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财经:风光发展遵循经济本质吗?】

光伏与风电中长期发展关系并非“你死我活”;2021年国内光伏项目储备再次得到扩充;板块股价在高位存在预期和筹码波动,但短期基本面、中期景气度、长期成长逻辑仍然扎实。本周风电企业联合发布《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期间应保证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GW以上,大幅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年均25-30GW。从会上代表的主题发言看,与近期风头正盛的光伏行业较劲的意味浓重。

在未来全球电力系统全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过渡的大趋势下,光伏和风电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甚至对于二级市场资金流动也是),但绝不是“有你没我”般的绝对。相比光伏,风电的优势很明显:利用小时数高、可24h发电、可在沿海发达地区的近海部署安装;但同时,相对光伏的劣势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机械设备成本下降空间较小(物理尺寸、系统效率提升受限)、优质风资源稀缺、部署灵活性较差、电能质量及负荷曲线匹配较差。

风电和光伏在我国均已逐步实现发电侧平价,十四五期间都将步入无补贴的全面平价时代。我们认为,尽管在地方、区域等微观层面,风电和光伏的建设规模仍需根据用电负荷特性、电网及资源条件进行区分规划,但在国家整体规划的宏观层面,由于已经不再需要任何发电补贴,不再分别规划装机规模、而让市场自由选择,或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能源行业的发展,长期来看除了能源安全因素外,也将遵循第一性原理,而对于电力这一生产要素而言就是综合成本经济性,当然这种经济性并非简单的度电成本概念,还应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其技术特性所带来的外部成本(如高比例波动电源所要求的储能、电网改造投入等)。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中,光伏和风电的建设比例在2:1到3:1之间,是一种合理预期。

风险提示: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全球疫情超预期恶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