置,星系的聚集程度,宇宙膨胀速度和其他可测量的性质都是相同的。从更大的尺度上看,宇宙在任何地方看起来都是一样,即天体物理学家所说的“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

在2020年4月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有一项新研究中:宇宙的膨胀率取决于我们观察的方向。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有意思了。这将颠覆我们目前所认识的宇宙,说明外星人所在的宇宙和我们的不一样。那这个理论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 温度与光的相关性

这项新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X射线团簇(发射大量X射线的大型星系团)进行分析。

科学家先根据经验及观察,记录并计算了X射线光的发光度与X射线观察温度之间的相关性。于是就能确定这些星系团的温度。于是乎它们就根据观察绘制了下面这张图。

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宇宙不同的方向上膨胀速率不同。从上图的深色的紫色区域和黑色区域膨胀率在69-65之间,而在之前我们所认为的各向同性测得的膨胀率为67.80±0.77。这样的结果如果精确,那么宇宙大爆炸理论,标准宇宙模型就要重新考虑了。

不过很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跳出来说,我们观察到的光和温度的关系与你们观察的关系似乎不太一样。我们不能以光作为温度的依据,物理上也解释不了它们的相关性,不能以该相关性作为依据。下图文钱德拉观察到的数据:

  • 宇宙中的两个速度

通过X射线并非像星系的红移和蓝移可以确认星系的退行速度的那么简单。具体来说的话宇宙的天体相对我们来说都存在两个速度。从较小的尺度看,宇宙中存在引力和暗物质的作用,星系间会略有不同,从较大的尺度看,星系群都按照哈勃膨胀系数的比例,远离我们,星系的速度都源于这两个因素的叠加。

例如:上图所示,我们的附近宇宙中密度过高的区域(红色),引力和周围星系的推力及拉力产生的速度因素及方向都较多(线和箭头代表速度和方向)。然而,所有这些运动都嵌入在膨胀的空间结构中。因此,我们观测到和测量出的星系红移或蓝移是空间膨胀和远处被观测物体运动的组合。

  • 质疑

实际上,光度和温度之间的确存在关系,但是查看的X射线簇具有不同质量,不同速度色散,不同重元素数量等,即使距离较远,相关性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下图数据就表明了不同的金属丰度会导致x射线光度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很大差异,说明这种相关性并不稳定。

宇宙在各个方向上的膨胀可能不尽相同,但要证明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这要求做到准确、全面和毫不含糊。一个糟糕的校准,一个未经测试或验证的假设,或任何数量的系统错误都可能得出各向异性这样的结论。

结论

这项研究尚有争议,还没有达到令人信服的水平。关于外星人的宇宙的观点还遵循原来各向同性的理论,暂时还和我们一样,以后是否还会一样只有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有生之年要能发现宇宙模型被颠覆了也是件趣事,虽然这个概率极低,不过科学就是一个不断颠覆、革新的过程。


趣谈科学


外星人所在的宇宙会不会真的和我们不一样呢?

这要看我们对宇宙是一个什么定义。

教科书上对宇宙最简单的概括是:宇宙是所有空间、时间、物质的总称。

所有,就包含了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或者现在还不能了解到今后能够了解到的一切。

就是人类所能够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一切,都包含在我们的宇宙中。

宇宙是由时空和物质组成,也就是时间、空间、物质这三兄弟是三位一体,它们虽然从不同侧面或者说不同维度来表现出宇宙,但它们是同时出生,相依为命,缺一不可,共存共亡的,其中任何一个消失,我们宇宙终结了。

因此,不管是我们人类,还是假象中的所谓外星人,都是生活在我们宇宙的时空物质环境中,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宇宙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人类的进化史就是对宇宙的认识史。

数百万年来,人类从灵长类的动物进化成为猿人;几十万年来,人类从猿人进化成为现代智人;几万年来,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了农耕时代;几千年来,人类从蒙昧黑暗时代走向了科学文明时代;几百年来,人类有了科学的指引,走到了现代。

人类一直在认识在发现在发明,这些认识发现发明都是对大自然规律的不断了解。

有些认识是基于对地球的认识,有些是基于对宇宙的认识。

一般来说,对地球局部的一些认识,不一定适应宇宙,但大自然基本规律都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

比如物质结构、元素、四种基本力、爱因斯坦场论、电磁理论等等,这些只要是在我们这个宇宙,都是适用的。

宇宙不同星球环境千差万别,但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我们应该预见到,在广袤的宇宙,各种天体环境千差万别,在不同环境孕育的生命和文明与我们的想象很可能是完全不一致的,比如地外文明或地外生物的感知、感觉、交流方式和存在形式,都有可能与人类或地球生物完全不一样。

但这些,并不能认为那里的自然规律有什么不一样,比如地外文明的星球很可能比我们地球大很多或者小很多,因此它们适应的重力与我们完全不同;那里或许没有水或者氧气,它们孕育和生存不需要水和氧气等等。

从这些方面来说,外星人存在的环境和形式当然与我们不一样,但不能认为它们的宇宙与我们不一样,它们依然还是我们这个宇宙。

因此那里的重力依然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那里的物质,依然是由宇宙中存在的元素组成,原子依然是由中子、质子、电子组成,依然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

我们发现的一切科学理论,都应该是宇宙规律,而不是只管地球的规律。

否则,我们就无法走出地球一步。

有人提出,某科学家发现宇宙某个地方可能存在与我们这里膨胀速率不一样,就由此认为外星人宇宙真的不一样。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人类既然能够发现宇宙某个地方存在着特别的现象,这正是人类发现了宇宙新的规律的证据,这个规律是人类的视野更开阔了。

