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中如何看待太子李建成?

拾遗迹


玄武门事变并非一日之功所酿造,而是由来已久,兄弟俩为首的两个集团明争暗斗。

李世民手握军权,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麾下将士十分拥护。

李建成也不是善类,很多人都以为他毫无作为,其实大错特错,当年李渊攻占长安城,李建成位居首功,此后灭稽湖,又被调派去镇守蒲州,备战突厥,后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居功至伟,同时他擅理朝政,由此深得其父李渊信任。

《新唐书高祖本纪》有载:七月壬戌,秦王李世民讨王世充,甲戌,皇太子屯于蒲州以备突厥。

总而言之,李建成这个太子,前期攻克河西与长安等地时,首拿军功,同时又表现出了足够服众的行政能力,使天下动荡时没有受到外族突厥的侵扰,并非史书中所说的窝囊废,近几年也有很多为他平反的声音,至于淫乱后宫,基本等同于莫须有的罪名。

《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传》另有载:建成至(太原),高祖大喜,拜左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都,从平长安。

由此可见,李建成并非无功无德,相反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更让李渊非常欣喜,李世民之所以能一往无前的征伐各地,仰仗的绝非只有诸君,相反李建成的多次掩护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李建成坐镇蒲州,阻断突厥进军中原的路线,切断突厥与王世充的密谋,接近统一的李唐将会被分裂,从而陷入连年混战不休的局面。

玄武门之变前夜,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密谋大计,二人计划向李渊进谏,要求调派李世民麾下的将士给李元吉前往边境对抗突厥,以此削弱李世民麾下的精兵悍将,同时李元吉出征,当兄弟的李世民必须要践行,虽然兄弟三人水火不容,但这些礼数仍然得遵守,此时建成二人联合李渊对李世民进行打压,东宫及李渊为首的皇权势力已经对李世民秦王党势力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换句话说,时间拖的越久,李世民的地位就越岌岌可危,他已经在这场政治较量中处于下风,因此在这个重重压力的时间节点上,迫使他必须要做出选择,或者说应对之计。

整个过程简单而直接,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臣子的劝告,一方面让心知大势不利的李世民下定决心,另一方面揭开了父子三人面前的最后一道面纱,如若不先发制人,李世民势必沦为政治相争后的惨败,如若再拖久时日,双方之间更有可能会因为夺权而引发战争,届时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安稳。

于是李世民提早计划玄武门事变,因为玄武门前不得领兵而入内,然而守城将士对诸位皇子携带兵器入内则司空见惯,换句话说,玄武门前有律,凡入皇城者,皆不可佩戴兵器,然而三位皇子地位极其尊崇,携带兵器或各种物件入宫早已如常,李世民对此心知肚明,借机佩戴兵器入内,果然未受到门前禁军阻拦,更因他随从人数只有八人,更无人会联想到堂堂秦王敢带八人谋反,因此便顺利放行,李世民因此得到了埋伏在临湖殿的天赐良机。

当夜,李建成与李元吉欲面见李渊,提议李元吉出征调借李世民麾下将士,二人路过临湖殿时,未遇到本应尽责的禁军询问,二人遂认定这是削弱李世民势力计划的成功前兆,在此喜悦之余,大为放松警惕,未带一兵一卒,甚至连一个随从都没有的情况下,二人路经临湖殿,被事先埋伏在内的李世民之众一举射杀。

玄武门守将又是太子府的人,这一切使得李建成放松了警惕。在得知弟弟真的发动政变之时,心里防线崩溃连射三箭接不中,一切的一切都已李建成的失败而告终。由于自己的麻痹大意与自身对于政治斗争看法与李世民相差一定距离,李建成的失败不是力量实力上的,而是个人心里素质上的。


阿U侃历史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内部统治阶级之间的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是由唐高宗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最后杀了长兄李建成和四弟,立为新任太子,不久继承大统。

本文的主题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如何看待李建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念手足之情、不赶尽杀绝之人。他和李世民是完全的两类人,李建成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气与名声不及李世民,但他却是一个憨厚,心软,没有太多心机的人。

在玄武门之变中,他的身边只有随从,而不见大军,就当时的李建成,怎么能没有自己的军队,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兵败,李世民也会顾及手足之情,可是李世民不是李建成。还有他已经贵为太子,不久便是皇帝,即使李世民兵变失败,他也不会对李世民及他的家人赶尽杀绝的,李世民却尽然。

