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事物的和平相處

人與事物的和平相處

矛盾的產生不是必然的,但卻是必不可少的,換位思考不是強制的,但卻是不可或缺的。一件稀鬆平常的事,讓不同的人去做,能生出百十種做法,唯獨不變的,便是與事物的相處。

如何與事物相處呢?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答案,可以是以禮相待徐徐圖之,也可以是強取豪奪為所欲為,還可以是十八般計謀輪番上陣,這些都是允許的,可相處不是征服,相處的最初便不應該有鬥爭,懷疑,試探乃至最終的爭吵也只是出於訴求,也只能出於訴求,如若不然,最初的選擇和努力便會毫無用處。

也許有人會說,事物不是人,不應用人的感情來感化和遷就事物,這是正確的,但又不完全正確。

事物不是人,這是人自始至終都無法打破的先決條件,是生來就有的,因此人自然無法按照對待同類那樣對待事物,這完全是合乎情理的,可為了達成目的,人又必須將事物擬人化,賦予它們生命和性情的同時像對待自己的同類那樣對待它們。

事物無情,不能言語,因此人便早早地設計好了一切,只待時機到來。可人的種種做法並不能稱之為相處,而是一場由人自己主導的從頭到尾都充滿了荒謬和虛假的遊戲。毫不客氣地說,除了人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讓人的自欺欺人發揮到了極致。

然而這些並非我們所需要的,每個人與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相處的過程都要合乎規則,因為每個人,每種事物的身上有著不同的屬性,這種不確定的屬性讓兩者的關係時刻都在變化著,換句話說,人與事物的相處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可若是失去了這種屬性,人與事物的相處便會朝著兩個極端分化,而最終的結果也不外乎是以下這兩種。

一,人與事物的相處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征服。二,人與事物無法和平共處。和後者相比,前者無疑會更好一些,但若是能夠遵從這種兩者共同定下的“和平準則”,前者的優勢便會變得不值一提。


​PS: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