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是私人修史,但部分內容卻比官方記錄更可信,僥倖逃過大劫難

明朝末年曆史曾經是“一鍋粥”,因為戰爭導致原始史料缺失匱乏,又因為滿清統治者的政治高壓導致相當一部分有價值的史料被銷燬。

但是,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記載傳統的國家,在社會動盪王朝鼎革的時代中仍有人悉心記錄歷史。

明末清初的談遷就是這樣一位史學家,他的著作《國榷》則是記錄明朝和滿清初年曆史的經典著作。


此書是私人修史,但部分內容卻比官方記錄更可信,僥倖逃過大劫難


談遷是明末清初人,他在天啟年間就開始編寫明代歷史,談遷的初衷是因為看到明朝實錄頗多謬誤,有很多明顯被掌權者篡改的地方。

談遷立志書寫一部客觀公正的明朝歷史,這就是《國榷》創作的動力。

適逢天下大亂,崇禎敗死,緊接著滿清入主中原,談遷的創作也因此面臨全新的問題。


此書是私人修史,但部分內容卻比官方記錄更可信,僥倖逃過大劫難


過去按照《明實錄》為基準的撰寫方式不行了,談遷被迫在戰亂中搜索更多的史料,訪問更多的親歷者,甚至要到實地去考察,《國榷》原本是想記錄明朝歷史。但是因為世事變遷這部書又記錄了明朝末年的動盪,滿清的崛起,南明的覆亡,李自成張獻忠起義軍的成敗等等一系列歷史事件。

這些事件中不少細節在官方史料中都沒有,《國榷》卻記載了下來。


此書是私人修史,但部分內容卻比官方記錄更可信,僥倖逃過大劫難


《國榷》作為一部私人撰寫的史書,作者談遷費時數十年,殫精竭慮,孜孜不倦,終於在順治四年編成此書。

但是不曾想書稿卻被人盜走,談遷並不氣餒,他發奮創作,然在順治十年再度將書稿完成,而且還在原有基礎上更加完善比初稿更加成功。

談遷是一位傳統文人,他的歷史觀是忠孝仁義,因此對於明朝歷史上那些造反叛亂的人道德缺失的人,他的書中給予了批判。但即便如此,談遷還是對客觀史實給予了最大的尊重。《國榷》一出,立刻受到追捧,不少名流大家都對這部書頗為讚賞,認為是記錄明代歷史的不二之選。

此書是私人修史,但部分內容卻比官方記錄更可信,僥倖逃過大劫難


​隨著滿清文化政策的收緊,對於明朝抱有深刻感情的《國榷》也成了禁書。

但是,恰恰是因為官方封殺導致這部書躲過了《四庫全書》的刪改,成為後世研究明清歷史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

《國榷》記錄了明太祖朱元璋到南明弘光政權的滅亡的三百年曆史,堪稱是撰寫明清史的經典之作是瞭解那段歷史不可或缺的書籍。

談遷在明朝滅亡後自稱“江左遺民”,表達了自己懷戀故國追思明朝的心態,也正是這種心態令他的著作充滿了真摯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