其次,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懂得笼络人心、经营事业的人。玄武门之变,守将才是关键,当时玄武门守将是常何,常何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是李建成的人,但是后来被李世民收买,所以在这场战役里何常起主导作用。

李建成等人进入玄武门后,常何将城门关掉,这样的话,李建成的兵马无法进入城内,更别提营救了。还有他已经是太子了,不好好的当好太子这一职位,偏要和李世民一决高下,着实不值。

最后,我觉得李建成是个狂妄自大、轻视敌人的人。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李建成势力很大,权利也很高,应该身边有很多护卫,但是玄武门之变,他连救驾的军队也没有。在李建成的心里李世民并不是他的对手,即使他知道李世民痛恨他,也不可能发起政变的。所以李建成进入城内,身边没有护卫,在双方这样悬殊的对比下,谁输谁赢一眼便知。

以上所述,便是我对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的看法。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韓奈戴


话说“斑斑青史俱在,千秋功罪难评”,多少雄才大略的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含冤蒙尘,成为典型的反面教材,甚至沦为了历史的笑柄。本来应该公正的历史,在此时又是何其的冷酷和残忍。

受到后世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尤其以《隋唐演义》为代表,使得很多人都对大唐帝国的开国太子李建误会极大,简直视为了一个嫉贤妒能和荒淫无度的败类。

本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走近李建成,走近这个充满传奇色彩而又被人无限诟病的皇太子。假如没有李世民,没有玄武门之变,唐朝的历史必将会被改写。

李建成(589年——626年),唐太祖李渊的嫡长子。李渊为他的长子取名为“建成”,包含有"建立功勋”和“成就伟业"期许。

而事实上,笔者个人认为李建成在自己短暂的三十七年生命中,也无愧于父亲的厚望,无愧于这个名字的寓意。

在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因为他的好大喜功和刚愎自用,使得建立不久的大隋江山就变得满目疮痍。

尽管我个人非常支持和认同杨广开凿大运河和发动军事征伐的对内对外举措,但是,的确是显得太过操切和激进了。数十年才能完成的任务,集中在短短数年内完成,必然造成民怨沸腾的结局。

作为关陇士族的代表和隋朝的外戚,唐国公李渊驻守于北方重镇晋阳(太原)。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李渊内心也有所悸动,但还是顾虑重重。

此时的李建成已经敏锐的意识到,隋朝的灭亡已经是无可避免。虽然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的关系历来不睦,但在太原起兵这件事上,两人却出奇的一致。

在两兄弟和众人的怂恿下,李渊终于下定决心发兵起兵。李氏父子起兵后,采纳了谋臣刘文静和裴寂等人的建议,向西进行扩张,通过潼关后占据长安。

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了隋炀帝杨广孙子杨侑为新帝,充当了自己的傀儡。遥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改年号为义宁,表面延续着隋朝的统治。

李渊受封为唐王,李建成作为嫡长子,被授予尚书令的职务。

时机成熟后,李氏逼迫杨侑禅位,唐王李渊在长安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武德,正式建立大唐帝国,册封李建成为皇太子。

在这期间,尽管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一直都磕磕绊绊,但在事关李氏家族利益的过程中,兄弟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太祖李渊尽管知道兄弟间的矛盾,但本着“平衡制约”的原则,并没有太过于进行干涉,更没有进行积极的疏导。正是李渊的这种策略,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基本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后,唐朝的江山已经日益稳固。本着“立嫡立长”的原则,李渊开始大力扶持李建成,准备为日后传位奠定基础。

但是,随着李渊态度的明朗化,战功赫赫的秦王李世民越发不满,甚至心怀怨恨。为了扳回不利的局势,李世民开始暗暗谋划,联络自己帐下的文臣武将,悍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通过这次兵变,李世民将太子李建成直接斩杀,年轻有为的李建成就这样突然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率军进入到皇宫,表面是在向父亲李渊请罪,实则是在逼宫。以当时的情形,如果李渊拒绝册立自己为太子,势必会有性命之忧。

无奈之下的李渊,只得被迫同意册立李世民,并在同年进行了禅位,自己被尊为了太上皇,彻底丧失了对朝政的掌控。

李世民在即位后,为了消弭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开始大肆篡改史书,空前提升个人形象的同时,还不断丑化李建成。此举,开通了唐朝习惯性修史的恶例。

后来,李世民在自己政权稳定后,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兄长和父亲的愧疚之意,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隐”,史称为“隐太子”。

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