前面说了,那里如果有外星人存在,环境当然与我们不一样,但这并不等于那里的宇宙与我们不一样,我们还是一个宇宙,而且这个宇宙人类正在认识。

因此,宇宙规律统治宇宙各个角落。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文明从宇宙尺度来说还仅仅是个起步,因此对宇宙规律的认识也还很初级,有很多现在认为正确的东西未必将来不会推翻,未来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改变颠覆我们现在的一些看法。

随着文明进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肯定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接近真相。

但还是要说,并不等于外星人的宇宙与我们不一样,或者说它们那里的自然规律不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只能说它们那里出现的一些规律还没有被我么认识而已。

一切文明都只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无法改变规律。

在刘慈欣的《三体·死神永生》中,存在着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的文明,但这是科幻,不是现实。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而不是科幻中。

如果不遵从我们宇宙的规律,就不是我们的宇宙,这样的宇宙人类无法发现,那里的文明体也无法跨越到我们的时空。

但任何文明都能够不断深化的认识规律,从而达到更高的文明层次。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谢谢阅读。


时空通讯


外星人所在的宇宙会不会真的和我们不一样呢?

一篇发表在arXiv上的论文可能将推翻现代宇宙学模型,德国波恩大学的康斯坦丁诺斯·米格斯在观测了数百个星系团中的大量星系后经过详细分析,以便证明宇宙在各个方向上是否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同性”这个概念并不适合宇宙每一处!

这表示“外星人”的宇宙可能真的与我们银河系附近的宇宙不一样!

何为宇宙的各向同性?宇宙为什么会各向同性?

托勒密的地心宇宙将地球放置在了宇宙的中心,认为整个宇宙都围绕这地球转,但哥白尼发现了天体运动的真相,地球不过是环绕太阳公转的其中一颗行星而已,因此各向同性的前身也称哥白尼原则!当然哥白尼的时代也不会知道宇宙是否各向同性!

  • 宇宙是怎么来的?

宇宙的各向同性认识要从广义相对论开始,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1917年它将其扩展到了整个宇宙,开创了广相宇宙学,爱因斯坦发现广相下的宇宙是动态的,因此他为了迎合当时静态宇宙学模型,加了一个宇宙常数Λ,将其修正为静态宇宙!

但比较好玩的是前苏联物理学家弗里德曼假设宇宙是各向同性的条件下和勒梅特分别发现了宇宙是膨胀的,而哈勃则在观测上证明了这一点。1931年勒梅特进一步提出“原生原子假说”,认为宇宙正在进行的膨胀意味着它在时间反演上会发生坍缩,这就是大爆炸理论的雏形!

乔治·伽莫夫支持并且完善了勒梅特的大爆炸理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太初合成理论,他的同事拉尔夫·阿尔菲和罗伯特·赫尔曼则理论上预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后期射电观测技术的进步证明了伽莫夫的太初合成理论的物质比例,而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则在1965年无意中发现了为背景辐射!

  • 宇宙诞生和宇宙各向同性有无关系?

我们对宇宙的各向同性认识主要来自对微波背景辐射(CMB)的观测,从1965年后CMB观测就成了了解宇宙重要的途径,因为大爆炸理论上预言了这个辐射,因此观测它可以了解宇宙的形态!

从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到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再到欧空局的普朗克卫星,科学家了解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分辨率越来越高,对宇宙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层次:

观测发现宇宙背景辐射具有高度各向同性,温度涨落的幅度只有约百万分之五,而且这个温度涨落起源是宇宙在形成初期极小尺度上的量子涨落,它随着宇宙的暴胀而放大到宇宙学的尺度上!

而且也是由于这一点点点点的不一样,才有我们现在的星系在大尺度上的结构,才有机会形成现在的庞大数量的恒星!当然哈勃著名的几次深空照从可见光波段上见证了无论哪个方向上的宇宙,都有这数不清的星系,似乎整个宇宙就是那么均匀的!

外星人的世界真的和我们不一样吗?

各向同性已经成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因此当看到德国波恩大学的康斯坦丁诺斯·米格斯的研究时第一反应就是,外国民科?且不忙下结论,我们来看看康斯坦丁诺斯·米格斯到底研究了啥!

康斯坦丁诺斯·米格斯称,在1999年发现的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就是暗能量的崛起,结合广相的方程式,这种扩张在大尺度上的是各向同性的!他同时也认为,大爆炸留下的微波背景辐射也证明了这点,CMB的观测不容置疑!

但他强调认为,当前并不清楚这种推论的准确性如何,40亿年前宇宙暗能量主导了宇宙的膨胀,但暗能量“令人困惑的性质尚未被天体物理学家正确理解!”。

米格斯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了三种望远镜收集的数据研究了842个星系团,这是宇宙中引力还能束缚住的最大结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其中红外和X射线波段来确定每个星系团的亮度,这样的分析揭示了该处区域的宇宙膨胀!

这四个星系团进行了数百次分析,“各向同性”宇宙的概念可能并不完全适合

结果发现在米格斯研究的这些区域中,并不是每一处区域的膨胀速率都是相同的,有的地方似乎比较慢,但有的地方则更快,这与他们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个“各向异性”的研究对象几乎覆盖了整个天空!

该地图以银河为坐标中心,黑色和紫色表示最低膨胀率方向;黄色和红色表示最高扩展率方向

尽管有星系间引力拖拽的来勉强维持各向同性的宇宙学模型,但米格斯他们研究对象横跨50亿光年,引力是否能在如此远距离上和暗能量抗衡这是一个问题,当然还有一个补救解释是也许暗能量在宇宙各处的分布并不一样,无论哪个解释对宇宙学模型的理解都将是颠覆性的!

这项新研究发表在2020年4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这也意味着外星人那块的宇宙,可能和我们这里真的有些不一样,也许这就是外星人科技要比我们先进的原因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